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日 星期日

‧ IT 化漸成趨勢 ─ 傳統安防業要向 IT 廠商學什麼?

來源:慧聰安防網
  
中國安防產業正在經歷著它的黃金時代。數據為證:2009年安防行業的增長率達到18%,總產值近1900億元人民幣。其中安防設備達到835億元,安防工程產值達到960億元,安防服務和維護的市場規模達到95億元。據此專家預測2010年,中國安防產業總體產值將突破2100億元。這樣誘人的市場大餅,那些已經在大風大浪中搏擊過,在2008年襲捲全球的金融危機又作為受創較嚴重的產業,面臨著創新和升級的考驗的IT廠商,自然不會錯過。

「大型監控聯網」、「三網融合」、「物聯網」等概念的提出和佈局,又像是為IT廠家所準備的華麗盛宴一般。沿著軌跡回望過去,從希捷出品DVR專用硬碟,到Intel為監控系統量身打造晶片,IBM、思科、華為、中興、神州數碼、清華同方、方正……響噹噹的老牌IT廠商紛紛進入安防行業。

  IT廠商進軍安防,順其自然,它擁有著天然的基因和技術優勢。在IT廠商憑藉技術上的優勢,與多年經驗累積和傳統的安防企業展開較量之時,市場多了一種角色的介入,精彩許多。

傳統安防廠家面對IT廠商來勢洶洶的進入,自然會面對新的壓力和挑戰。顧自傷春悲秋在這樣一個時間就是效益的時代,不但沒有新意更毫無價值。面對打到家門口的戰役,傳統安防廠商冷靜思辨,學習人家的長處,或許是更為理智的心態。

要學習,就要先思考,傳統安防企業要向IT廠商學什麼?怎麼學?

1、無規矩不成方圓
  俗話說的好,家有家法,國有國規。IT行業幾十年的發展,累積下來的最核心的精華之一就是標準化,還有一個就是分層架構。這兩大精華是從本質上體現的精髓。而我們再回過頭來看安防,恰恰存在著產業層次結構不清晰、標準化程度低。傳統的安防行業往往自成格局,標準各不相同,高清如此,NVR亦然,都是廠商自創而來,而長期以來傳統安防自下而上,設備和業務、業務和管理是混雜在一起的,尤其是沒有一個清晰的作業系統層的界定。

如今IT強勢進入安防,當安防IT化甚囂塵上,我們是不是可以放下那些戒備,開放積極的看待這個問題,需知安防IT化並非要用IT的技術來刷新安防,而是在融合的過程中,採納吸收IT行業已經成熟的優勢、長處,少走彎路,從而改造和提升安防的能力。 標準、結構的建立與明晰,至關重要!

  對於安防行業來說,IT行業的標準化和規範化是必須要轉型的方向,完全缺少IT行業裏的規範和標準,安防行業要想成熟,並最終實現平台化,走IT之路是自然的選擇和方向。當然安防IT化,並不是IT行業將安防行業併購;而是合作。安防借助IT新的技術優勢和規範,加快安防行業快速標準化、規模化的誕生。

2、有備而來 創新贏天下
  從文章開篇列舉的一眾IT廠商名單中,我們無不清晰嗅到他們身上共同的特質:緊緊把握市場風向標,創新源源不斷。經過優勝劣汰存活下來的IT企業,無不具有持續的技術創新能力,源源不斷的向市場推出滿足多樣需求的產品及解決方案。而這些正是不少傳統安防企業的弱點。單純以代理經銷或炒貨為生的不在少數。

3、得通路者得天下
  層級架構的明晰、標準的確立保障遊戲規則的明朗;技術的持續創新則滿足多元化的市場需求;而結合安防市場環境,隨著安防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遍佈順暢的通路,越來越凸顯出其重要性,於是有人高呼「安防,得通路者得天下」。

安防企業中放棄通路,採取直銷的不在少數。市場藩籬越來越模糊,在一個網路環境下的地球村,甲地和乙地由於地理、氣候、人文等等諸多的各自已成慣常的特性,決定了對於安防產品的選擇和使用,也有其固有的地方特色,不深入經營通路,不得到擁有豐富經驗的通路商的支持,恐將水土不服。

4、全方位服務體系
  在產品同質化已成趨勢的前提下,各大廠商開始把目光放在之前所忽略的服務上,這個服務包括售前的培訓交流,售中的指導及售後。談到運營服務,安防行業更是飽受市場詬病。而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優秀IT企業經過多年市場磨練,早已將服務納入骨髓。並不斷完善。

  當然,IT廠商初初進入安防時,也難免經歷不瞭解安防市場,沒有掌握客戶需求的困境,然而一旦掌握市場特點,融合IT成熟的架構及完善的體系建設。在這種情勢下,傳統的安防企業如何突圍?如果說IT進軍安防是為了分攤市場大餅,那麼安防轉型IT是為了發展生存;或者更為理性的態度就是相互取長補短,共贏安防盛世。


