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anr 王超文
為了滿足 iPhone 6 的生產,富士康最近狂招 10 萬工人,應對即將到來的生產高峰。這是富士康每年生產週期的迴圈規律,蘋果的硬體產品為它帶來了大部分收入,但如今,這種情況已經一年不如一年,富士康也在面臨困境。
雙重的作用使得富士康的營收很不穩定,比如蘋果在 2010 年增加了 iPad 產品線,間接促使富士康當年營收增長 53%,而 2013 年的營收增長驟降至 1%,自我控制力非常微弱。
富士康營收增長放緩嚴重(圖片來自華爾街日報)
毫無疑問,富士康要進行轉型,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富士康迫于營收增長壓力,正在降低對代工生產的依賴,謀求多元化收入,包括自主品牌的建設,終端設備的管道和行銷合作等,這些動向在近幾年尤為明顯。
在去年他們就推出了 Coverbank 自主品牌手機配件以及 Candyard 藍牙耳機,他們認為配件的利潤比組裝要高多了。在臺灣南部,富士康還招聘了軟體工程師,設計軟體應用程式、提供雲服務。
他們試圖與美國電視機廠商 RadioShack 合作,拓展自己在大陸的零售管道市場。2013 年底他們和黑莓簽署一項五年期合夥協定,説明黑莓管理庫存,同時參與黑莓產品銷售和行銷等活動,這對於富士康是前所未有的。
另外,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富士康竟然還向 Google 兜售了頭戴式顯示器的技術專利,並且在 2013 年躋身美國專利所有者排行榜單的前 20,這是富士康鮮為人知的技術實力。實際上,雙方在機器人項目上還會進行技術的合作。
可以看出,目前富士康的多元化主要集中在品牌終端的建設,獲取更多附加價值,同時和終端廠商的合作擴展到管道和行銷上,更多的貼近消費者。當然,在代工業務上,他們還在尋找更多潛在的新星,比如 Firefox 手機、GoPro、樂視、錘子科技等,事實上,富士康還入股了 GoPro 以保證製造者的身份。
題圖來自 opsrule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