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1日 星期日

‧ 新技術即將融入 電子巡更市場不斷拓展

來源:CPS中安網

為了防止意外、確保安全,現代社會的許多場合,都需要對一定區域進行周而復始的巡檢。在巡更機誕生以前,對於巡檢的監督主要是靠紙筆簽到完成,這就存在代簽、補簽無據可查的問題。電子巡更是一種通過RFID或者TM卡等移動識別技術,將巡更巡檢工作中的資訊自動準確記錄下來的管理系統,它的出現,是對巡邏、巡檢過程監控手段的進步。
  
巡更機的構成與使用原理
  一般來說,巡更機的構成組件主要包括巡更點、巡更機、通訊座、管理軟體四個部分。巡更點是指固定在巡更路徑上的一系列資訊點,每個資訊點都有自身唯一的內碼;巡更機是巡更人員持有,可認別巡更點內碼的記錄儀。由於巡更機內部有時鐘電路、儲存電路,所以可以記錄下打點的準確時間;通訊座用於巡更機與電腦之間的資訊傳輸;管理軟體是一套系統軟體,用於巡查人員登記、巡查點編繹、巡查時間設置、巡查任務設置、巡查記錄讀取、記錄資料處理、系統管理等。

  電子巡更機的使用流程如下:巡更人員巡到各點時用,手持巡更機讀取巡更點,由此將自己巡更到該地點的時間,及其它所需資訊記錄到巡更機裡。巡更工作結束後,通過通訊器部件把巡更機裡的巡檢記錄傳到電腦中,最後由軟體對所讀到的資訊進行統一分析及管理。管理軟體將事先設定的巡檢計畫同實際的巡檢記錄進行比對,就可得出正常、漏檢等巡檢報表,通過這些報表就可以考核巡檢工作的實際完成情況。

巡更機的應用要求 巡更機按應用,可以分為巡邏和巡檢兩個方面
  巡邏產品是對巡邏工作進行監督的工具,其監督作用決定了該產品容易受到使用者的反感和抵觸,所以特別需要堅固耐用。巡更棒如果有設計漏洞,會出現被保全等巡邏人員發生人為破壞的情況,因此,電子巡更機必須具有堅固、抗摔、防水等特點才能提高使用率。

  另外,隨著應用範圍的擴大、應用要求的加深,主要應用於光纜線路、輸油輸氣管線、電力線路等大範圍的巡檢系統較之巡邏產品,功能要求則更細化,要求產品能夠實現參數輸入、資料的即時傳輸,並且軟體功能要比較強大。目前巡檢系統已成功應用在大陸中國石油下屬的西氣東輸和西部管道,解決了漏油偷油頻發的情況。大陸中國石油採用手機型GPS巡檢器,集成了手機通話、短信、報警等功能,在許多巡檢領域得以應用。

新技術融入巡更巡檢產品開發
  巡更機技術原創性不強,其本身就是從門禁系統演變而來的。門禁系統是由打卡人持卡,在固定位置的讀卡設備上讀取資訊的裝置。由於讀卡器必須安裝於固定位置,所以會產生佈線成本。如果形成一套系統,必然需要多個讀卡設備,成本更高。另外如果讀卡設備設置在室外或無人關注的地方,有可能會遭到自然或人為破壞。在這種情況下,將讀卡設備與“卡片”反過來使用,即人手持機,到位打卡的巡更機應運而生。

  巡更市場上廣泛應用的採集技術,主要還是以美國DALLAS-IBUTTON資訊鈕為主的接觸式巡更系統,和以射頻卡感應技術為主的感應式巡更系統為主,其中感應式巡更系統佔據更加主要的地位。近年來,在市場需求的推動下,一些其它相關技術,如GPS衛星定位、GPRS即時通訊、2.4G技術、指紋識別、導航功能、拍照功能也融入了巡更系統中。

‧ 台灣產業在物聯網時代能獲得何種機會?

來源:速途網

透過感測與訊息彙整技術,將各種物品資訊彙整在一起,並進而管理與控制,藉以提高管理品質與生產力的物聯網已經漸漸成形,尤其在大陸正式宣佈啟動十二五規劃後,更將成為帶動科技產業下一波成長的焦點,臺灣產業又能夠在物聯網時代獲得何種機會?

