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9日 星期五

.2018\02\09\3S Market Daily 智慧產業新聞

3S Market deliver Smart and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Business
3S Market 傳遞 智慧應用與價值的商業資訊

『AI人工智慧!機器學習 & 突如其來的危機』芬特克 FinTech EP3




                                                                                                                                                                                                                 

.記住現今!商用 L4 級別無人車上路,再不怕春節沒人送快遞

The company called Nuro built a completely different type of car without driver




ifanr






老婆:老公,你快看過來的這是個啥?
老公:Nuro.AI(發音:牛肉哎)。
老婆:我知道是咱買的牛肉啊,我問你這個車是什麼。
老公:這是 Nuro.AI 的無人駕駛配送車,以後的快遞就靠它了。


雖然全世界都在為:誰會是第一款正式商用的 L4 級別無人駕駛車,而打的頭破血流,但請記住今天,很可能就是人類 L4 級別無人車商用的起點。

各種路況難不倒它
與其他汽車公司,喜歡給自己的產品加上各種限制詞不同,Nuro 的這台車直接就宣佈,自己是完全符合車規、可以在普通機動車道路上行駛的,它當然是無人駕駛的,因為它上面連一個給人類設計的空間都沒有。


在公開道路上營運,就意味著這台車必須能夠自如應對,一切人類司機可能面對的交通規則,從 Nuro 公開的路測影片中,我們可以一探究竟:


Nuro 可以辨識美國最常見的 Stop Sign ,並自動讓行其他車輛;


可以準確辨識前方的交通指示燈,是紅燈還是綠燈:


可以認出來正在過馬路的行人:


在左轉時,還會趁行人過去之後再加速:


掉個頭應該不算什麼難題;


看到自行車也會主動保持距離(這要是在台灣,是不是就別走了……)。


這麼聰明的一台車,目的則是完成最後一英里(在台灣肯定是最開始一公里)的物流配送。


Nuro 在車輛兩側各設置了前後兩個貨倉,每輛車能承載的重量超過 100 公斤,透過與電商、超市或者本地服務公司合作,Nuro 可以輕鬆地在任何時段,完成本來需要人工配送才能完成的任務。

從無到有僅用了 17 個月
支撐這輛小車的環境感知硬體,只有位於車頂上的一個雷射雷達,和位於車輛周邊的 8 個攝影機,而更讓人驚嘆的數據,或許是這台車從開始研發,到最終推出成品,只用了 17 個月。



不過當你知道了 Nuro 的創始團隊背景之後,或許就能理解,這種速度背後的原因了。


Nuro 的兩位創始人,分別是朱佳俊和 Dave Ferguson ,前者在創業之前,是谷歌自動駕駛團隊的首席工程師之一,是谷歌無人車在環境感知方面的絕對專家。


Dave Ferguson 也來自谷歌無人車團隊,在現在凡無人駕駛公司,必談的機器學習和視覺感知方面最為在行,要是往前回溯就更牛了,人家連 NASA 火星探測器的開發工作都參與過。


Nuro 的野心從名字中也能體現出來,Nuro 是 New Robotics 的近似音縮寫,他們的想法,可不僅僅是一台車就能承載的,或許在他們看來,之後的全部交通工具,會在 AI 的作用下具備思考和感知能力,說是機器人也就不為過了。


至於其當下團隊的來源,大家可以去 Google 一下,你應該會得到一份矽谷知名科技企業列表 + 中美知名大學列表的總和。

無人配送:中美無人駕駛的機會與分歧
就在大洋這邊的亞洲企業,還在為 L4 無人駕駛,究竟應該率先在何種場景下,落地正常道路而費心時,美國的初創企業已經紛紛決定押寶無人配送車。



無獨有偶,也在今天,另一家名為 Udelv 的公司,也尅是在加州聖馬特奧縣,展示了旗下自動駕駛運輸卡車的首次公共道路測試。


Udelv 的車與 Nuro 的產品,在尺寸和功能上,幾乎遵循了完全一致的邏輯,單論數據的話,這台車只有可憐的不到 10 馬力,一次充電也只能跑不到 30 公里,但帶來的好處是,成本的飛速下降。