‧ 全球 eID (電子國民身分證) 最新市場調查報告


最新Acuity的研究報告─ 全球各國的eID行業報告的結果:到 2013年全球電子國民身分證市場規模,預計將達超過 110億美元,基於許多國家的程序啟動和部署,而這一數字將還有所波動,Acuity認為這是一個有持續價值的市場。


2010年到2015年,國民身份證換新計劃的國家數目,從126增加到140,預計成長11%,這些計劃換新證的國家中,預計有67114個國家,將會採用eID方案。

‧ 福建安防市場分析

來源:慧聰安防網 作者:梁丹

地處東南沿海的福建省位於浙江和廣東之間,全省陸地面積12.14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3.6萬平方公里,居大陸第二的海岸線長達3324公里,主要城市有福州、廈門、泉州、漳州、莆田、三明等。全省人口為3500萬人,城鎮化水準46%。福建籍海外華僑達1000多萬人,是中國第二大僑鄉。福建是中國最早對外開放和進行綜合改革試驗的省份之一,也是中國與國外交往的重要視窗。

2010年福建省生產總值增長13.8%,達到14357.12億元,位居中國第十二,是目前中國經濟較發達的省份,也是中國重要的安防市場之一。據不完全統計,福建安防年市場總量已突破15億元,並形成了防盜報警、樓宇對講和監控鏡頭三大支柱產業,產業集群優勢明顯,主要集中在省會福州、廈門和泉州三大城市。安防行業的閩軍正在悄然崛起。

中國防盜報警產品的主要生產集散地
  福建的防盜報警產業主要集中在泉州,從生產總量看,目前泉州的防盜報警產品大概占大陸同行業市場份額的30%,在中國防盜報警市場的佔有率僅次於包括深圳在內的廣東省。據瞭解福建泉州的報警產業從19911992年便開始起步和發展,改革開放之初,泉州的部分企業家,看到了報警產品的良好發展前景而大膽的放手一搏,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成功了。
泉州市

最輝煌的時候,泉州的防盜報警產品曾占到大陸報警產品60%以上的市場份額,與深圳一起並列為中國防盜報警產品的兩大製造中心。在泉州這片報警之鄉的土地上也孕育出了如時刻、宏泰、科立信、隆泰、安達等行業裏的佼佼者。

  目前在大陸防盜報警產品市場,以HoneywellBOSCHGE、楓葉為代表的國外品牌基本佔據著高端市場,但即使是國外各大報警產品品牌相繼進入中國,其他城市的生產廠家不斷湧現,泉州報警產品依然佔據大陸同類產品的重要地位。

泉州時刻防盜電子有限責任公司王天生總經理認為,現在越來越多的報警器生產廠商更加注重技術研發的投入,引進高層次的科技型人才,還有新產品及外觀設計的專利申請,逐步從跟風式、仿製式、被動式學習向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主動式創新轉變。

目前泉州市報警器產品品質基本滿足大陸市場的一般要求和國際市場的中低端產品的需求。一些生產廠商越來越注重自身產品品質的提高,無論是產品功能還是外觀設計都越來越接近於國外產品,甚至在某些功能上已超過國外產品。

  泉州防盜報警產品最大的優勢是性價比高,目前,在IP大潮的衝擊下,當地主流報警廠家都已經紛紛著手研發IP產品,期待在未來的市場中依然保持泉州報警的整體優勢。

舉足輕重的樓宇對講產業
  大陸樓宇對講產品的發展最早地區是廣東佛山,然而不同於佛山逐漸衰落的樓宇對講產業,福建的樓宇對講產業仍然處於上升勢頭。

在大陸樓宇對講行業,相對而言福建具有較強的優勢,國產樓宇對講產品在中國市場佔有接近30%的份額。而大陸的樓宇對講行業也形成了兩大主要陣營:粵軍閩軍粵軍主要集中在深圳、佛山、廣州;閩軍主要集中在廈門、泉州和福州三地。據調查深圳樓宇對講企業的市場佔有率達35%,珠三角其他地區約占25%

福建也是中國最早生產樓宇對講產品的地區之一,起源于從臺灣廠商帶入的無繩電話。當地很多企業比較早的接觸到音頻與對講方面的產業資訊,從事通訊行業,之後演變為生產製造無線對講產品,逐漸延伸至安防行業的樓宇對講領域,從而慢慢發展為產業集群。樓宇對講作為當地經濟的重要分支,政府也給予了較大的力度扶植。

  如果從廠家數量來看,福建樓宇對講企業並不算多,但有規模、有實力的企業不少。福建樓宇對講品牌中也有許多知名企業。福建冠林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霍震先生認為:冠林、立林、振威、狄耐克、松佳、佳樂、求實等,這些頗具實力的廠家構成了福建樓宇對講整體的格局。

