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施正偉
Computex除了現場的展覽外,論壇研討活動是另一個重點。今年Computex的論壇內容主題,包括有「Big Data」、「技術解析」、「首腦CEO觀點」、「設計趨勢」、「物聯網」、「Zigbee IoT應用」、「家用\行動通信\車載技術創造新生活」、「家庭電網」、「數位看板」、「3D列印」、「智慧生活的新應用與新科技」、「智慧行動科技」、「穿戴式技術」、「儲存」,及國際知名企業所贊助舉辦的相關發表與演講。
如果把展覽上的各類產品展示,加上這些論壇主題,大概不難看出當前科技應用市場,什麼是最夯、什麼是最流行、什麼是趨勢? 夯、流行、趨勢這些形容詞,對於產品製造供應廠商與銷售業者而言,自然是期待把它們轉換成賺錢這樣的動詞,但如何變成賺錢的動詞?
我們一起來探討…
家用雲端攝影機、智慧穿戴會不會是另一隻電子雞
電子寵物(Tamagotchi,たまごっち))於1996年起源於日本,後來台灣商人引進後,掀起一陣旋風,但僅一年左右的時間地攤貨以叫賣到一支只要NT100-150元。在網路上,很多議題也在探討關於智慧穿戴這產品,會不會像電子寵物一下就失去新鮮感,在市場上的生命週期一下就走到盡頭?
有人則說這些智慧穿戴必須與醫療照護相結合,才會有未來!在街頭上確實看到一些潮男潮女戴上類似產品,不過比例似乎很低。但從網路上的這些討論可以約略判斷,智慧穿戴產品的商業模式,並未具體形成。或許所有人都在等Apple於10月要發佈iWatch,以免身先士卒!
有人則說這些智慧穿戴必須與醫療照護相結合,才會有未來!在街頭上確實看到一些潮男潮女戴上類似產品,不過比例似乎很低。但從網路上的這些討論可以約略判斷,智慧穿戴產品的商業模式,並未具體形成。或許所有人都在等Apple於10月要發佈iWatch,以免身先士卒!
家用雲端攝影機呢? 有推出的業者不諱言的說,這個產品在市場上目前只會佔很小很小的量;但也有廠商對此產品寄予深切期望。家用雲端攝影機它是保全監控產品?還是像家裡一般的電子、家電、電腦產品? 如過是保全監控產品,這個產品是否該走相關的通路去銷售? 如果是定位在電子、家電、電腦是否該走3C通路? 或是還有其他的銷售通路?
至於它的應用訴求,在這次Computex上,不少業者以Baby watch作應用訴求,這是否是這個產品的最主要應用? 在價位部分,從低於USD100到USD200不到都有。從上面簡略的4P元素,印證反映出這次20多家的展示業者,大部分還沒完成的功課是─ 最後且最重要的Business Model Planning。
至於它的應用訴求,在這次Computex上,不少業者以Baby watch作應用訴求,這是否是這個產品的最主要應用? 在價位部分,從低於USD100到USD200不到都有。從上面簡略的4P元素,印證反映出這次20多家的展示業者,大部分還沒完成的功課是─ 最後且最重要的Business Model Planning。
根據2014內政部戶政司最新的統計數字,台灣目前兩千三百多萬人口有830萬的組成,家用雲端攝影機的銷售,假設是以戶為基本單位。Target User是該定義為100萬戶或800萬戶,而該用什麼通路去Reach這些Target User,才是最佳的通路政策?
Smart Home智慧家居市場正夯?還是仍在摸索期?
從Computex展覽及研討會上,Smart Home智慧家居無疑是一個重要議題。家用產品走上網路應用,連結智慧手機與平板,絕對是個趨勢。但問題也來了,Smart Home該涵蓋那些產品類別?如果今天你我要去完成一個Smart Home,是這些能上網、能聯網的產品,買一買就能實現Smart Home嗎?
Smart
Home誰將主導這個應用市場? 是家電業;或是3C通路產業?還是電信服務業?有沒有可能是弱電工程業?哈哈,我快把電子產業通路都帶到了,但這些所謂Smart Home智慧家居產品的確與這些通路都有關,但事實上目前沒有一個通路能確實有能力,去建構一個所謂基本的Smart Home。
Smart
Home的議題,要比上面所提的智慧穿戴或家用雲端攝影機更複雜得多了,第一個要解決的是這些產品,在智慧的定義下要互聯互通,那現階段誰將是關鍵者? 是如智慧手機與平板控制平台上的APP嗎?如果是,你的APP該走Android或iOS?是通信協議的統合與建立嗎? 如果是通信協議的統合相關,系統整合業者或許才是主角!但系統整合業者會針對一般的家庭用戶提供這樣的服務嗎? 還是Smart Home這樣的產品該有新的、或不同於電子相關的通路,比如說像保全服務的通路,是否就是考慮的通路建設的範圍?