物聯網已成為國家級重大政策
    如今物聯網的應用市場已初見雛型,而各種網通、無線感測/資料擷取、微控制器與嵌入式技術的發展也已步入成熟。觀察世界經濟強權,無不將物聯網發展納入國家長遠發展計畫當中,紛紛以國家級政策高度,制定物聯網產業政策。

  如美國總統歐巴馬在2008年時,提出物聯網振興經濟戰略,確定將物聯網提升為美國國家戰略之一,推動並強化感測技術和智慧型基礎設施的建置。歐盟則在20096月,提出歐盟物聯網行動計畫,強調廣泛應用RFID建構資訊網路,同時強化資訊安全技術能力。

  日本緊接著在20098月,提出i-Japan國家藍圖,計畫在原u-Japan計畫基礎上增加強調電子化政府業務、社會資訊服務應用。同時間大陸也提出「感知中國」計畫,將物聯網定調為大陸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發展傳感網路與物聯網路關鍵技術,及早部署後IP時代的網路技術研發。

  大陸工業和資訊化部(工信部)2011年底,正式發佈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也正是啟動一直只聞樓梯響的物聯網工程。根據工信部的規劃,由於大陸的物聯網核心技術和高端產品與國外差距較大,高端綜合集成服務能力不強,缺乏骨幹龍頭企業,應用水準較低,且規模化應用少,資訊安全方面存在隱患等。因此將要求到2015年時,大陸要在核心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關鍵標準研究與制定、產業鏈條建立與完善、重大應用示範與推廣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初步形成創新驅動、應用牽引、協同發展、安全可控的物聯網發展格局。

  為實現以上目標,屬於產業鏈核心技術的超高頻和微波RFID標籤、智慧感測器等領域為主的產業,勢必將因此而受益。因為大陸企業的低頻和高頻技術相對成熟,超高頻和微波相關應用則需要仰賴進口。但由於超高頻波段成本更低,應用範圍更廣,已被明確列為物聯網產業發展的重點,相關產業未來只要能掌握大陸商機,勢必會有明顯的成長。

大陸啟動物聯網十二五規劃
  保守估計,物聯網的產業鏈至少涵蓋了晶片/處理器、感知器件(如感測器、RFID)、感知設備(如智慧終端機、標籤讀寫器)、網路通信設備、雲端運算資料處理平臺、應用軟體、系統集成、服務提供等環節。

  而在應用領域方面,根據剛出爐的「中國物聯網十二五規劃」,至少包括智慧電網、智慧交通、智慧工業、智慧農業、智慧物流、智慧環保、智慧醫療與智能家居等領域,目前光是大陸就已有28個省市將物聯網作為新興產業發展重點之一,不少一二線城市都已在建設或籌建物聯網產業園,可見物聯網的龐大規模。

  除了關鍵零元件及技術,可能為臺灣科技產業帶來發展機會外,在大陸物聯網十二五規劃中所涵蓋的領域之中,也有不少產業的內容都是臺灣廠商強項,也是未來台廠可切入的商機的所在。而智慧電網為物聯網應用中投資比重最高的專案,其中感測元件和控制元件可說是用途最廣的部分,台商剛好具備相關技術,可挾此切入大陸市場。

  此外,由於大陸未來希望能透過物聯網的規劃,推動藥品流通和醫院管理智慧化,並且能以人體生理和醫學參數採集及分析為切入點,進一步將醫療服務,延伸至家庭和社區開展遠端醫療服務。臺灣發達的醫療技術,將是台廠切入物聯網中的智慧醫療產業的一大機會。

智慧醫療有利臺灣業者切入
    以大陸十二五物聯網規劃的幾個重點領域為例,在智慧農業方面,大陸日前已公佈全國農業農村資訊化發展十二五規劃,明確指出將設立農業農村資訊化試驗區,主要包括農業部確定的200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重點發展3G、物聯網、傳感網、機器人等現代資訊技術在該區域的先行先試,推進資源管理、農情監測預警、農機調度等資訊化的試驗示範工作,完善營運機制與模式。

  按照規劃中要求,具體指標包括,大陸農業生產資訊化整體水準成長2倍,達到12%;農業經營資訊化整體水準成長2倍,達到20%;農業管理資訊化整體水準達到60%;農業服務資訊化整體水準達50%等。

