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日 星期五

‧ 2017\03\03\3S Market Daily 智慧產業新聞


3S Market deliver Smart and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Business
3S Market 傳遞 智慧應用與價值的商業資訊

長照設計力


                                               


                                                                                                                                                                                                                 

.英國如何「把玩」智慧城市

Wonderware UK and Ireland Smart Cities Infrastructure



3S Market當看完這篇英國智慧城市建設與發展的介紹報導,你就會知道台灣目前的城市建設是進步、是落後?如果看了有感,就把這篇轉給所有的市政官員吧!

來源:數字標牌網
英國,是較早開始建設智慧城市的國家之一。近年來,英國政府大量開發智慧城市項目,大大提升了城市的智慧化與便捷化水準。
  
  
如今,這個因工業革命興起的傳統工業大國,正在向「智慧」挺進。

試想這樣一幅畫面:寒冬早上,你連跑帶顛地趕到公車站,但由於前方交通事故導致堵塞,公車比往常晚到半個小時。在凜冽的寒風中站得太久,你得了重感冒,不得已要打針、吃藥,還要請假休息。

Unbelievable Bus Shelter | Pepsi Max. Unbelievable #LiveForNow

現在設想一下另外一番情景,在這個冬日的早上,你一邊吃著熱乎乎的早餐,一邊用手機查詢公車抵達的確切時間,手機會告訴你在幾點幾分出門,你會趕上幾點幾分的公車。然後在你剛剛走到車站的時候,公車剛好進站……

後面這種情景,現在已經在英國倫敦實現。一款名為「Citymapper」的手機應用,正成為倫敦人出行的不可缺少的工具。


這款軟體與城市的公車資訊即時相連,只要輸入出發地點和目的地、出發時間或者抵達時間,它就會算出各種交通方案供你選擇。它會告訴你在什麼時間出發,能趕上哪趟車,在什麼地方換乘,以及總共所需要的費用。在這款手機應用的最新更新中,它甚至會告訴你地鐵的哪節車廂人更少。

基礎設施上的大力投入
「Citymapper」是英國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個縮影,軟體背後是,英國政府建設智慧城市的默默努力。它得益於政府在智慧城市基礎設施上的投入。


此前,倫敦市政府在所有公車上,都安裝了衛星定位設備,乘客在車站透過電子顯示幕,就可以知道公車到達的時間。

假如你去倫敦,當抵達希思羅機場,一下飛機,就可以率先體驗新科技:在第五航站樓和停車場之間,使用無人駕駛車UltraPods運輸乘客。這種車子因圓弧形車身,被當地人稱作Pods(豆莢)。

進入車子,按下按鈕後,豆莢便開始移動。時速25公里的它,雖然只能承載4名乘客和行李,但小兵立大功,五年來已運送150萬人次旅客,總里程達300萬公里。


交通阻塞,一向是倫敦最頭痛的問題。對此,倫敦交通局建立智能交通指揮系統(SCOOT),不僅能有效分散車流,最近還研發新技術,讓紅綠燈檢測行人多少,自動調整秒數。

除了智慧交通,最近倫敦東南部的格林威治皇家自治區,還被評為智慧城市系統的示範區。這裡將建立300個智慧停車位、共享電動自行車,利用泰晤士河來提升住宅溫度,並安裝太陽能板,運用能源管理系統,減少碳排放量。

數據成為城市開放的工具
倫敦以北不遠的小城密爾頓肯尼斯市,與英國商業部下屬的「未來城市」發展項目合作,在全市範圍內打造了物聯網。

這個物聯網中有一套垃圾管理系統。垃圾桶裡裝置了傳感器,一旦垃圾桶滿了,就會給控制中心發出信號。然後垃圾車會按照經過計算的合理路線出發,去清理垃圾桶。技術人員還在開發一套傳感器系統,能夠辨識不同的金屬,進行回收利用。


此外,紅遍全球的無人車實驗計劃,也在密爾頓肯尼斯市發跡。該計劃由英國智慧出行公司主導,該公司開發的無人車,已多次在全球媒體上亮相。兩人座椅,車上配有19個傳感器和光學雷達等,能偵測道路和行人。最高車速可達每小時40公里,續航時間八小時。

