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4日 星期五

‧ 2018\05\04\3S Market Daily 智慧產業新聞


3S Market deliver Smart and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Business
3S Market 傳遞 智慧應用與價值的商業資訊

【節能影片】酷酷節能屋故事書影片 

                                                                                                                                                                                                                 

.一文帶你瞭解 2018 年全球工業機器人發展前景!

Robotics All Industrial Robots


來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2017年全球工業機器人發展現狀
工業機器人是智慧製造業,最具代表性的裝備。日本、美國、德國和韓國是工業機器人強國。日本號稱「機器人王國」,在工業機器人的生產、出口和使用方面都居世界榜首;日本工業機器人的裝備量,約佔世界工業機器人裝備量的60%。


美國是機器人的發源地,早在1962年,就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台工業機器人,儘管美國在機器人發展史上,走過一條重視理論研究、忽視應用開發研究的曲折道路,但是美國的機器人技術在國際上,仍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其技術全面、先進,適應性也很強。

德國工業機器人的總數佔世界第三位,僅次於日本和美國;德國工業機器人的研究和應用,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

韓國是工業機器人的後起之秀,於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大力發展工業機器人技術,在政府的資助和引導下,韓國近幾年來已躋身機器人強國之列。

與此同時,工業機器人領域的全球知名生產廠商,也主要集中在以日、美、德等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如瑞典ABB,日本的發那科(FANUC)、安川電機(YASKAWA),德國的庫卡(KUKA)、美國American Robot和意大利柯馬(COMAU)等,這些廠商生產的工業機器人,已成為一種工業標準,在全球得到廣泛應用。




圖表1:全球機器人發展現狀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統計,國際工業機器人市場,於2010年開始恢復成長。

從全球範圍來講,由於金融危機的影響,2009年運行中的工業機器人,比2008年下降了0.5%。2010年,全世界新安裝的工業機器人數量,逐步接近2005-2008年的高峰期,共供應了12.1萬台工業機器人,這就意味著工業機器人的全球銷售量,與不景氣的2009年相比幾乎翻倍。

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約29.4萬台,同比成長16%,預計2017年在34.6萬台左右;2016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額,首次突破132億美元,預計2017年可達147億美元。

圖表2:2010-2017年全球工業機器人發展規模(單位:萬台,億美元)


未來全球工業機器人趨勢前景預測
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認為,工業大國提出機器人產業政策,如德國工業4.0、日本機器人新策略、美國先進製造夥伴計劃、中國大陸十三五規劃與《中國製造2025》等國家級政策,皆納入機器人產業發展為重要內涵,將促使工業機器人市場持續成長,IFR預計到2025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將達到85萬台。

圖表3:2017-2025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預測(單位:台,%)

前瞻产业研究院發佈的《2018-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咨询报告》認為,未來全球工業機器人主要有以下四大趨勢:

1)機器人與資訊技術深入融合
大數據和雲儲存技術,使得機器人逐步成為物聯網的終端和節點。資訊技術的快速發展,將工業機器人與網路融合,組成複雜性強的生產系統,各種算法如蟻群算法、免疫算法等,可以逐步應用於機器人應用中,使其具有類人的學習能力,多台機器人協同技術,使一套生產解決方案成為可能。

2)機器人產品易用性與穩定性提升
隨著機器人標準化結構、整合一體化關節、自組裝,與自修復等技術的改善,機器人的易用性與穩定性不斷被提高。

一是機器人的應用領域,已經從較為成熟的汽車、電子產業延展至食品、醫療、化工等,更廣泛的製造領域,服務領域和服務對象不斷增加,機器人本體向體積小、應用廣的特點發展。

二是機器人成本快速下降。機器人技術日趨成熟,機器人初期投資,相較於傳統專用設備的價格差距縮小,在客製化程度高、技術和流程繁瑣的產品製造中,替代傳統專用設備,具有更高的經濟效率。

三是人機關係發生深刻改變。例如,工人和機器人共同完成目標時,機器人能夠透過簡易的感應方式,理解人類語言、圖形、身體指令,利用其模組化的插頭和生產組件,免除工人複雜的操作。