透過與美國當地食品雜貨店 Draeger's Market 的共同測試,Udelv 的數據顯示,用這台小卡車可以比有人車輛,接受一半以上的成本,這台車上共有 18 個貨箱,透過手機 APP 就可以打開,並且只能打開屬於自己的那一個。


這種需求,與美國的實際情況是完全吻合的。從住宿情況看,美國人基本都有自己的獨立地址,較為稀疏的住宿方式,其實是增大了配送的勞動成本,但精確的基於郵政編碼的地址,查找方式更便於車輛,找到所要前往的目的地。


同時,美國的人力成本遠高於我國,而嚴苛的工作條件需求,也讓美國人對於亞洲國家常見的加班等習慣,完全不能接受,而這些對於無人駕駛車輛來說,是完全無需考慮的。


但這些對於亞洲國家的環境,就不是那麼貼近了,亞洲國家基於建築的居住環境,和超高的人口密度,使得配送不僅僅是完成路上運輸那麼簡單,而當下隨處可見的快遞配送大軍,也讓人力成本相較美國,顯得過於低廉。


但歷史的進展總比我們想想的快,也許下個春節,你就在哪個拐角遇到了這些奇形怪狀的小傢伙。

                                                                                                                                                                                                                 

.物聯網還有哪些創業機會?

List of Top 10 Internet of Things (IoT) Companies


Nx 雲端影像平台解決方案 




來源:虎嗅网



如果每個網路信號都有實體的話,我們眼前的世界一定會越來越擁擠。

二十年前,互聯網改變了我們獲取資訊和相互交流的方式。現在,這一運動正在以相同的方式,改變我們與周遭實體世界的聯繫。據市場研究機構 DC預測,到 2020年時,全球物聯網設備安裝量,將達到281億台。


「物體」不再了無生氣,而是與我們的生活交互關聯。本篇,從對岸中國的行業專家和創業者們,將看看聊聊物聯網創業機會,有道是知己知彼,至少可掌握競爭者的思維。

物联网还有哪些创业机会?
  

1.陳孝良
聲智科技 CEO,中科院聲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聲、光、電融合傳感將會創造出更多新數據,進而推動商業模式創新。

讓機器適應人類,是人工智慧得以實現的核心要素。

聲、光、電、熱、力、磁,這幾種傳感是人類獲取資訊的重要手段,也是數位世界感知物理世界的主要途徑。其中,聲學(麥克風)、光學(攝影機、雷射雷達)和電學(GPS、電子雷達)更是核心要素

從投資角度看,當前著名的人工智慧企業,基本可以按這三個傳感方式來劃分。

這裡有個問題值得琢磨:聲、光、電傳感技術,早於電腦而出現,比如留聲機、照相機和雷達。為什麼直到現在,它們才開始引起產業界的重視?

縱觀技術歷史,總是聲學先行,光學和電學次之。所以,我們不妨以聲學領域的麥克風技術為例展開探討

電腦和手機很早就配置了麥克風,但直到 Amazon 推出一款麥克風陣列的 Echo,產業界對這類產品,忽然變得極度關注,並爭相模仿。究其原因,除了這款產品在計算和通信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更主要的原因是場景發生了變化。

在 Echo 出現之前,麥克風解決的一直都是近場問題。近場語音交互要求人類適應機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技術的不足,是典型的由於技術限制,而刻意回避場景的案例。但實際上,人類之間的語音交互,都會拉開一定距離。所以,現在我們開始需要機器,適應人類的遠場語音交互

機器適應人類,這可以說是電腦技術的一個巨大進步,也是人工智慧得以實現的核心要素之一。

這並非聲學領域特有的問題,當汽車安裝攝影機和雷達,以及自行車安裝 GPS 時,場景變化帶來的技術挑戰,才會凸顯出來,因為真實場景所需要的技術,並非是簡單升級,而是顛覆性創新。這也是當前技術型創業公司,被青睞的主要原因。

