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不斷推陳出新,你可以因應潮流一支換過一支,但不管怎麼換,換了新手機後多數人少不了先安裝WhatsApp、Instagram、LINE、Candy Crush...等APP,如今應用程式已是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不可缺少的一環。隨著行動載具及網路的普及,APP如雨後春筍般迸發,一旦發現使用者有任何需求,開發商便能對症下藥設計,使得APP從一開始的大眾化,漸漸趨向極度客製化和小眾化。
APP百花齊放 專注才能制勝
APP為應用程式英文Application的簡稱,是蘋果公司2008年推出App Store後提供的服務,其用戶可以免費或以低廉價格下載APP,擴展行動載具的使用功能,此舉成功獲得使用者和開發商青睞。在2012年WWDC中,執行長庫克更宣布App Store已有155個服務國家,應用程式更超過65萬個,眼見App Store的成功,Amazon Appstore、Google
Play、Windows Store等應用程式商店也相繼成立,APP遂成為流行用語。
隨著各系統應用程式商店的健全,帶動APP的開發,開發商更是如過江之鯽,但並非所有APP都像LINE或Candy Crush成功,根據Deloitte顧問公司調查,100萬個APP中僅有1%成功,curious analytics便指出沒有目標使用者、已有相似APP存在、未對APP加以行銷、同一APP太多功能、設計不良等因素都會導致失敗,因此成功的APP必定會瞄準某一目標使用族群,並聚焦於一種核心功能。
行銷新利器 品牌跟進找方法
根據Portio Research調查顯示,全球截至2012年有21億人使用APP,並預期每年將以29.8%增長,預計至2017年全球將有44億使用者,此一趨勢讓各大品牌也跟進設計專屬APP,為使用者提供服務,然而品牌APP的失敗率極高,有近八成的品牌APP,下載次數更不及1000次,品牌不僅無法藉由APP達到行銷目的,投諸的心血也付之一炬。
之初創投創辦人兼合夥人林之晨指出,多數品牌APP的失敗,多是因為品牌僅將APP做為短期宣傳工具,因而設計粗糙、內容枯燥,最有名的例子即為法國化妝品牌Lancôme,早在2009年就搶先他品牌推出彩妝相關APP,但因著重推銷產品,內容與生活連結低,最終沉沒於茫茫APP海中,更被富比士雜誌評比為「十大最爛品牌APP」。
成功的APP需像開發商品一樣,鎖定目標族群,以分眾化、客製化原理設計內容,幫寶適就曾分別針對孕婦和寶寶推出兩款大受好評的APP。此外異業結盟也是一成功要訣,知名的遊戲Temple Run即是迪士尼、皮克斯和Imangi的完美結合,不僅成功行銷電影《勇敢傳說》,遊戲更一炮而紅,因而,APP勢必要小眾化、精緻化才能脫穎而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