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資訊具有多模特性 ,包括純數據(如體徵參數、化驗結果)、信號(如肌肉信號、腦波信號等)、圖像(如 B 超、CT 等醫學成像設備的檢測結果)、文字(如病人的身份記錄、症狀描述、檢測和診斷結果的文字表述),以及語音和影像等資訊。醫療資訊處理涉及圖像處理技術、時間序列處理技術、數據流處理技術、語音處理技術,和影像處理技術等多個領域。
為每個手術包配置一個RFID標籤,來儲存手術器械包的相關資訊(包括手術器械種類、編號、數量、包裝日期、消毒日期等),醫務人員可以透過手持或台式 RFID 讀寫器,對 RFID 標籤進行讀取或寫入,並透過網路技術與後台數據庫進行通信,讀取或存人手術器械包的管理資訊,實現手術器械包的定位、跟蹤、監管和使用情況分析。
行動護理可以協助和指導護士完成醫囑,提高護理品質、節省醫務人員時間、提高醫囑執行能力、控制醫療成本,使醫院護理工作更準確、高效、便捷。患者佩戴的 RFID 標籤,可記錄患者的姓名、年齡、性別、藥物過敏等資訊,護士在護理過程中,透過便攜式終端,讀取患者佩戴的RFID資訊,並透過無線網路,從醫療資訊系統伺服器中,查詢患者的相關資訊和醫囑,如患者生理指標、護理情況、服藥情況、體溫測量次數等。護士可以透過便攜式終端記錄醫囑的具體執行資訊,包括患者生命體徵、用藥情況、治療情況等,並將資訊傳輸到醫療資訊系統,對患者的護理資訊進行更新。
智慧用藥提醒
智慧用藥提醒透過記錄藥物的服用時間、用法等資訊,提醒並檢測患者是否按時用藥。亞洲大學的團隊研發了一款基於 RFID 的智慧藥櫃,用於提醒患者按時、準確服藥。使用者從醫院拿回藥品後,為每個藥盒或藥包配置一個專屬的 RFID 標籤,標籤中記錄了藥的用法、用量和時間。
把藥放人智慧藥櫃時,藥櫃就會記下這些資訊。當需要服藥時,藥櫃就會發出語音通知,同時螢幕上還會顯示出藥的名稱及用量等。使用者的手腕上戴有 RFID 身份辨識標籤。如果藥櫃發現用戶的資料,與所取的藥品的資料不符合,會馬上警示用戶拿錯了藥。如果使用者在服藥提醒後,超過30min沒有吃藥,則系統會自動發送訊息,通知醫護人員或者家屬。
上述提到的科技應用為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的概念,現在的企業和政府部門都積極尋找與思考,如何利用物聯網的潛力。事實上,英國通訊公司 Arqiva 已與 SigFox 合作,提供在英國超過 10 個城市間的連結性,支持 Bristol is Open、Digital Greenwich,以及在米爾頓凱恩斯的 The Smart City Initiative 的工程。這類的展現是需要的,也證明我們正在搭建理論及現實間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