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2日 星期一

‧ “手動”輸入 3D 動畫,一組積木搞定

ifanr 周韶宏
一直以來,動畫設計師們在創作 3D 動畫時,都需要用滑鼠拖動每一個細節、一幀幀調整位置。這無疑讓設計師們心生怨念:太麻煩了!近日,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開發了 3D 模型操縱杆,讓設計師們走出電腦螢幕的二次元,在 3D 世界中創建 3D 動畫。
這項研究由互動幾何實驗室和自動化系統實驗室合作完成。“input-puppet”是它的基礎,這是一個 3D 模型系統,能夠將實體模組轉化為虛擬的字元。在這套操縱杆的每一個關節裡,都有測量角度等資料的集成感測器,因而操縱杆可以直接將資料傳輸到電腦當中處理。
3D animation software joystick 'input puppet' (Image: Interactive Geometry Lab / ETH Zuric...
這套操縱杆的元件像是樂高積木,可以自由的拼接,因而在理論上能夠實現十分多樣的造型,讓設計師更為直觀、簡便地塑造 3D 形象。專案的領頭人 Sorkine-Hornung 教授說:設計師可以組合各個關節,來輸入虛擬動畫形象。同時,操縱杆元件也有很強的虛擬延展性,即使輸入模型沒有足夠的長度,它也可以合成一個長頸鹿的動畫形象。
其實能夠輸入 3D 形象的外接設備另有其人,曾經有一款木偶 Qumarion 就採用了類似的原理,可以將木偶的動作處理稱 3D 2D 動畫。不過它的適用性似乎太窄——Qumarion 只能創造人的形象,用它創作小動物等形象似乎不太合適。
研究團隊目前將硬體開放,以鼓勵更多的研究者參與,上市銷售也再計畫當中。不過這套設備現在仍有些局限,比如關節只能朝兩個方向運動,團隊正在考慮如何裝置球型運動的元件,來獲得更為逼真的體驗。
硬體軟體結合無疑是大勢所趨。前不久 Adobe 推出了電子尺和電子筆,讓本該用滑鼠完成的動作變成實物操作。其實有關設計等創造性活動,自數位化的那一天起,便被束縛在了電腦螢幕這個牢籠之中。軟硬體結合的趨勢意味著實物化設計的回歸,無論是 Adobe 電子筆還是這款組合積木,都能讓設計應用的交互更為自然與舒適。
題圖、插圖來自 gizma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