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富中文網
摘要:有幾個因素一直困擾著,依然處於繈褓期的可穿戴技術市場。比如,電池領域缺乏創新,導致用戶只能隨身帶著充電寶之類的設備。此外,可穿戴設備的介面過於簡單,儘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方面無疑將獲得改善。
有幾個因素一直困擾著依然處於繈褓期的可穿戴技術市場。比如,電池領域缺乏創新,導致用戶只能隨身帶著充電寶之類的設備。此外,可穿戴設備的介面過於簡單,儘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方面無疑將獲得改善。
還有一個大問題,即社交因素。除了矽谷等地的少數極客以外,很少有人覺得戴著一個像汽車徽標那麼大的手錶、眼鏡或耳機之類的設備,是件很酷的事。
英國市場觀察機構瞻博研究公司聲稱,這種情況可能會發生變化。該公司認為,到2020年,可穿戴市場的價值將增長至800億美元。關鍵在於如何讓可穿戴設備和諧地融入人們的穿著,看起來不那麼“顯眼”。
由此可以發現,蘋果公司不斷從時尚和服飾領域挖人的反常舉動,必定是有所圖的。包括《財富》記者菲力浦•艾爾默•德懷特在內的許多觀察人士都認為,新招募的時尚界人才將把智慧手鐲、手錶、手環之類的私人物件打磨得更加精緻(谷歌公司顯然也在這樣做)。最好且最有可能獲利的可穿戴產品,可能就是那些能使它的技術完全融入到背景中的產品。
然而,可穿戴產品畢竟是一個多樣化的增長市場,它的意義不僅是一件能上網的飾物。那種能夠依附在皮膚上的產品,比如MC10公司開發的“生物印章”,也可歸入這一類別,不過這種技術還處於“萌芽初期的狀態”,和智慧手錶相比,它需要消費習慣的更大轉變。
許多科技公司都準備從可穿戴潮流中獲益,包括蘋果、ARM、谷歌、英特爾、聯想—摩托羅拉、LG、MC10、微軟、Omate、高通、索尼、Withings,以及一些知名的可穿戴設備設計公司,比如加迪•阿米特的NewDealDesign和維斯•貝哈的Fuseproject公司。只要有了恰當的功能,消費者也會從中受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