目前,無人車已在格林威治區、密爾頓肯尼斯、布里斯托科芬特里等地測試。今年7月,無人車也將在倫敦街頭測試,每輛乘載6人,可在一般道路上行駛。「預計2025年,無人車引領的產業將達9000億英鎊,」公司戰略官托比·海爾思說,「無人車不僅改變人們的生活模式,更將創造產業變革。」

英格蘭西南城市布里斯托,則致力於打造「城市實驗室」。該市重視智慧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7500萬英鎊,建設光纖網路,在全市範圍內佈置傳感器。這些傳感器蒐集城市生活方方面面的信息,包括能源消耗、空氣品質和交通流量等。


該市政府還專門和布里斯托大學,合作成立了一家名為「開放布里斯托」的公司,建設數據分享和分析的平台。該公司通過「公開數據」門戶網站,將遍布全市的傳感器,所收集的數據公之於眾,允許利用這些數據進行進一步開發。

英國鼓勵自下而上地建設智慧城市,注重發揮個人和企業的創新能力和活力。因此,英國十分重視智慧城市系統,所蒐集來的數據的開放利用。

在尊重個人隱私的前提下,政府將蒐集來的數據,在相關網站進行公佈,並鼓勵公司和個人,利用這些數據開發各種應用。開放布里斯托公司經理保羅·威爾遜說:「開放布里斯托是一個基礎設施平台,它將對所有人開放。

智慧的觸角伸向整個城市
蘇格蘭城市格拉斯哥,也在大規模鋪開建設智慧城市。2013年該市從英國技術策略委員會,獲得了2400萬英鎊的「未來城市基金」。這筆經費有一半用在建設「運行中心」上,這個中心是一個城市監控中心,裡面佈滿了電視大螢幕,警局、交通和緊急救援系統,聯合在這裡對整個城市進行監控。


監控室透過交通監控攝影機,和400個高清閉路電視,將觸角伸向整個城市。這套系統安裝的軟體,能夠根據目擊者的描述,進行人臉辨識,省去了過去警察花費數小時,瀏覽影像的工作。

中心還和「聰明路燈」相連,「聰明路燈」能在無人經過的時候調暗燈光。如果它發現周圍出現什麼狀況,又會將事發地照得通亮,並迅速開啟報警。


格拉斯哥還撥出專門資金,用來研究「可預測犯罪」。它所使用的算法,能夠自己學習和演變,預測某種類型的犯罪在何時、何地發生。

此外,格拉斯哥還透過手機應用程序「MyGlasgow」,讓市民報告城市設施出現的問題,市民報告之後還可以透過這個程序,跟蹤政府處理進展情況。

格拉斯哥一年大概收到26000起,關於路面坑窪的報告,但是過去因為報告內容不清楚,會出現很多維修工人,找不到維修地點的情況。而現在市民若是報告問題,可以用這個手機軟體,在地圖上清楚地標注地點,從而讓維修工人很容易地找到。

該市另一項智慧城市的便民舉措,是將高科技應用在居家養老上。經過居住在政府住房的老人同意,政府在老人的房間內安裝傳感器,這樣遠在控制中心的人,就知道老人什麼時候起床,在哪個房間活動,甚至知道浴缸裡的洗澡水,溫度是不是太高,水是不是太多。

智慧城市怎樣才能打造
從大城到小鎮,英國的智慧城市計劃,正在各處展開。然而這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首先,英國積極建立軟硬體相關的基礎建設,推動開放數據和物聯網等建設工作。根據全球開放資料研究報告顯示,英國政府的開放資料執行,及成效世界第一,美國和瑞典緊隨其後。

如今,英國在尊重個人隱私的前提下,積極提供多種城市數據,供政府和民眾使用。例如倫敦交通局公佈的交通數據,就讓業者設計出400種以上的交通App。

如今,英國的物聯網佈局相當完善。2014年起,英國就建立了大規模的物聯網網路,由通訊公司Arqiva與節能公司Sigfox合作,在英國的十大城市,包括倫敦、愛丁堡和利物浦等地架設低耗電網路,並串聯停車場、煙霧警報器,甚至是手機等設備。這些網路,預計未來將幫助政府,推動公共服務和管理,如提早發佈水災區域,成為建設智慧城市的關鍵一步。