  而在智慧醫療方面,由於大陸未來希望能透過物聯網的規劃,推動藥品流通和醫院管理智慧化,並且能以人體生理和醫學參數採集及分析為切入點,進一步將醫療服務,延伸至家庭和社區開展遠端醫療服務。臺灣發達的醫療技術,將是台廠切入物聯網中的智慧醫療產業的一大機會。

  物聯網的商機,也開始吸引外商在台投資,如多年前即提出物聯網概念的IBM,已計畫在台設立物聯網研發中心,並已向經濟部提交相關營運計畫書,積極爭取在臺灣設立繼北京之後第2個專攻物聯網的研發重鎮,待臺灣主管機關核准後,最快2012年可望對外宣佈。

行動化與即時性是應用普及關鍵
  美國研究機構Forrester預測,物聯網產值到了2020年,將是目前互聯網相關產業產值的30倍,形成下一個充滿商機的兆元級產業。如何複製互聯網在1990年代商業化的成功經驗,培植出更多優秀的企業,是未來的主要挑戰。

  臺灣資策會智慧網通系統研究所與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聯合針對臺灣民眾的物聯網應用需求進行調查發現,超過60%的受訪者希望能使用智慧型手機來操作各項物聯網的應用服務,特別是在居家安全智慧節能方面的增值服務,這兩項也是消費者付費意願最高的應用服務,顯示消費者對於物聯網服務具有高度行動化與即時性的需求。資策會MIC表示,整合移動工具及應用服務,將是未來發展物聯網的重要方向。

  資策會調查發現,臺灣消費者對於物聯網的採購意願集中在居家安全智慧節能兩大項目,有53%的受訪者對居家安全服務有採用意願,有40%的受訪者則表示對智慧節能服務有興趣,其中高雄市受訪者對於採用居家安全的意願,比重遠高於其它地區。此次調查,著重於物聯網與民眾生活切身相關的五大應用,包括智慧節能、智慧居家安全、智慧醫療照護、智慧娛樂、智慧停車場等應用需求調查。

  但調查也發現,民眾對於可能造成資訊安全問題或個人隱私風險付出費用與獲得效益不對等等議題相當關注,在個人資訊及隱私的網路安全性日益受到重視的情況下,也可能因此成為推動物聯網過程的最大阻礙,不管是政府或業者,未來都應致力於教育市場,建立正確的資訊應用觀念,才能讓物聯網的美好願景得以實現。

  資策會資深產業分析師蔡玉青表示,物聯網對臺灣消費者而言,仍屬於新興的應用服務範疇,消費者對於相關服務內容的認知仍處於陌生階段,無法具體判斷採用物聯網服務後所能帶來的效益,而且個人資訊在物聯網應用流程中的傳輸、處理及運用,目前也沒有明確的法令規範與保護,這些因素都將可能成為未來業者推動物聯網過程中,消費者決定要不要採用的最大阻礙。也就是說,如何讓物聯網使用者感到安心、放心,是業者推廣物聯網的關鍵挑戰。

‧ 透析北美安防市場

  節錄來源:CPS中安網 作者:達幸美

3S Market對於亞洲廠商過去開拓國際市場, 不外乎用廣告、參展、業務拜訪等方式. 但市場瞬息萬變, 就以美國市場而言, 買主的需求已不再像十年前. 不論是OEM\ODM; 通路或以Project為主的SI, 他們的需求都因市場的變化, 而有了改變. 以下文章是一篇關於美國市場的發展歷程描述, 值得有心發展美國市場的廠商參考.

北美安防業的現狀
  在整個北美安防行業中,從銷售額來看,2001年到2009的年均增長率是7.5%,預計到20102011年總市值達3980億美元。該產值按產品類型分類是防盜報警占49%、火警報警15%、閉路電視10%、集成系統10%,門禁系統9%、住宅系統6%,其他1%

  從商業運作模式來看,北美安防公司基本上有以下幾大類型:第一類是跨國公司,它們的規模都很大,其特點是集工程安裝、網路監控和運營服務為一體,是提供高附加值產品的安防公司和北美安防業的龍頭老大,處寡頭壟斷地位;第二類是大眾普及型的安防公司;第三類是安防網營運商;第四類是安裝服務商;第五類是大型商業安防系統集成商;第六類是個人醫療緊急救援系統經營商。