現有階段的人機協作,存在較大的安全問題,儘管具有視覺和先進傳感器的輕型工業機器人,已經被開發出來,但是目前仍然缺乏可靠安全的工業機器人協作的技術規範。


3)機器人向模組化、智慧化和系統化方向發展
目前全球推出的機器人產品,向模組化、智慧化和系統化方向發展。

第一,模組化改變了傳統機器人的構型,僅能適用有限範圍的問題,工業機器人的研發更趨向採用組合式、模組化的產品設計思路,重構模組化幫助用戶解決產品品種、規格與設計製造週期,和生產成本之間的矛盾。

例如,關節模組中伺服電機、減速機和檢測系統的三位一體化,由關節、連桿模組重組的方式,構造機器人整機。

第二,機器人產品向智慧化發展的過程中,工業機器人控制系統,向開放性控制系統整合方向發展,伺服驅動技術向非結構化、多移動機器人系統改變,機器人協作已經不僅是控制的協調,而是機器人系統的組織與控制方式的協調。

第三,工業機器人技術不斷延伸,目前的機器人產品正在嵌入工程機械、食品機械、實驗設備、醫療器械等傳統裝備之中。


4)新型智慧機器人市場需求增加
新型智慧機器人,尤其是具有智慧性、靈活性、合作性和適應性的機器人需求持續成長。

第一,下一代智慧機器人的精細作業能力,被進一步提升,對外界的適應感知能力不斷增強。在機器人精細作業能力方面,波士頓咨詢集團調查顯示,最近進入工廠和實驗室的機器人,具有明顯不同的特質,它們能夠完成精細化的工作內容,如組裝微小的零組件,預先設定程序的機器人,不再需要專家的監控。


第二,市場對機器人靈活性方面的需求不斷提高。雷諾使用了一批29公斤的擰螺絲機器人,它們在僅有的1.3米長機械臂中,嵌入6個旋轉接頭的機器臂,均能靈活操作。

第三,機器人與人協作能力的要求不斷增強。未來機器人能夠靠近工人執行任務,新一代智慧機器人採用聲吶、攝影機或者其他技術,感知工作環境是否有人,如有碰撞可能,它們會減慢速度或者停止運作。

                                                                                                                                                                                                                 

.全球 100 多個城市實現七成供電靠可再生能源

Can 100% renewable energy power the world? - Federico Rosei and Renzo Rosei





非營利性組織碳資訊披露項目(CDP),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範圍內已有100多個城市,透過利用可再生能源,實現70%的電力供應。相比於2015年列表中的40個城市(達到70%以上),數量至少已成長兩倍,它們在可持續發展方面擁有巨大的潛力。

美國西雅圖、挪威奧斯陸、加拿大溫哥華、肯亞內羅畢等城市,都實現了70%供電由可再生能源提供。
統計顯示,275個城市使用水電,依靠風能和太陽能發電的城市分別有189個和184個。冰島的雷克雅未克,和美國的伯靈頓最具有代表性,前者以水電和地熱發電為主,而後者則從風能、水電、太陽能和生物質能等,多方面找到電力來源。在美國,包括亞特蘭大和聖地亞哥等在內58個城市,已計劃向100%清潔可再生能源轉型。

不久前,芬蘭和德國的一項研究成果也顯示,以現有的技術水平,2025年有望在全球範圍內,實現100%可再生能源供電,最終實現零碳排放的目標,而且成本將低於2015年的平均成本。這項研究展望到2050年,太陽能發電佔57.55%,風電佔37.14%,水電佔4%,波浪能發電佔0.58%,地熱能發電佔0.67%,潮汐能發電佔0.06%。

另外,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加州理工學院和卡內基科學研究,所組成的聯合科研小組,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令人鼓舞,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可滿足美國80%的電力需求

該小組透過分析1980~2015年,美國每小時的天氣數據,瞭解了僅依靠太陽能和風能發電的障礙。他們研究了太陽能和風能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變化,並與美國電力需求進行了比較。得出結論是,透過建大陸傳輸網路,能獲得所需電力的80%。

在美國,以化石燃料為基礎的電力,生產目前佔二氧化碳排放量的38%,而二氧化碳是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5年前,很多人認為,僅靠風能和太陽能可能只能滿足全部電力需求的20%~30%。


聯合科研小組指出,提高傳輸或儲存能力意味著巨額投資,新輸電線路成本可能高達數千億美元。另外,還需要克服季節和天氣變化帶來的能量儲備難題,才能達到理想的滿足80%電力需求的標準。