第二,近年英國的新創團隊蓬勃發展,為智慧城市計劃注入新觀念。事實上,建立智慧城市的過程中,新創公司扮演著重要角色。據預測,至2017年底,50%的物聯網方案,將由創業三年內的新創公司推出。

一向以金融業為傲的英國,在過去幾年已悄悄成為歐洲科技新創公司的重鎮。日前牛津經濟研究中心發佈報告顯示,2010年後倫敦的科技新創公司躍升至1.2萬個,五年內增長46%。對此,英國政府投資1000萬英鎊,成立開放資料研究所,輔導新創團隊,2012年至今已幫助超過12個團隊,創造百萬英鎊的營收。

英國建設智慧城市的第三個秘訣,是強調從下而上、永續發展的理念。各城市正聯合公民力量,實現城市共造的願景。


例如,2012年成立的新創公司SpaceHive,是全球第一個專為民生項目,進行群眾線上募資的平台。目前已完成上百個項目,包含為英國小鎮Glyncoch募得79萬英鎊,完成無線網路系統建設。SpaceHive讓民眾能直接投資,省去繁瑣程序,對政府來說,也能獲取資源和創意,吸引世界各地紛紛效仿。

此外,密爾頓肯尼斯的物聯網計劃,也特別架設ourmk.org網站,讓居民成為參與城市規劃的一分子。對此,政府也提供獎金,讓創意成真。

英國的智慧城市建設腳步,一直沒有停下,現在更當起了「領頭羊」。傳統大國並不衰老,它正不斷創新找尋出路。

                                                                                                                                                                                                                 

.新加坡借 3D 列印技術和 3D 模型做城市規劃

Smart Nation: Singapore's vision to connect 'everyone to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the time'



來源: 好奇心日報


3D設計軟體巨頭Dassault Systèmes,設計了一個新加坡虛擬城市複製模型,它不僅將整個新加坡城都精確數位化,還能在這個城市分身中導入數據,模擬真實的場景,新加坡總理在辦公室,透過模型模擬各種事件發生,判斷對新加坡城市的影響。

據悉,這是新加坡的一個智慧國家項目,「Virtual Singapore」。2015 年,新加坡國家研究基金會和達索系統合作,啓動了這個動態 3D 城市項目,經歷 1 年多,耗資 7300 萬美元,在去年 8 月完成後,交由新加坡土地管理局經營。

利用3DEXPERIENCE,可以輕鬆測算出樓體的總建築面積、停車場數量、植物數量等。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城市規劃,還與過去幾十年一樣:工程師和市政部門對著一張平面的城市地圖設計討論,規劃者和開發商們也必須瀏覽無數藍圖和地方文件。而傳統的 2D 藍圖,對於完全呈現環境的複雜度,是遠遠不夠的。

尤其是像新加坡這樣地少人多的國家,建築原本就密集,再細微的變動,都容易對擁擠複雜的建築生態產生影響:高樓們如果在規劃上出現問題,不僅在視覺上顯得逼仄,還可能會阻礙空氣流動,讓這個熱帶島國的夏天更加難耐。

因此,新加坡給整座城市建模,這事兒的目的在於:它給城市設計過程帶來便利的同時,能減少資源浪費,降低基礎設施建設的成本。


新加坡 3D 規劃平台的負責人:數據、沈浸式技術和眾包模式,是未來城市規劃者的主要工具。

拋開這些管理者們和技術公司愛用的熱詞,這個項目將在未來開放給開發商、民間組織和居民,它的實際用途會是:模擬分析公園中的植物,在一天中如何產生陰影,這樣能幫助新加坡政府,更精確地放置公園長椅、休息點,以及活動區,用 3D 模型結合當地天氣狀況模擬分析,幫助開發商合理安裝太陽能板,最大可能利用自然資源;


進行地下空間管理,合理建立商場和地鐵站;幫助政府機構,規劃大型活動場地和路線,比如 2016 年在新加坡舉辦的 F1 比賽,就用到這個技術;居民在參與城市規劃時,可以更好地可視化自己的建議;對於普通人來說,在這個 3D 平台探索整座城市,也可以立即實現。