  從公司規模來看,整個北美共有中小安防公司2萬多家,年產值超億美元的大型公司有7家,其中的前5名就占整個行業銷售額的24%.下面介紹一下北美最大的安防公司美國ADT公司的基本情況,包括去年的銷售收入、所占市場份額、每月銷售量、用戶數等等。ADT公司是個大型的跨國安防公司,它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澳大利亞、拉丁美洲、香港、臺灣等15個國家和地區都有分公司,在北美的客戶數已超過500萬。

  ADT公司原來是家電話、電報公司,在20世紀30年代開始做簡單的防盜報警,它當時的業務範圍和技術水準還未達規模,經過上世紀30年代到50年代的發展它才基本走向成熟。到上世紀70年代,它對其產業的整體發展方向做了很大的調整,變為聯網報警服務商,建立了首家網管中心。

  該網管中心在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不斷地引用電腦技術組成了系統化的網管系統,尤其是在20世紀90年代引用了大量的網管技術、系統集成技術和電子技術,現已成為十分先進的聯網報警服務平臺。ADT公司的成功發展策略是:(1)讓民用安防產品成為大眾產品;(2)不斷提高設備相容能力,大力推廣聯網安防報警;(3)發展中小安防企業成為特許經銷商。它所提供的聯網報警業務使北美的安防業躍上了一個新臺階,出現了質的飛躍。ADT公司已上升為聯網報警服務商,它的觸角已經伸向了全世界,在世界各地有大量的推銷商,這些推銷商主要經營前端產品的生產銷售和工程安裝、售後服務等工作。

  目前,北美最成功的經營模式就是聯網報警服務模式,聯網報警將整個北美的安防產業從橫向到縱向串起來了。北美的安防產業水準已經很高,再不是一個簡單的防盜、工程安裝、前端產品生產和銷售,而是一個非常綜合性的產業,一個集中了許多高科技手段和產業化管理水準為一體的產業。

  當然北美安防行業的發展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其間經歷了不少的艱難和曲折,到目前還面臨以下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

  (1)安防器材設備的行業認證問題。

  (2)聯網報警誤報率高的問題。

  (3)安保合同的責任額和相關保險問題。

  (4)最重要的是安防企業的管理水準問題。


北美安防產業的收購兼併情況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北美安防產業進入了質的飛躍時期,一些大公司的創收途徑已從過去通過簡單的產品研發、銷售為主要收入變成建立網管中心,然後大量收購中小公司的現有客戶入網、每月向入網使用者收取服務費的模式,大公司收購中小公司的客戶成了行業的主流方向。

  近幾年,橫向和縱向的收購不斷增多,最明顯的是,隨著北美安防市場不斷走向成熟和跨國公司的全球化,跨國界的收購已經非常流行了,一些大的公司已遠遠不滿足於只在自己的國內發展,而是尋求全球範圍發展,這已成為今天國外收購兼併的主流。

造成這些收購兼併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第一,行業內中小企業嚴重過剩。中央網管的聯網報警、中央設備的充分利用、大客戶量的規模效應 從根本上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效益;

  第二,系統相容技術的不斷提高;

  第三,行業管理水準的大幅度提高。

  那麼,形成的效應和產生的問題有哪些呢?形成的效應是造成北美安防產業寡頭市場的形成。在我們以前所學的經濟學裡面,寡頭壟斷是件很不好的事情,但是在市場經濟裡,任何成功的大企業勢必走向寡頭壟斷市場,既有高度競爭,又有非常高的效率,同時也形成一種跨行業的合作。近年來,大量的風險資金進入安防業,大大地推動了安防產業的發展和寡頭市場的形成。

  在行業走向壟斷時,管理也成了一個潛在的問題。因為,一方面由於收購得太快,不容易消化,不容易管理;另一方面,這類大的市場整合,已經不是一種簡單的收購兼併,它需要高超的技藝;第三,安防產業在國外已經是集聚了多種高新技術的融合體,所以要求有很強的綜合管理能力。在這方面北美有很多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