然而,單一傳感方式所帶來的影響總是有限,不足以推動整個技術和社會的變革。例如,麥克風陣列可以採集人類自然對話的語音訊息,從而逐漸演化、理解人類語言。

這意味著將來機器,可以讀懂我們的思想,十分可怕。但這種理解,其實還比較片面,缺乏圖像、位置等其他傳感資訊的支持。

從這個層面來說,人工智慧必須融合多種傳感方式,而非局限於聲、光、電、熱、力、磁,再加上強大的計算和儲存能力,才能在某些領域超越人類,從而看懂世界,推動更多新商業模式的誕生。

當機器獲取的融合數據,足以覆蓋人類產生的數據的十分之一時,大多時候,人類只需要說一說、看一看,或者想一想,機器就能捕捉到背後的思想。

未來到底會產生哪些新的商業模式,我們尚不可知。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廣告模式肯定不是人工智慧時代的最佳商業模式。

2.趙曉光
天風證券研究所所長。2010-2016 年連續 7 年獲得《新財富》電子行業分析師第一名。

新的數據流必須依靠硬體創新來產生

機會存在於製造業,如材料、設備、晶片、汽車、軍民融合領域等。

目前,全球科技行業都面臨著困局。如果把企業發展分為生產力創新,和生產關係創新 2 個環節,那麼很多企業都被關係創新,衝昏了頭腦,認為加一點互聯網模式、加一點生態概念,就是萬能的,反而在生產力創新上比較乏力

分析生產力創新瓶頸的核心方法,是看數據流。搞清楚數據從哪裡來,如何處理,到哪裡去。大多數企業只要解決其中一個環節就可以成功,三個環節都解決了,就有機會成為巨頭。

新的數據流必須依靠硬體創新來產生。所以,我認為科技行業的下一個突破點,在硬體創新上。

過去的產業發展是軟、硬體創新交替帶動的。2010 年到 2013 年智慧手機迅速發展,2013 年 5 月開始,社交、遊戲軟體火爆起來,直到 2015 年開始全面下跌。按照規律,硬體也會進入一輪集中發展週期。

現在互聯網巨頭也紛紛在佈局,包括VR、智慧汽車、可穿戴設備等等,這些其實都不僅僅是產品,更是獲取數據的硬體。

以智慧手機為例,它產生的數據基於 3 個方面:使用人數,從 10% 發展到 80%;使用時長,從每天 2 小時發展到超過 10 小時;智慧手機本身可以產生數據。

前兩點的紅利已經快被消耗完了。但第三點,比如攝影機拍照、錄影像的數據,此前由於無法結構化,而沒有被商業化。但人工智慧可以實現這一點。

從 iOS 8 開始,手機可以自動辨識圖片,並進行歸類。這只是第一步。接下來的影像數據分析,會產生巨大的商業機會,甚至改變傳媒行業、廣告行業。

另一個角度看,科技巨頭在做哪件事情,基本上這件事情就越有未來。現在巨頭都在做人工智慧,它的核心是機器學習,而機器學習的難點在於數據。技術本身是可以透過學習而進步的,但是數據具有稀缺性,不是誰都可以拿到。所以,數據是解答一切問題的密碼。

人工智慧這個行業,最後很可能是贏家通吃的。幾家科技巨頭分割不同市場。蘋果有消費端數據,亞馬遜有商店數據,Facebook 有社交數據,谷歌有搜索數據,微軟有辦公數據,他們是行業龍頭,其他人看起來很難進場。

你可能會問那麼這個行業,還有機會嗎?我的答案是有。機會存在於廣闊的傳統行業裡。

以製造業為例,誰能提高產品良率,誰就是贏家。以前這個過程,是靠工程師不斷調試,現在機器有自我學習能力了,就可以自己在試錯中,不斷走出最優路徑。一個製造企業,如果和谷歌、英偉達這樣的公司合作,一定會有未來。人工智慧在這裡是一個工具性產品。

