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安防展覽網整理
從電視、空調等傳統家電開始,到照明、溫控等家居設施,甚至牆壁、地板、建築本身都成為智慧家居的關注對象。雖然目前更多智慧家居推廣仍然集中在智慧家電領域,但家居設施與建築本身無疑意味著更加巨大的智慧家居前景。
科幻電影中的牆壁及鏡面顯示、觸摸操控、體感辨識等令人目眩的科技雖然目前未能完全實現,但越來越多的高科技智慧住宅正在不斷證明,智慧家居來的比想像更快。
目前,智慧家居市場還不是統一的整體,不同的裝置有不同的服務協定,其中許多廠商還是通過獨家協定和軟體設定特性來運作。隨著智慧家居在全球逐漸成為一項居住標準,這些智慧裝置和相應的服務亟需各廠商協同合作,提供能夠進行自動管理的統一軟體介面(如裝備安裝以及設備和設備之間的相互辨識)。
People
Power公司的CEO Gene Wang對此表示:“實現智慧家居設備的標準化是對技術的一大挑戰。而且,物聯網所帶來的一大問題是要有相應的設備,像Nest公司一樣。我倒真希望Nest兌現它在被谷歌收購前許下的要開放API介面的承諾。畢竟,用戶還是不願意用20種不同的應用軟體操控20種不同的設備。”
最近有不少的初創公司在努力減小這些裝置和相應軟體之間的不相容性。它們研發出一種以雲平台為基礎的軟體驅動方法。儘管這樣的方法能帶動智慧家居市場的發展,但還潛在巨大的挑戰。
新技術讓物聯時代成為可能 智慧家居有無限未來可期
剛剛閉幕的MWC 2014上,一款可穿戴設備與智慧家居各自的優劣勢相結合,為家庭物聯網的形態提出了一種新的可能。可穿戴設備與智慧家居,兩者的對比十分明顯而有趣:可穿戴設備輕巧便攜,可以無縫感知用戶,但在電源供給和顯示交互介面相當乏力;智慧家居沒有顯示效果與電力供應的壓力,卻難以時刻伴隨使用者提供貼身服務。完全相反的優劣勢,似乎造就了一種可能:在一起。
正如比爾蓋茲的住宅對人的感知同樣基於一枚含有晶片的別針一樣,可穿戴設備能夠為智慧家居提供更有針對性、即時更新的資料:室內位置、健康資料、運動狀態等等。日前,一款基於谷歌眼鏡的應用,甚至能夠通過表情進行情緒感知,為可穿戴設備的資料辨識提供了更多應用的可能。而這些,都能夠為智慧家居提供智慧決策與即時回應的依據。
而另一方面,智慧家居對於可穿戴設備的意義則是提供了一個無縫的環境。智慧家居除了是資料回應的載體之外,同樣能夠為可穿戴設備提供一個無縫的無線支援環境,將內容的顯示與操作轉移到更大、更加人性化的顯示介面中,為可穿戴設備的操控提供了更大的空間。
另一方面,以Qi為代表的無線充電標準,為可穿戴設備在智慧家居環境中的使用提供了新的可能:當用戶身處於家庭環境中時,可以通過身邊無處不在的傢俱設備,為可穿戴設備進行電能供應:沙發、桌面,甚至床鋪,都可以成為可穿戴設備充電的環境,實現可穿戴設備的長期佩戴與使用。
這一結合對於解決可穿戴設備的推廣障礙與發展,智慧家居都具備廣闊的前景。雖然目前在統一通訊標準、資料安全、行業規範等領域還有諸多的障礙,但無疑為即將到來的物聯網時代提出了新的可能。
物聯時代折射智慧家居未來3年市場前景
物聯網卻徹底改變了這一狀態,物聯網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感測器(紅外、聲音、溫度、濕度、光照度、振動、影像、壓力、位移等等)自動完成信號的採集、處理和傳遞的過程。比如:在家庭影像監控中,當小偷進入房間時,就會被攝影機(圖像感測器)捕捉,通過家庭控制中心的處理後,就可以及時發出報警信號到警局和家人的手機上,達到自動報警的目的,這一過程不需要人工干預就可以完成的。
由此可見,物聯網不僅僅是改變了人類的生活環境,還提高了人類的生活品質,造福於人類。鑒於互聯網技術、積體電路技術、通信技術、嵌入式軟體技術、感測器技術的驅動,使得物聯網的智慧化實現成為可能。
而回看智慧家居行業,物聯網技術的加入,未來3年,中國大陸智慧家居市場增幅將不斷提升,到2016年預計可達到29.17%,到2017年,智慧家居行業市場規模將達RMB 80億元。隨著技術的提升,物聯網的發展使得智慧家居產業快速推進。儘管現時,智慧家居距離人們想像仍然有較大差距,但這已經成為可以期待的未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