普通人也可以通過簡單的操作,來探索整座城市。當然,新加坡並不是第一個這樣做的國家。丹麥就曾經用沙盒遊戲 Minecraft 建立了一張數位地圖。2014年,丹麥政府在 Minecraft 遊戲裡建起了1:1的丹麥世界。


Minecraft 是一款沙盒遊戲,它可以讓玩家在一個三維世界裡,用不同的方法建造和破壞建築物,就像在遊戲裡用樂高方塊,進行組合和拼湊。根據玩家的想像力,建築、城市、甚至整個世界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建造出來。

所以,有不少玩家會在 Minecraft 裡,嘗試重現世界建築。但由於都是玩家自己建造的,比例和細節上和真實的建築比起來,還是有些差距的。

去年 12 月,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也做了一樣的事兒(值得一提的是,Minecraft 就是款瑞典遊戲)。

這張地圖真實呈現了哥德堡的建築、街道、綠化與河流。哥德堡政府希望能夠用 Minecraft 做出一個 3D 的城市數據庫,這樣市政府在進行城市規劃時,可以基於這個地圖與組織或企業合作,收集多方面意見。

當然,Minecraft 看起來,只是一個政府與民間進行城市規劃交流的象徵性工具,它粗糙的遊戲畫面,並不能像新加坡的 3D 平台那樣精確複製整個城市。


                                                                                                                                                                                                                 


.電子垃圾「泛濫成災」 看各國如何「變廢為寶」

台灣資源回收業 征戰全世界




來源: 寶安日報

近日,有媒體稱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獎牌,將首次全部由回收的廢舊手機製成。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換代頻繁、淘汰率高,電子垃圾的處理回收,也成了人們關注的一個熱點。



簡單處理電子垃圾會造成環境污染,危害市民健康,但有效利用回收的電子垃圾,則能「變廢為寶」,因此各國絞盡腦汁地建立回收和處理管道,希望最大限度地解決電子垃圾問題。

電子垃圾是指,被廢棄不再使用的電器或電子設備,主要包括:電冰箱、空調、洗衣機、電視機等家用電器,以及電腦等通訊電子產品。

20世紀末,隨著IT產業的迅速發展、電子產品品種的增加、產品使用年限的縮短,電子廢棄物的種類越來越多,數量也越來越大。電子垃圾中包含多種有害物質,所以不能簡單地,將它送到垃圾焚燒爐進行焚燒。電子垃圾包含著可以回收再利用的部分,屬於可回收垃圾。


電子垃圾5年增長63% 「開放傾倒」造成環境污染
聯合國智囊團——聯合國大學組織的世界首個「區域電子垃圾檢測」項目,發佈的最新研究報告稱,東亞和東南亞的廢棄電子產品數量,在2010年至2015年間增長了63%,電子垃圾總量和人均產生量均快速增長,速度超過了人口增長。

在全球金融危機後,這一增長現象更顯驚人。而由聯合國部門、行業內機構、政府、非政府組織和科研機構,共同發起的一個項目——「解決電子垃圾問題倡議」組織曾發佈一份報告,報告顯示,全球每年產生的電子垃圾重量,到2017年將增加1/3,超過6000萬噸。

「區域電子垃圾檢測」項目發佈的報告,列舉出了電子垃圾增加的主要趨勢包括:技術創新加速了新產品的推出,特別是便攜式電子產品類別,如平板電腦和智慧手錶等,小型可穿戴設備層出不窮。

在東亞和東南亞地區,工業化國家人口不斷增加,迅速擴大的中產階級,成為相當有實力的電子產品消費者;由於硬體不相容和軟體要求,電子產品很快因快速發展的技術,變得不再時尚,更新換代越來越快,電子垃圾也隨之增長;進口貿易提供了更多的新產品和二手產品,也增加了電子垃圾的潛在來源。


研究報告警告,大多數國家普遍存在不當,和非法電子垃圾傾倒,卻沒有考慮由國家來對電子垃圾立法。消費者、拆解商和回收商往往成為非法傾倒的主體,他們拆卸和處理非功能組件的殘餘物,釋放到環境中,形成了「開放傾倒」。

研究表明,非法傾倒電子垃圾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幾條:
首先,用戶缺乏單獨處理過時電子產品,和電子垃圾的意識,非正規電子垃圾回收商,也往往缺乏相關的行為危害性知識;