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地球系統科學副教授史蒂文·戴維斯表示,「如果想要一個基於太陽能和風能的可靠電力系統,就要考慮如何應對其日常和季節變化。

就我們的工作顯示,仍需要其他的低碳排放的發電方法,如核電等,來彌補缺口,直到最終的電力儲存和傳輸能力,達到理想水平」。



                                                                                                                                                                                                                 

.美國陸軍開發 3D 列印軟機器人 以提高戰鬥中的隱身能力

Robot squid that can be 3D-printed is being developed by the Army






來源: 3D虎



最近,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和明尼蘇達大學,正在開展一項聯合研究項目,利用3D列印技術來開發用於戰鬥場合的新型柔性機器人。

就像其他3D列印軟機器人項目一樣,研究人員從自然界獲得靈感,並嘗試在生物結構之後,為其3D列印的柔性機器人建模。陸軍希望借助魷魚等無脊椎動物的靈活性,作為提高機器人在戰場上的可操作性、彈性和隱身性的一種方式。


美国陆军开发3D打印软机器人 以提高战斗中的隐身能力



據研究非線性結構動力學的陸軍研究員Ed Habtour博士說:「成功的隱身機動,需要高度的結構靈活性和分布控制,以便潛入狹窄的空間,長時間運行並模擬生物學形態和適應性。」


美国陆军开发3D打印软机器人 以提高战斗中的隐身能力



目前用於軍事行動的機器人,主要由剛性機械和電氣零組件組成,限制了其靈活性。它們實現更複雜的運動類型,也依賴於複雜的電路和機制。

未來軍事機器人研究的一個關鍵目標,是從更基本的機制中獲得相同類型的運動,降低其複雜性並改進其構建方式。這就是研究人員看待自然世界的原因。

該小組研究了蠕蟲、章魚、昆蟲等無脊椎動物,研究它們如何在沒有骨架,或其他剛性部分的情況下,實現有效運動。在深入瞭解這些,軟分布式驅動電路背後的機制之後,他們利用他們的見解,將3D列印原型組裝在一起。

他們採用一種通用的模型,利用3D列印技術,以及與無脊椎動物,具有相似機械特性的柔軟可拉伸材料。該原型是第一款可以執行高彎曲運動的,完全3D列印介電彈性體致動器(DEA)。然後對這個3D列印的原型進行進一步的測試,以獲得更多有用的數據。


美国陆军开发3D打印软机器人 以提高战斗中的隐身能力



「這項研究成果,是向Solider提供一個,自主的自由形式製造平台,一種可列印功能材料,和設備的新一代3D列印機,可在需要時生成軟執行器,和潛在無繩柔性機器人,」Habtour說。

以無脊椎動物為原型的軟機器人,不僅在軍事行動方面具有優勢,而且在戰術要求較高的情況下,士兵也可以輕鬆組裝起來。軟DEA的基本材料屬性,會給機器人提供必要的可操作性。這意味著士兵可以很容易地,透過有限的技術知識,在戰場上進行3D列印。此外,與目前3D列印的DEA不同,後處理步驟(如乾燥和組裝)不是必需的,可節省大量時間。


美国陆军开发3D打印软机器人 以提高战斗中的隐身能力



正在進行的研究,將進一步瞭解無脊椎動物靈活運動,和韌性背後的原理,這可能會有更多有用的應用。

Habtour說:「材料的微觀力學性質,和各種非線性之間的有趣互動,可能提供新的科學機會,來模擬生物系統中的共生相互作用。如果我們能夠理解這些相互作用,那麼我們就可以利用這些見解,來製造動態結構和靈活的機器人,這些機器人被設計成具有自我意識、自我感知能力,並且能夠即時調整其形態和特性,以適應複雜的外部和內部條件。」

據悉,該項研究結果已經發表在Extreme Mechanics Letters (EML)雜誌上,標題為「3D列印電動軟驅動器」。


                                                                                                                                                                                                                 


.標籤產業的這一細分市場,有待深挖!

How to use SmartLabel




來源:红动传媒标签


標籤產業的這一細分市場,有待深挖!
  