整個福建雖然廠家不多,但占市場份額還可以。全國整個行業一年產值30億,福建市場將近10億,差不多占行業30%的市場份額水準。福建廠家重視品質和售後服務,行銷一般分為兩個類型,一個是直銷制,一個是代理制。這兩種體制的實施能夠確保服務的深入和全面性,從而提高產品的口碑,把樓宇對講品牌做大做好。

  福建地區樓宇對講產業之所以會異軍突起,一方面是當地樓宇對講企業十分重視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其次是完善的銷售網路,福建地區大部分的對講企業的銷售網路都覆蓋了全國各大城市及周邊地區。再次,福建地區的對講企業十分重視品牌推廣及建設。據此,福建對講廠家可分為三種:品牌意識型、行銷意識型、技術創新型,穩紮穩打型企業較多,並不是一味從降低成本上去追求利潤。福建的樓宇對講企業正在抓住種種機遇不斷的發展壯大。

CCTV鏡頭——福建龍頭產業
  提起CCTV鏡頭就不得不提福建。它是中國安防鏡頭的發源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光學技術主要以雲南、貴州、甘肅、吉林和福建為主,那時多為軍工企業。1970年,由福州照相機廠和福建師大光學儀器廠合併成立8461廠,並搬遷到三線順昌,隸屬原兵器工業部。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後,8461廠搬回到福州,並形成研發以福光研究所、生產以福光廠為主的福建鏡頭工業格局。1997年原專注於軍用領域的原福建光學儀器廠開始推出CCTV鏡頭,自此,安防鏡頭有了國產品牌。即使現在,福建鏡頭行業活躍的一批精英,大部分都是從原福光出來的。

  目前,在中國鏡頭市場上主要活躍著日系鏡頭、國產鏡頭與韓系鏡頭。福建CCTV鏡頭占國產鏡頭的半壁江山,尤其是大鏡頭,更高達70%以上。福建的鏡頭產業已經形成產業集群優勢。

福建的鏡頭企業主要集中在福州和廈門,包含了眾多國內主流鏡頭製造商,如福州福光、飛華、鴻發、浩邦和廈門力鼎。福建基本形成了較有影響力的鏡頭產業群,這種集群優勢是其他地區所沒有的。來到福建,你幾乎可以找到高、中、低端或其他特殊應用的任何檔次、類型的鏡頭,買家無需為了採購不同檔次、不同類型的鏡頭而四處奔波。

從全中國來說,福建鏡頭的裝配工藝與鏡片技術鮮有地方能超越。相對其他地區的鏡頭企業,福建鏡頭企業真正市場化運作較早,因而市場行銷的做法相對純熟一些,市場經驗更為豐富,抗風險能力也更強。同時福建鏡頭廠商經營外銷市場也較早,其以較為精良的技術與高性價比取勝,在全球主要鏡頭市場,幾乎都能看到福建產的鏡頭。

福建目前從事光學研究和生產的科研院校和大小企業不下百家,形成集產、學、研為一體的較為完整的光學鏡頭產業鏈。可以說,福建起了中國的鏡頭產業,使中國成為全球重要的CCTV鏡頭生產製造基地之一,也成為全球知名鏡頭OEM中心之一。

福建安防產業的劣勢和軟肋
  作為我國安防事業起步較早的地區之一的福建,在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後已經彙聚了安防行業內一批知名企業。但在近兩三年,業內人士就福建安防行業發展瓶頸提出看法,這支閩軍也存在其弱勢和軟肋:主要是配套設施不足,產品同質化嚴重,重市場輕研發,人才短板等問題。
 
從整體上來看,福建安防市場雖有些讓人難以捉摸,但可以說是在向好的方面不斷發展。不但是安防行業,近年,福建許多有識之士都開始在探討福建民企二次創業和持續發展的問題。福建的企業有幾大瓶頸,如人才瓶頸、貸款瓶頸、配套設施瓶頸等,這些瓶頸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福建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的發展。

福建安防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它的軟肋。比如物流成本高、產業鏈銜接不緊。在福建,不管是樓宇對講、防盜報警還是鏡頭行業,企業都普遍反映過同一個困擾他們的問題,就是福建的模具工業跟不上,從而使產業鏈脫節。福建還有一個較大的弱勢,就是人才。

福建吸引人才的優勢沒有長三角和珠三角明顯,優秀的人才吸引不進來,本地的優秀人才卻在流失。許多中、高級管理及技術人才更願意到深圳、上海、廣州這樣的大城市去發展,而不願意到福建來發展。此外,福建的部分安防企業家在某些方面還存在著先天的不足,比如文化底蘊等。

廈門夜景
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的傳統意識也成為阻礙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福建安防企業往往重研發和生產,但不注重宣傳,從而使企業和品牌的知名度受到很大的影響。福建部分安防企業家存在小富即安思想,缺乏進軍全國市場的野心

  福建安防市場雖然存在一些優勢和不足,但其優勢仍然是明顯的。在未來的發展中,福建安防企業還需要形成合力,完善產業鏈,避免價格戰,苦練內功,抓住商機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