北美安防產業的四大轉變
  通過研究北美安防產業100年的發展歷史,可以看出北美安防產業發展過程中有四個非常明顯的大轉變,這四個大的轉變基本上代表了國際安防產業發展的大的趨勢:
(1)     從用戶類型看,以前主要是以商業用戶為主,目前變成以居民用戶為主,居民用戶的市場份額已經遠遠超過了商業用戶。
(2)     從收入來講,以前是以設備銷售、工程安裝收入為主,現在已經變成了收取聯網服務費為主。
(3)     從企業規模來看,以前是以小型單體的網管中心、監控中心為主,現在以大型聯網網管中心為主,實現了以聯網報警為主線的"大串聯".
(4)     從報警方式來看,以前是以單有線報警、(電話線)報警、本地視頻監控為主,現在變成了有線/無線雙路報警、遠端視頻監控為主。

‧ 美國空軍監控系統使用18億畫素感測器


 來源: 新攝影

   最近美國軍方公佈了新一代軍用無人駕駛飛機——代號“蜂鳥”的垂直起降無人駕駛飛行系統(VTOL-UAS)。“蜂鳥”是一架無人駕駛直升機,吸引我們注意的是它搭載了美國國防部先進設計計畫局(DARPA)的自動即時地面持續監控影像系統(ARGUS-IS)——其感測器畫素高達18億。

  ARGUS-IS是英國BAE系統公司的產品。其開發工作始於2007年,但這是首次應用于無人機上。該系統搭載的18億畫素感測器,意味著可以從6千米高空拍攝到25平方公里區域的地面畫面,同時自動監控和追蹤65個地點和目標。只需輸入希望系統追蹤的目標,系統就會提供一個640×480的即時監控畫面,照片傳回速率為10fps。目前BAE公司已開發出用於夜間任務的紅外型ARGUS-IS  




  

‧ DVR未來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3.0時代


來源:CPS中安網
    在百度百科上搜索DVR,可以得到以下解釋:DVRDigital Video Recorder-數位視訊錄影機或數位硬碟錄影機的簡稱,我們習慣上稱為硬碟錄影機。它是一套進行圖像儲存處理的電腦系統,具有對圖像、語音進行長時間錄影、錄音、遠端監視和控制的功能。

  第一代DVR發展於九十年代後期到2005年,典型特徵是:採用MPEG1/2視訊壓縮演算法,具備TV輸出顯示介面。第一代DVR在性能、功能、容量上遠遠超過了類比錄影機,因此迅速佔領了視頻監控錄影市場,但是由於是初代產品,在功能、人機交互、產品形態上比較粗糙。

    第二代DVR2005年發展至今,典型特徵是:採用 MPEG4/H264視訊壓縮演算法,具備VGA/HDMI高解析度顯示介面,具備乙太網介面,具備GUI圖形交互介面。第二代DVR(下稱:二代機)硬碟錄影機經過幾年的市場競爭和深入開發,把DVR單機功能發展到了極致,網路成了DVR的標準配置。但是從本質上說,二代機的產品定位,設計原則和初代機沒有本質區別。

    近年來IP監控開始興起,傳統DVR的統治地位開始動搖。混合介面DVRNVR,集中存儲正在逐步蠶食傳統DVR市場。各種說法莫衷一是,有人說NVR將替代DVR成為市場主流,有人說集中儲存將成為主流。那麼,DVR真的已經開始衰落了麼?恰恰相反,DVR將進入全新發展階段:第三代DVR,或者可以稱為DVR 3.0

    是什麼促進了DVR向下一代演進呢?我們可以分別從技術維度和市場需求維度來分析。
    回顧下典型視頻監控IP方案中的各種設備:IP攝影機DVRNVRIP儲存、數位視訊矩陣、視頻牆解碼器、PC用戶端。他們的核心功能對比如表:

IP化視頻監控設備功能對比
    從歷史經驗看,全功能設備融合單一功能設備是發展的必然趨勢。比如手機融合MP3播放機,融合照相機。當然這個融合是長期的,局部的。比如手機會融合低端照相機,但是無法融合所有照相機。從表格1中可以看出,DVR是全功能設備,NVRIP儲存、數位矩陣其實都是DVR的子集。從這個角度說,DVR為什麼就不能提供NVRIP儲存、數位矩陣的功能呢?當然是可以的。DVR如果提供了這些功能,就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DVR了,可以認為是下一代DVR,或者也可以稱為DVR3.0

  從客戶實際需求角度看,目前的經典視頻監控方案看起來已經很完整,很好用了。以某銀行的CCTV監控系統方案為例,系統是由多台類比IPCDVRNVRIP儲存組成的分散式存放裝置,由一套X86伺服器集中控制。(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