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5日 星期二

‧ 大眾可穿戴設備和專業可穿戴設備

 來源:速途網 作者:何璽
  
有人說可穿戴設備就是個噓頭,也有人說可穿戴設備尚未長大卻即將死去,也有人說可穿戴設備是未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當我們沒有深入進入瞭解某一項事物的時候,我們會根據既有經驗去判斷一個事物,然後得出自己的結論,所以關於可穿戴的不同言論也就可以理解了。
  
大眾可穿戴設備
現有可穿戴設備都還不成熟,即將死去是真的嗎?人們得出這樣的結論並不難理解,因為現有的可穿戴設備壽命確實不長。相信不少人都看到過關于智慧手環,智慧手錶被用戶購買使用幾個月束之高閣的報導,這是因為它們都沒有達到用戶預期,無法讓用戶長期使用並持續依賴。
  
Jawbone mashable.com

JawboneFfitbit,又或是Pebble,它們都只是大眾可穿戴設備。大眾可穿戴設備的特點在於,它們只具有資料收集、呈現功能,而缺乏(也無法做到)更進一步的資料分析,資料採擷,多資料整合分析,以及分析後的資料價值。
  
用分享應用Saga開發商A.R.O. CEO安迪·希克爾(Andy Hickl)的話來說就是可穿戴行業的那些產品都長於呈現各種各樣的資料,但卻不善於理解它們。
  
我走了5000步,並在游泳池遊了20圈意味著什麼呢?我達到了我的健身目標了嗎?我工作了8個小時,但昨晚只有3個小時的深度恢復性睡眠,又意味著什麼呢?
  
這些我們都無法確定——至少沒有一些額外的認識是不能確定的。我們得自己根據所知道的東西作出結論。我們需要依據今天發生了什麼、我們感覺如何、我們之前做了些什麼之類的情況來解讀可穿戴設備的資料。沒有這些背景知識就無法得出結論。
各種可穿戴設備給我們提供了無法轉化成為我們所用的知識的資料,而沒有説明我們搞清楚失眠的原因。
  
要重新贏得人們的青睞,可穿戴產品就需要收集足夠多的情境知識來作出有意義的結論——讓我們知道它們在資料中有很好的發現。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在於現有穿戴廠商對可穿戴的理解局限,以及對產業鏈的資源整合能力。但事實上,可穿戴設備要讓使用者持續並依賴,它需要大毅力和大神通進行跨行業、跨領域、跨產業鏈的整合。
  
現在,大眾可穿戴設備只是剛起步。它適合於對各種資料沒有太多要求的用戶,用戶只需要使用即可,不需要關注資料背後的因果。
  
專業可穿戴設備
可穿戴設備要做得好,一定是要得細,做得夠專業。
  
比如可以做專注於血壓分析的穿戴設備,專注於心率分析的穿戴設備,專注於運動的穿戴設備,專注於睡眠分析的穿戴設備……
  
它不要求有很多功能,但是這個功能一定要實用。比如一個運動手環,它通過一段時間的工作,對某使用者的日常活動情況有了大概的瞭解,用戶除了能夠查看手環收集並呈現的資料外,可能更需要專業健身教練的建議,甚至渴望獲得專業的健身計畫,或者希望能獲得手環給到的友善健身提醒,或者與同類人互相交流健身經驗等。
  
家用血壓計分析軟體 www.watchbp.com.tw

這樣的手環,它不一定有很多功能,但是他需要手環生產商做得夠專業,不僅僅是生產銷售手環這麼簡單,它要做用戶的貼身教練,健身好友,健康顧問。
  
同樣的,比如一個心率手環或手錶,它要做得足夠專業,不但能夠幫助用戶瞭解心率,還需要做出預防、預警提示,或者相關人的預警提示,以及給到專業醫生的保健建議等,幫助用戶降低疾病風險,獲得心理安全。
  
當然想要做到這些,企業需要進行跨行業,跨領域的資源整合,將人、物、資料等進行整合。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只有做好了這種困難的事情,可穿戴設備才能成為使用者的必需品。  

相比大眾穿戴,專業穿戴的難度要大得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