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4日 星期二

‧ 蘋果究竟為什麼要造車?

騰訊科技 臧金明

[摘要]去年,蘋果董事會成員德雷克斯勒)曾表示,如果賈伯斯仍在世,他可能會開發一款汽車——iCar。約伯斯生前也曾坦言:“我們有平台去設計好一輛車。”

苹果究竟为什么要造车?

《華爾街日報》當地時間週五援引兩名知情人士的消息指出,蘋果一年前已悄悄啟動代號為“泰坦”(Titan)的電動智慧車計畫,旨在開發類似小型貨車的電動車。同時,英國《金融時報》也報導稱蘋果已經成立秘密研究實驗室,並正在大力招聘大量的汽車專家。在這其中,蘋果從賓士挖來的北美研發中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約翰-諸維爾特(Johann Jungwirth)無疑是最受外界關注的一個案例。

《華爾街日報》表示,蘋果的汽車專案在一年前由CEO蒂姆-庫克(Tim Cook)親自批准,曾經在福特擔任高管的蘋果iPodiPhone設計師、蘋果產品設計副總裁史蒂夫-紮德斯基(Steve Zadesky)則是這一團隊的負責人。而且,目前的蘋果似乎已經開始同其他汽車生產廠商,以及零組件供應商開始商談具體細節。

原因何在?
眾所皆知,汽車的升級換代週期非常長、行業監管嚴格、產品線複雜、品質要求高,而且這一產品所需要的研發投資成本非常巨大。更為重要的是,研發一款汽車所需要用到的技術背景,同生產一部平板電腦或者智慧手機是完全不同的。那麼,蘋果究竟是出於怎樣的考慮而決定自己生產一輛蘋果汽車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比我們想像中更簡單,那就是目前矽谷的每一個人似乎都十分關注汽車產業的發展。

多年來,一直在投資研發自己的無人駕駛汽車,知名電動汽車廠商特斯拉則據悉已經從蘋果挖走了150名員工,而有消息稱蘋果也正在通過提供高薪+簽約獎金的方式來進行回應。

LinkedIn上的資訊顯示,至少有46名蘋果員工來自特斯拉,傳言蘋果為此開出的年薪高達25萬美元。另外,640名蘋果員工職業履歷中有曾涉及汽車行業的工作經驗。

還有傳言稱,蘋果曾大量招聘電池技術專業人才,雖然不確定是否與蘋果汽車有關,但電池技術人才在消費電子和汽車市場均用得到。

在剛剛過去的2015CES展會上,我們看到了無數企業展示了自己的全新智慧汽車作業系統、自動駕駛技術以及汽車增強現實應用等新品。因此,如今的蘋果似乎也開始同意谷歌和特斯拉的看法,那就是汽車產業是一個值得自己未來投資的領域。

就目前而言,自動駕駛汽車似乎是汽車產業未來發展的大勢所趨,因為我們都希望能夠擁有一輛可以自動停車、接送車主上下班的汽車。但在這個問題上,《華爾街日報》和《路透社》卻給出了截然不同的聲音。《華爾街日報》指出,蘋果目前尚沒有開發自動駕駛汽車的計畫,而《路透社》則聲稱蘋果的電動車專案包含了可以自動駕駛的電動車技術。

高層的“癖好”
蘋果開發汽車,聽上去不可思議,不過這並不是蘋果公司第一次和研發汽車扯上關係。

去年,蘋果董事會成員德雷克斯勒(Mickey Drexler)曾表示,如果賈伯斯仍在世,他可能會開發一款汽車——iCar伯斯生前也曾坦言:“我們有平台去設計好一輛車。”

據他回憶,在特斯拉公司的第一款電動汽車問世時,蘋果董事會正在召開一次會議,德雷克斯勒在會上批評特斯拉的電動車太醜陋,不過賈伯斯當場反駁了德雷克斯勒。

約伯斯認為,特斯拉電動車的內部設計十分精緻,另外馬斯克製造的不僅僅是一個電動車,而是一個完整的平台。

蘋果很多高管也是汽車“發燒友”,包括蘋果主管網路服務的高級副總裁埃迪·庫、主管行銷的高級副總裁菲爾·席勒、首席設計師強尼·艾維。

前路漫漫
當然可以肯定的是,雖然目前有關蘋果汽車的傳聞越來越密集,但我們將肯定無法在年內或者明年就看到這一產品的問世。據悉,蘋果的這一專案僅僅開展了一年時間,大約將有1000名員工參與其中,這一切都表明該專案還僅僅處於自己的初級研發階段。