觀察過去 5-10 年,可以看到蘋果在中國,培養了一批市值在 300-500 億的優秀的模組企業。產業是有遞推效應的,這一批企業誕生後,在製造業裡會催生 3 個新的投資方向:

第一,上游的材料、設備、晶片。材料和設備正好符合「中國智造」,而半導體企業的地位也在發生變化,在過去分工專業化的基礎上,變成了一個能夠提供全新解決方案的公司。

第二,往汽車產業發展。現在汽車產業的採購格局,和十年前的手機行業一樣。但現在手機行業,把採購權釋放出來給到上游企業,代工廠的利潤率下降,產業利潤會從中游轉移到上游,汽車也會經歷同樣的過程。下一步在汽車產業鏈的材料、設備、晶片行業,會出一批市值 500 億以上的巨頭。

第三,往軍民融合方向發展。民營企業更多地參與到軍品研制競爭里來,民參軍企業有望從低附加值晶片、分立器件等向系統級的產品和技術國度。市場化營運的軍品產業鏈,對接平台也會開始應用。

此外,我還比較看好聲學、投影技術方面的機會。這 2 個領域都存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越來越不匹配的問題,谷歌、亞馬遜也都在進場。

3. 童瑫
睦星科技 (Kolmostar) 聯合創始人,哈佛大學電子與電腦工程博士。

定位服務是一項重要的基礎設施,GPS 成本、功耗的下降和定位精度的提升,將創造眾多商業機會。

變化將首先從物聯網、物流和「機器人」領域開始。未來的定位技術,除了服務人類,將更多服務於機器人。

作為傳感器,GPS 能夠提供位置資訊、接近原子鐘精度級別的時間資訊、以及物體的運動速度。實際上,現在的衛星定位技術,已經由 GPS 擴展到了北斗、Glonass 等多系統複合定位。這裡不加區分地統稱為 GPS 系統。

過去 40 餘年,GPS 已經從最初的軍事應用,滲透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未來,隨著 GPS 成本、功耗的下降,以及定位精度的提升,我們會看到它在物聯網、物流和機器人等領域,發揮關鍵的作用。

在物聯網領域,GPS 提供的位置資訊,是各種基於位置服務的基礎:

出行方面,共享單車是個非常好的例子;

智慧硬體方面,相信很快會有待機時間,長達數周的 GPS 運動手錶面世,幫助我們跟蹤、記錄運動時的心率、速度等數據。相比於現在兩三天就需要充電的智慧手錶,下一代產品的使用者體驗和用戶黏性,都會有巨大的提升。

同時,隨著GPS功耗的下降,可穿戴設備上,會有更豐富的基於位置的應用。比如風靡一時的Pokemon Go,這種基於位置與運動資訊的增強現實遊戲;

智慧城市方面,位置資訊將會覆蓋到城市基礎設施的方方面面,從所有的交通工具,到每一個井蓋和垃圾桶。利用這些位置數據,整個管理鏈條打通之後,可以極大地提升城市多方面的運行效率。

在物流領域,GPS 可以提供運輸過程中對於人員、運輸工具和貨物的即時位置追蹤。這些數據不僅對物流公司優化業務有幫助,也有利於下游貨主提高供應鏈管理效率,而 GPS 的滲透深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 GPS 傳感器的硬體成本和營運維護成本。

高精度釐米級別的定位,對於機器人來說是必不可少的。這裡講的機器人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包括了不同產品形態,比如無人機,自動駕駛汽車等。

未來,它們都會有很大程度的,基於人工智慧的自動控制。現在的定位技術主要在服務人類。未來,定位技術會被大量用於服務機器人。

目前,這類機器人已有一些行業應用:
在北美和澳洲,攜帶高精度 GPS 的無人機,和無人農用機械,已被大量應用於精準農業,結合遙感數據實施耕地植保、農作物播種、施肥等無人化精細操作。中國很多地區,比如東北和新疆,也已經在這方面做了很多突出的工作;