關於智慧標籤,供應商們這樣說
全球印刷電子產品供應商Thinfilm薄膜公司,將智慧標籤定義為與消費類產品整合的近場通訊(NFC)智慧標籤,標籤不含電池,依靠智慧手機的掃描功能來實現互動,從雲端拉取內容,並向消費者提供獨特的數位體驗。

Thinfilm企業通訊高階副總裁Bill Cummings説:「我們看到無論是小型公司、還是大型跨國企業,都對智慧標籤這一創新產物,擁有著濃厚的興趣。」

在過去的2 - 3年時間裡,業內企業透過不斷的創新與研發,一直在探索最優的智慧標籤解決方案,其中不少企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就Thinfilm薄膜公司自身而言,目前已有超過二十家客戶,在市場上銷售我們的解決方案,預計這一數字將在未來數週或數月內再次成長。

智慧標籤可以透過多種方式,來增強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全球領先的不乾膠標籤材料供應商艾利丹尼森公司,在美國俄亥俄州經營著一家,致力於智慧解決方案研發與生產的工廠。希望借助RFID等創新性技術,使使用者可以應用跟蹤定位等功能,為產品運輸,管理提供便利。

艾利丹尼森公司全球RFID部門副總裁兼總經理Francisco Melo「如今的消費者是千禧一代,他們是伴隨著網際網路的形成與發展,一致成長起來的。他們希望透過手機進行預檢索,如果商店裡的產品具有智慧標籤,就可以提前進行辨識登記,讓消費者知道有想要產品的同時,還能預先瞭解產品資訊,營造一種更為優質的消費氛圍。未來,我們將繼續加大研發力度,並加強與客戶之間的溝通,生產出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實現共同獲益。

除RFID和NFC功能外,艾利丹尼森公司還在探索將增強現實(AR)和藍芽技術,運用到智慧標籤中,應用於食品飲料、化妝品、醫藥用品、煙草產品上,為消費增添更多樂趣


標籤產業的這一細分市場,有待深挖!
  
透過技術創新,它們有著多種用途
隨著智慧化技術的發展,各種創新型的智慧標籤,進入到人們的視野當中,為生活,工作帶來了不少的便利。

辨別食品新鮮度
日本設計工作室TO-GENKYO,曾發明出一款具有特殊塗層的智慧標籤,此標籤會因為氨氣濃度的變化進行變色。將智慧標籤放置在食品包裝內,其可根據溫度與氣體變化,呈現不同顏色,以此作為辨別食品新鮮度的重要參考指標,消費者只需留意標籤顏色,就能知道食品新鮮與否。


瞭解藥物資訊
加拿大的瓊斯包裝公司,新近推出一種便捷的藥物智慧包裝,透過引入互動式智慧標籤,來改變人們購買藥品,特別是非處方藥品的傳統方式,只要透過智慧手機的掃描功能,使用者就可以輕鬆瞭解藥物資訊,檢視是否適用。

獲取定位資訊
將運用RFID技術的智慧標籤,放置在襪子裡,以此來追蹤它們的位置,粗心的小朋友再也不用擔心找不到襪子的問題。此外,該種智慧標籤還被應用到了服裝上,以此來跟蹤消費者在商場,對某件服裝的試衣次數,獲得消費資料。

預設應用內容
過NFC智慧標籤來預設相關應用,例如,在會議室門口或圖書館旁,可以放置此類智慧標籤,過貼近NFC標籤,手機就會自動切換到錄音模式或靜音模式,免去了人工設定。

標籤產業的這一細分市場,有待深挖!
  
226億美元市值,智慧標籤前景廣闊
根據智慧標籤市場研究報告(2016年至2026年)顯示:
2016年全球智慧標籤市場總銷售額為47億美元,到2026年底將達到226億美元的市值。

柔版印刷和凹版印刷技術,將在全球智慧標籤市場上,佔據統治地位,預測期內,柔性智慧標籤的收入將超過80億美元,透過凹版印刷技術,製造的智慧標籤,將達到64億美元的市值。
在整個預測期內,北美智慧標籤市場,預計將佔全球總銷售額的40%以上亞太地區除日本地區外的智慧標籤銷售額,將以最快的年均複合成長率來成長,達到18.2%左右西歐智慧標籤市場在2026年底,可達到36億美元的銷售市值。

隨著網際網路應用的不斷發展,數位印刷技術,印刷電子技術的不斷推進,智慧標籤將得到越來越多的市場應用,這也為印刷行業提供了一個新的市場開拓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