而智慧家居照理說是很消費性導向的產品類別,但為什麼在大眾傳媒上,這類產品目前曝光的頻度都不高? 如果Smart Home是一個未來的主流市場,多久之後才會趨於成熟到適合進場的時機? 或許Markets and Markets的Smart
Homes Market Analysis & Global Forecast (2013 - 2020),這份研究調查報告可以好好的參考。
雲端服務將為儲存、網通設備、顯示器應用帶來新應用商機
從理論上推演應該是這樣沒錯,但這三類產品全是「設備系統級」產品,不是一般使用者容易去理解的。比方說有儲存廠商在兩三年前,參加了一次專業的監控展,就不再參加了,因為認為沒什麼人來看。
實際上以監控的領域,儲存是非常重要的一塊,是工程商與系統整合商的必需。但儲存設備商與安裝工程這群人,沒有一個相互理解的溝通平台,加上市場一開始就盲目把IP監控,用過去CCTV以攝影機掛帥的模式進行產業推展,讓很多人談到IP監控,焦點還只放在攝影機上。
實際上以監控的領域,儲存是非常重要的一塊,是工程商與系統整合商的必需。但儲存設備商與安裝工程這群人,沒有一個相互理解的溝通平台,加上市場一開始就盲目把IP監控,用過去CCTV以攝影機掛帥的模式進行產業推展,讓很多人談到IP監控,焦點還只放在攝影機上。
有些廠商為了突破這個市場障礙,把監控應用的一些功能,如警界偵測、PTZ…等,搭配到儲存系統上,作為切入的訴求,不失為一種做法。而從市場趨勢發展上看,雲端應用服務將也成為保全監控重要的一塊市場,上述這三類設備商,甚至是如工業用電腦這類提供平台的廠商,如何與監控業廠商能找到一個共同可了解的溝通模式,雲端監控應用將會有突破性的發展與成長。
過去因為偏差的認知與盲目的推展,除了造成IP監控;甚或如HD高清應用市場也一樣,因為用概括籠統的「IP是趨勢」、「高清是趨勢」這種打包模式的推展,忽略這類產品的組成,同時將這類產品的應用功能特性無形中被埋沒掉。
理論上,近幾年來IP、高清、物聯網、雲端的發展,應該帶給台灣以供應相關產品的廠商,很多的具體商機;但就因市場的推展幾乎用統包的模式進行,缺乏創新思維與做法,許多該有的通路鋪陳沒有被凸顯,各種行銷效益自然就大打折扣。
如何評估是否要參加一個專業的B2B展
如何評估是否要參加一個專業的B2B展
這幾年來無論是國外或是國內,很多展覽都呈衰退狀,很多廠商心裡一直徬徨著到底要不要參展?不參展又擔心業界閒言閒語;參了展又怕花了錢卻得不到效益!
大部分的廠商參展的目的就是為了找客戶,所以第一個要點就是評估辦展單位,是否有能力幫自己找到可能的客戶群。換句話說,辦展單位是否了解這個產品類別的基本Business Model,如果描述不出來,就表示這個展覽沒有足夠的能力,幫你實現通路的佈建。以家用雲端攝影機為例,這個產品該走那些通路?可以走什麼通路?是不是只有一般可想到的電子產品通路?還是有其他更可行的通路?市場在變,通路也在變,如果只停留在傳統思維,展覽就難有成效,這是很基本的思考。
實際一個展覽要辦得像樣有三個面向要經營,一個最基本的就是如何招攬吸引買主。另一個是展覽的主軸與議題規劃,這些主軸與議題是不是與我的產業有相關,主軸與議題規劃是否有亮點、特點與重點。第三個面向是On-site plan,包括標示指引、如何炒熱現場氣氛...等。如果辦展單位這三個基本面向都能具體考慮到,這個展就值得考慮參加了。
大部分的廠商參展的目的就是為了找客戶,所以第一個要點就是評估辦展單位,是否有能力幫自己找到可能的客戶群。換句話說,辦展單位是否了解這個產品類別的基本Business Model,如果描述不出來,就表示這個展覽沒有足夠的能力,幫你實現通路的佈建。以家用雲端攝影機為例,這個產品該走那些通路?可以走什麼通路?是不是只有一般可想到的電子產品通路?還是有其他更可行的通路?市場在變,通路也在變,如果只停留在傳統思維,展覽就難有成效,這是很基本的思考。
實際一個展覽要辦得像樣有三個面向要經營,一個最基本的就是如何招攬吸引買主。另一個是展覽的主軸與議題規劃,這些主軸與議題是不是與我的產業有相關,主軸與議題規劃是否有亮點、特點與重點。第三個面向是On-site plan,包括標示指引、如何炒熱現場氣氛...等。如果辦展單位這三個基本面向都能具體考慮到,這個展就值得考慮參加了。
各行各業智慧應用是電子資訊產業的下一步商機所在?
這次Computex的POS專區,我不知道是否是全球吵得頗熱的「智慧零售」下的產物。如果是,沒有把「智慧物流」加入,是相當可惜的。不過智慧物流很多是建立在RFID等通訊技術上的加值應用,偏偏這部分台灣市場的發展,比起中國大陸似乎沉靜很多。
Computex無庸置疑是台灣科技產業最大的盛事,不知道各位若有看過今年的Computex,你的感受是甚麼?你發現的商機又在哪裡? 就個人長期在電子資訊產業媒體的經歷,把一些現象做一個粗淺的整理,供作參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