在自動駕駛領域,定位是導航和避障的基礎。高精度 GPS 與慣性傳感器和雷射雷達一起,利用數據融合實現釐米級別定位,從而結合高精度地圖,幫助無人車感知周圍的環境。

4.肖建宏
芯翼信息創始人及CEO。美國Texas A&M RFIC 博士,15年研發及工業界經驗,曾在Broadcom任資深首席科學家。

技術跟應用相結合時,才能夠大概率產生商業創新。

物聯網晶片更新換代,主要需要解決功耗、成本、穩定性方面的問題。

摩拜單車使用了蜂窩物聯網的通信技術和定位技術,來實現掃碼開鎖、準確定位,這無疑證實了 IoT(Internet of Things,即物聯網)的市場。但從技術推動商業創新的角度來看,摩拜的快速崛起,其實是一個小概率事件,更多是應用驅動,而不是技術驅動。

我們認為,對於物聯網,當技術和應用相結合,對兩者都有深刻理解,並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時,才能夠大概率產生商業創新。

物聯網通訊晶片的改朝換代邏輯是什麼?
首先,從80 年代的「大哥大」到現在的智慧機,手機晶片透過公網基地台,傳輸信號來完成。這種方式曾給我們帶來很多便利,但是隨著應用的不斷增多,在成本、功耗方面也逐漸出現一些問題。例如水表、電表、氣表,早期是靠人力抄表,後來換了 GPRS 智慧表,功耗較大,每隔幾年就要換一次。

有人估計,在物聯網到來時,我們身邊至少會有 50 個設備,同時與物聯網相連接,包括可穿戴裝備和周邊環境中的監測設備等等。這就要求每個設備成本、功耗足夠低, 同時系統能夠在有限的頻譜上,更有效處理這些小數據量設備的通訊。

其次,目前的晶片技術,也需要進一步優化。例如,當我們身處地下室、車庫或相對密閉空間時,手機信號時常不好;斷電時,報警器、煙霧探測器等,很多監測設備上的傳感器狀態,無法傳輸。在物聯網時代,如果因為這些原因導致信號中斷,事情將變得非常糟糕。因而,新技術必須要有足夠好的覆蓋率和穩定性。

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基於蜂窩的窄頻物聯網技術,簡稱 NB-IoT)很好的解決了這些問題,這種技術在上述對時延不太敏感(無需做到微秒級響應),又需要深度覆蓋、低成本傳輸數據的場所,都可以應用。可以想見的場景包括公用事業、健康、智慧城市、智慧建築、物流、工業、農業環境監控等等。

有哪些可以期待的應用?
特別說一下智慧家庭產業。這個產業之前不溫不火,有很多原因,其中一個是在沒有形成平台化系統的情況下,就去做平台化的事情。換句話說,目前的設備多是針對消費者的單一痛點設計,技術標準很難統一,例如各種無線方式來遙控燈,或者播放音樂。

如果有了 NB-IoT, 廠家為了即時監控各種設備(比如冰箱、空調等)的使用狀況,就可能大規模給設備智慧化。 這時,由於統一的標準,產業整體就具備了聯網能力和平台化的條件,接下來的一步是由 BAT 或其他平台公司來整合、共享數據。技術的成熟,能夠大幅推動應用的發展。

在個人消費領域,傳感器也有很大改變空間。例如,目前的可穿戴設備,以數據傳輸和健康監測功能為主,在保障老人、小孩等弱勢群體的安全領域,還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案。

如果新的產品功耗能足夠低,基本上無需充電,又可以小型化、放到衣服裡,需要用的時候透過手機 App 啟動,就像「查找 iPhone 功能」一樣獲知人的位置, 肯定會大概率激發商業創新。

不過,這些應用場景到底能夠發展成什麼樣子,會產生哪些新的商業模式, 還需要時間來驗證。為了更好的推動大規模商業創新, 我們要保持對應用的極大關注,從系統角度來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同時大幅降低功耗成本, 為萬物互聯提供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