汽車從來都不是一個任何公司能夠一蹴而就的領域,特斯拉每年在研發上花費15億美元,但該公司每年的銷量僅為3.5萬輛。幸運的是,蘋果目前手握著高達1000億美元的現金流可供自己揮霍,但資金也並非是確保這一項目能夠獲得成功的唯一要素。

《華爾街日報》曾在早期報導中明確指出:“蘋果的研發中心會同時展開許多專案的可行性研究,其中有許多專案最後可能永遠不會推出市場,而此次有關蘋果汽車的傳聞也有可能只是蘋果試圖進一步優化、整合自己CarPlay服務的一次大膽嘗試而已。”

因此另一種更加可信的情形是,蘋果真正的興趣所在不是汽車本身,而是負責控制汽車各項功能的軟體。畢竟,蘋果此前已經同多個汽車廠商合作,推出了可以通過iPhone控制車內電器的CarPlay服務。

就目前的表現來看,蘋果CarPlay可以出色的完成諸如音樂播放和地圖導航這些功能,但除此之外幾乎就沒有太多可取之處了。有分析師認為,現在的CarPlay甚至還比不上福特的SYNC多媒體系統,更不要提特斯拉基於Linux平台開發的車載系統了。

從一定意義上來說,CarPlay的定位有些類似此前的摩托羅拉Rokr。摩托羅拉Rokr是一款於2005年推出的第一款能夠相容iTunes的手機,但實際用戶體驗卻相當糟糕,因此有消息稱正是摩托羅拉Rokr的失敗,令賈伯斯相信蘋果有必要親自推出一款真正的手機產品。

CarPlay也是同樣的道理,如今蘋果對CarPlay的應用平台和具體用戶體驗,並沒有太大的發話權,因此蘋果當前的計畫或許是通過這一專案,逐步接管汽車軟體平台、部分硬體設計,甚至是自己生產汽車。我們相信,一款打著蘋果Logo汽車的出現將肯定能夠吸引無數消費者的注意力,並最終影響到他們原本的購車決定。

蘋果的野心
iPhone的成功,讓我們看到了蘋果真正著眼的市場並不僅僅是智慧手機,而是融入用戶的日常生活。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蘋果已經開發了五大基礎技術,悄無聲息地展開了全方位的佈局。

1HomeKit是蘋果推出的一款物聯網解決方案,而考慮到蘋果用戶的可支配收入和強烈偏好,我估計該公司在這一領域的進展將遠超其他企業,你房間裡的一切都將由iPhone來控制。

2CarPlay不必多說了,美國人在通勤上花費的時間尤其多,而蘋果則希望讓iPhone成為整個汽車體驗的核心所在。

3Apple Pay瞄準了整個世界:我們在家庭之外的多數互動都以金錢交易為基礎,而ApplePay希望成為使用者的預設交易管道。我對這項業務非常看好。

4Siri的關鍵在於資訊,一切都通過雲端進行:有了iPhone,只要你提出問題,便可立刻獲得解答。

5、最後,HealthKit恐怕是其中意義最為深遠的一項服務,因為它可以與你的身體互動,還能追蹤你的身體。能在使用者依賴度上與之比拼的服務恐怕並不多見。

iPhone讓傳統的手機理念徹底過時:它的本質是一台放在口袋裡的電腦,而手機只是它上面的一款應用而已。

手機如此,作為人們日常出行工具的汽車,也能將iPhone的成功複製過來,把汽車打造成出行時包裹在乘客身體外面的“大電腦”。

假如在你與你的住所、你的汽車、你周圍的零售商、你使用的雲端服務,甚至你自己的身體互動的過程中,蘋果能提供更加個性化、更觸手可及的服務,它未來的前景又會是多麼廣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