其次,如果用戶需要為回收電子垃圾支付費用,一般都會選擇忽略收集和回收系統,因為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

再者,現有系統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處置電子垃圾,造成的不便,讓人們缺乏正確處置的動力。

另外,缺少合適的場所,來處置危險廢棄物和電子垃圾殘餘物,以及電子垃圾立法管理不當,或執行不力,也可能導致電子垃圾泛濫。

報告明確指出,當分離有機和無機化合物,如燃燒電纜以回收同時,電子垃圾的露天焚燒等「後院回收」,成為非法回收電子垃圾的常見做法,對公共衛生和環境,造成嚴重和長期的不良影響。當電池部件短路時,火災也時有發生。這種情況雖不太常見,但也不能忽視。


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回收商主要從印刷電路板和電線中回收金、銀、鈀和銅,使用危險的濕化學浸出技術(也被稱為酸浴)進行分離,通常導致有毒煙霧的釋放。

研究人員表示:「在非正規部門的露天焚燒和酸洗池回收,對處理者的職業健康,有嚴重的負面影響;在沒有手套、眼鏡和面罩等保護措施的情況下,若接觸危險化學品和物質,將直接影響工人健康。」

報告認為,對電子垃圾處置不當,與甲狀腺功能改變、肺功能下降、兒童生長緩慢、精神消極、認知發育受損、細胞毒性和基因毒性之間存在一定聯繫。

長期以來,西方發達國家一直把發展中國家,當作自己的廢品處理廠,為了改變這種不公正的局面,1989年3月22日,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於瑞士巴塞爾召開的世界環境保護會議上,通過了《控制危險廢料越境轉移及其處置巴塞爾公約》(簡稱《巴塞爾公約》),公約於1992年5月正式生效。


《巴塞爾公約》旨在遏制越境轉移危險廢料,特別是向發展中國家出口,和轉移危險廢料。公約要求各國把危險廢料數量,減到最低限度,用最有利於環境保護的方式,盡可能就地儲存和處理。

1995年《巴塞爾公約》的修正案,禁止先進國家以最終處置為目的,向發展中國家出口危險廢料,並規定先進國家在1997年年底以前,停止向發展中國家出口,用於回收利用的危險廢料。

《巴塞爾公約》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遏制越境轉移危險廢料的積極作用,但其規定先進國家「在1997年年底以前停止向發展中國家出口,用於回收利用的危險廢料」這一目標,顯然還遠未實現。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僅2009年一年,從歐盟國家非法出口到西非國家的電子垃圾,就高達22萬噸。

歐盟一直努力通過法律手段,禁止電子垃圾非法出口。2003年,歐盟專門針對電子垃圾回收處理通過法令,2012年又對該法令進行修正,嚴防電子垃圾出口到非洲。根據該法令,歐盟要求電子產品生產者,在2017年之前必須自行回收出售產品的45%,在2020年之前回收出售產品的65%。


實踐證明,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可以有效遏制電子垃圾外流成災。在這項制度下,生產者要在產品的生命週期內,承擔環境責任,完成廢棄產品的回收、處置等一系列工作。

它不僅有利於促進廢棄物的回收和循環使用,而且可激勵生產者使用更多易於循環利用的材料。但歐盟立法對各成員國的約束能力有限,由於回收處理成本高昂,各國基本上各行其是,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難以落到實處。

目前,歐洲每年花費1300億歐元進口策略金屬,其實部分需求可通過回收電子垃圾得到滿足。歐盟環境專員詹尼茲·龐德尼克認為,電子垃圾根本不是垃圾,而是一座富礦,只是現在回收成本和處理技術要求較高,相關企業缺乏足夠的資金和技術支撐,所以未能有效處理電子垃圾問題。


回收再利用 讓垃圾「變廢為寶」
德國
德國是歐洲最早關注電子垃圾管理的國家,1991年就頒布了《電子廢棄物法規》。2005年8月,德國政府通過《電子和電器法》,規定電器製造商必須承擔回收利用廢舊電器的義務。

