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安防展覽網
近日,全球智庫Frost & Sullivan發佈預測稱,到2025年,在發展中國家建成的智慧城市將占全球智慧城市總數的一半。僅在印度和中國,到2025年就將誕生多達50座智慧城市,其中一些城市將完全從無到有新建而成,與這一概念有關的領域包括,能源、交通、工業、醫療和公共管理等。
Stockholm1 10 Most Impressive Smart Cities On Earth freshome.com |
近10年來,資訊技術的發展極大的提高和改善了城市的管理水準,政府管理者和相關企業都在積極探索更加現代化的城市管理方式,從而實現宜居宜業的特色城市,實現百姓共用現代城市文明。
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統籌城市發展的物質資源、資訊資源和智力資源利用,推動物聯網、雲計算、大資料等新一代資訊技術創新應用,以實現與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無論是各地加快政府職能轉型、解決“城市病”的主觀願望,還是促進資訊消費、擴大內需的客觀要求,都在推動智慧城市迅速從理論走向實踐,整個產業發展形勢無疑可以用爆發式增長來形容。
種種跡象表明,隨著各國智慧城市建設的發展,將迎來在數位化、資訊化到智慧會的新階段,智慧城市建設將步入深水區。
以下就歐洲各國相繼開始建設的智慧城市,作一重點巡禮:
一、英國
(一)格洛斯特開展智慧屋試點2007年英國在格洛斯特建立了“智慧屋”試點,將感測器安裝在房子周圍,感測器傳回的資訊使中央電腦能夠控制各種家庭設備。智慧屋裝有以電腦終端為核心的監測、通訊網路,使用紅外線和感應式坐墊可以自動監測老年人在屋內的走動。屋中配有醫療設備,可以為老年人測心率和血壓等,並將測量結果自動傳輸給相關醫生。
英國貝丁頓社區訴求零碳社區 money.udn.com |
(二)倫敦“貝丁頓零化石能源發展”生態社區貝丁頓社區是英國最大的低碳可持續發展社區,其建築構造是從提高能源利用角度考慮,是表裡如一的“綠色”建築。該社區的樓頂風帽是一種自然通風裝置,設有進氣和出氣兩套管道,室外冷空氣進入和室內熱空氣排出時會在其中發生熱交換,這樣可以節約供暖所需的能源。由於採取了建築隔熱、智慧供熱、天然採光等設計,綜合使用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該社區與周圍普通住宅區相比可節約81%的供熱能耗以及45%的電力消耗。
二、瑞典
stockholm-traffic streetswiki.wikispaces.com |
瑞典的智慧城市建設主要體現在交通系統上,而首都斯德哥爾摩則是智慧交通的標杆城市。斯德哥爾摩平均每天有45萬輛汽車駛過城市中央商務區,嚴重交通堵塞時有發生。
為此,瑞典公路管理局請IBM為其設計、構建並且運行了一套先進的智慧收費系統,包含攝影機、感測器和中央伺服器,確定交通工具並根據車輛出行的時間和地點收費,這一舉措將交通量降低20%,排放量減少12%。在IBM公司的助力下,斯德哥爾摩在通往市中心的道路上設置了18個路邊控制站,通過使用RFID技術以及利用鐳射、攝影機和先進的自由車流路邊系統,自動辨識進入市中心的車輛,自動向在週一至週五(節假日除外)6:30到18:30之間進出市中心的註冊車輛收稅。
通過收取“道路堵塞稅”減少了車流,交通擁堵降低了25%,交通排隊所需的時間下降50%,道路交通廢氣排放量減少了8%至14%,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了40%。由於在環保方面做得出色,2010年2月,斯德哥爾摩被歐盟委員會評為首個“歐洲綠色首都”。
三、荷蘭
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可謂是歐洲智慧城市建設的典範,也是世界上最早開始智慧城市建設的城市之一,其智慧城市建設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可持續性生活
阿姆斯特丹是荷蘭最大的城市,共有40多萬戶家庭,佔據了全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三分之一。為了改善環境問題,該市啟動了兩個專案(West Orange項目和Geuzenveld項目),通過節能智慧化技術,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和能量消耗。
Geuzenveld專案的主要內容是為超過700多戶家庭安裝智慧電錶和能源回饋顯示裝置,促進居民更關心自家的能源使用情況,學會確立家庭節能方案。而在West Orange專案中,500戶家庭將試驗性地安裝使用一種新型能源管理系統,目的是節省14%的能源,同時減少等量的二氧化碳排放。
(二)可持續性工作
為了讓眾多的大廈資源得到高效合理的利用,阿姆斯特丹啟動了智慧大廈專案。智慧大廈是在未給大廈的辦公和住宿功能帶來負面影響的前提下,將能源消耗減小到最低程度,同時在大樓能源使用的具體資料分析的基礎上,電力系統更有效地運行。其中,ITO Tower是智慧大廈項目的試驗性、示範性工程,總面積達38000平方米。
(三)可持續性交通
阿姆斯特丹的移動交通工具包括轎車、公共汽車、卡車、遊船等,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對該市的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為了有效解決這個問題,該市實施了Energy Dock項目,該項目通過在阿姆斯特丹港口的73個靠岸電站中配備了154個電源接入口,便於遊船與貨船充電,利用清潔能源發電取代原先污染較大的產油發動機。
(四)可持續性公共空間
烏特勒支大街(Utrechtsestraat)是位於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一條具有代表性的街道,狹窄、擁擠的街道兩邊滿是咖啡館和旅店,平時小型公共汽車和卡車來回穿梭運送貨物,或者搬運垃圾時,經常造成交通堵塞。2009年6月,該市啟動了氣候街道(The Climate Street)項目,用於改善之前的狀況。
四、丹麥
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市素有“自行車之城”的稱號。近年來,為了實現零排放的目標,哥本哈根設法鼓勵市民騎車出行。2010年,哥本哈根開始推廣一種智慧型自行車,讓騎車變得更輕鬆。這種自行車的車輪裝有可以儲存能量的電池,並在車把手上安裝射頻辨識技術(RFIT)或是全球定位系統(GPS),彙聚成“自行車流”。通過信號系統保障出行暢通。與此同時,政府大力完善沿途配套設施建設,如建立服務站點、提供簡便修理工具等,這為自行車出行提供便利。
自行車城-哥本哈根 admin.life.com.tw |
資料顯示,這種新型自行車與配套設施確實有效果,越來越多的市民拉長騎自行車的距離,以減少使用會產生溫室氣體的運輸工具。預計到2015年,哥本哈根市民往返城郊選擇自行車出行的人數比例將達到50%。
不難看出,智慧城市建設是全球之行,正在智慧產業上進行積極的探索,並且通過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化體制機制改革,著力營造良好環境來推動智慧產業快速健康發展,為智慧城市建設和產業的轉型升級帶來新的發展動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