2015年3月4日 星期三

‧ 可穿戴設備能讓企業 “點石成金” ?

ifanr  

humanyze-badges (1)
當棒球教練比利·比恩首次通過技術統計資料來改進球隊表現時,他改變了職業棒球的歷史。紀錄電影《點球成金》講述了他的傳奇故事。Humanyze 的創始人 Ben Waber 認為,企業也可以通過追蹤員工行為資料點石成金,所需要的只是一個專屬的可穿戴智慧設備。
Humanyze 是從 MIT Media Lab 中孵化出來的一家新公司。他們開發出了一個用可穿戴智慧設備收集員工行為資料的系統。員工戴上它之後,Humanyze 會收集並分析與企業目標相關聯的特定資料。根據後台分析的結果,它能夠幫助企業節省開支、提高效率、從而提高業績。這家公司今天獲得了 Romulus Capital 領投,Boston Seeddunnhumby Ventures 等參與的 100 萬美元種子投資。
Waber 和他的聯合創始人幾年前開始在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開始研究人類行為對企業的影響。他們的公司從中萌芽,在 2010 年的時候叫做 Sociometric SolutionsWaber 瞭解到,全球企業一年在收購和重組上的花費高達 2.3 萬億美元,其中的 60% 都是失敗案例,這意味著每年有高達 1 萬億美元浪費在企業組織的調整上。
他開始思考影響企業成敗的真正因素。他發現,對員工行為的瞭解比看報表、架構等宏觀資料更有意義。人們在工作中與哪些人交談,如何與同事和客戶互動,才是影響企業運行效率的根本。
我們都知道誰是公司中最重要的人——職位在最頂端的那一個,但是如果我問你誰是公司的社交中心?很少有人能夠回答出這個問題。
為了測定人們在工作中的行為,Humanyze 開發出了一個員工專用的可穿戴式智慧設備。有麥克風、動作感測器、藍牙和其他智慧手機中具有的功能——實際上它還不是真正的穿戴式設備,看起來也像一隻手機。它會測定人們一天中的走動、交流的物件、說話的語調、是否加入或者聆聽其他員工之間的對話等等。
Humanyze 的分析後台看起來很像 Google Analytics。每個設備每天會產生 4GB 的資料,並上傳到雲端。Humanyze 會分解它收集的 40 種資訊,篩選出 6 項對客戶最重要的內容。他們然後將它和企業的關鍵資料相結合,於是企業主可以看到員工的哪些行為會影響公司的關鍵業績。
企業獲得這些資料之後,可以進行簡單的對照實驗發現問題,並作出調整。出於對隱私的擔憂,Humanyze 採取了一系列預防措施。首先它不是強制性的,合作企業的員工有權選擇是否使用它。其次,他們和企業以及最終使用者簽訂合同,確保他們的隱私受到保護。合同中規定 Humanyze 沒有獲得個人資料的許可權,否則將違法合同規定。其他保護隱私的措施還有:不會進行直接錄音,儲存到記憶體上之前的資料不會被分析,姓名和行為資料分開儲存等等。
humanyze-dashboard-1
可穿戴智慧設備收集資料只是第一步,更為關鍵的是如何結合公司運營狀況,對資料進行深入的解讀和分析。
Google Rework 演講中,Waber 舉了一個例子說明他們是如何通過對歐洲一家零售銀行的人際資料分析,並改善他們的管理方式的。他們分析了三家效益迥異的支行中的人際關係:點代表人,線代表他們之間的聯繫。第一家支行的點從各個方向相連呈球狀;第二家支行的點和線圍繞成兩個中心;第三家支行點與點之間的連接最少,有一些孤立的點隻與另一兩個點相連。
實際調查的情況發現,第一家支行的效益是第三家支行的三倍多。因為他們在個人薪水之外還有小組獎金,提高了大家合作的積極性。第二家支行出現兩個中心的原因是它有兩層樓,雖然從上下樓只要十秒鐘,但是阻礙了樓上樓下的員工進行交流。第三家支行的一些員工只和他們的主管溝通,很少和其他同事對話。
於是解決方案是讓另兩家支行更加鼓勵協作,儘量取消樓上樓下的辦公設定,並給主管一定經費讓他們請不同崗位的員工一起吃飯。
由此可見,Humanyze 的創新並不僅僅在可穿戴硬體或者大資料分析上,而在於通過行為資料的收集和分析提供了企業管理的新思路。在美國,美國銀行、滴露等都已經成為 Humanyze 的合作夥伴。與美國銀行客服中心的合作顯示,通話完成時間提高了 23%,工作壓力減少了 19%,溝通效率提升 18%,有潛力節省幾十億美元的開支。
更令人欣慰的是,他們分析的結果有助於更大的社會目標:工作環境中的性別平等。Waber 說,對行為資料的研究顯示,男女在工作中並沒有系統性的差異,也沒有行為上的本質差別。除了女性會懷孕之外,絕大多數對男女差異的看法都是性別偏見。要證明男女平等,行為資料是極具說服力的論據。
當然,怎樣讓員工主動接受在工作的時候讓一個無形的老大哥盯著你看,以及讓更多的企業參與進來,將是 Humanyze 所面臨的挑戰。

題圖、配圖來自:The Verg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