德國負責回收廢舊電器的機構,是各市區直屬的市政企業,保障廢舊電器的回收途徑通暢。家用電器如洗衣機、電冰箱、電腦、電熨斗均納入循環再利用範疇;而手機、電腦鍵盤、MP3播放器等小家電必須扔到居民樓前的橘黃色專門垃圾桶裡。

加拿大
加拿大一些省市頒布禁令,通過立法的方式,避免電子垃圾混進生活垃圾,進入垃圾掩埋場,並統一規範回收的管道。如溫哥華,從2011年起就對電子垃圾另類處理,作出嚴格規定,把電子垃圾混進生活垃圾,要處以罰款,外加交付清理分類所產生費用的50%。

加拿大將回收到的各類電子零組件,運送到不同的回收公司,從中回收出金屬、玻璃和塑膠等多種資源進行再利用,進而「變廢為寶」。


法國
生產商承擔電子垃圾回收的主要責任。早在2005年,法國就啓動了全國性的電子垃圾回收法令,在生產端,所有電子設備都會印有表示報廢後,可以回收利用的標誌,電子設備製造商有義務,保證其產品最終的清除和處理工序。

在銷售端,所有新出售的電子設備都要標注回收費用;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小型電子設備應置於有黃色蓋子的垃圾桶內,它們在運送到分揀中心後,將實現廢料的再循環使用。

美國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垃圾出產國,部分地區採取了繳納「回收費」的做法。2005年,加州立法機構通過一項提案,要求顧客在購買新的電腦和電視機時,必須繳納10美元的「電子垃圾回收費」。

加州參議院同年批准《電子廢物再生法》,要求電子製造商制訂回收計劃,並提供回收資金。美國政府、製造商、回收商、公益組織等在各地開展了數百項回收計劃,包括蘋果、戴爾、惠普在內的一些電腦廠商,已經採取了回收舊電腦的措施。


日本
2001年,日本出台了《家用電器回收法》,根據這項法律,家電生產企業必須承擔,回收和利用廢棄家電的義務,消費者也有承擔家電處理、再利用的部分義務。消費者所承擔的義務,具體來說就是要「花錢扔垃圾」。

按照規定,日本消費者在丟棄空調、電視、電冰箱等特定的大型家電垃圾時,需要交納一定的「回收費」,這個回收費根據家電的型號、廠商、大小等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從2000日元到5000日元不等。

而一般的小型電子垃圾,則可以分類成不可燃垃圾進行處理,或者是送到指定的回收窗口,以便於對垃圾中的資源,進行有效的回收再利用。

2012年日本又通過了《小型家電循環再利用法》,其中規定民眾分類處理廢舊小型家電,應盡量交給具備相關資質的企業,生產企業要盡力利用廢舊小型家電,再處理後生成的物質,地方政府結合各自情況,對小型家電進行回收並分類。日本政府還建議民眾主動回收有用金屬。據統計,日本的有用金屬回收率接近20%。


瑞士
1998年瑞士出台了「關於電子產品回收與再利用」的規定,對生產者、進口商和消費者提出強制性要求,消費者有責任把不用的電器、手機等,返還到任何一個銷售點或者回收點;對於零售商或進口商來說,只要是他們經營項目中的電子產品,都有責任進行回收。

這筆費用都提前,包括在產品的零售價格中,由消費者買單。按照規定,瑞士的電器與電子產品在標價時,都應把回收費單列出來,在價簽中予以標識。電腦回收費是每台9瑞朗,;冰箱則依據其大小,約15至90瑞朗。



西班牙
西班牙政府頒布了一項,旨在規範廢棄電器和電子設備回收的法令,該法令增強了回收力度,細化了回收要求,並提出建立一個有效的電子垃圾回收數據平台,以增強對廢舊電子垃圾的監督與管控。


法令要求,所有主要經營家電設備和電子產品的商店,若店面達400平方米,必須專設一個回收站,向公眾提供廢舊電子產品回收服務。對於長度25釐米以下的舊電器,無論消費者是否購買新產品,商店必須無條件同意收購。

法令同時還加強了,對網上銷售電子設備的回收管理,要求網路電商提供與實體店一樣的舊電器回收服務,並向第一次在網上購買電子產品的顧客詢問其是否有同類廢舊家電需要丟棄,承諾提供上門回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