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9日 星期一

‧ 2016\12\19\ 3S Market Daily 智慧產業新聞資訊平台

3S Market deliver Smart and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Business

3S Market 傳遞 智慧應用與價值的商業資訊
今日主題 智慧監控、智慧傳輸\儲存\顯示、雲端\物聯網\大數據、應用行業解決方案
3S Market 最讚報
應用行業解決方案


Orbi 高效能WiFi延伸系統






智慧監控應用


智慧傳輸\儲存\顯示

雲端\物聯網\大數據





                                                                                                                                                                                                                            

.解析攝影機移動跟蹤技術

TERRA 4D Object tracking - Geofencing - PTZ camera tracking




来源:CPS中安网
昨天,小編剛剛拿到YS最新推出的家用攝影機,功能非常強大,尤其是移動跟蹤技術做得很出色!

所以是時候提出埋藏在小編心中很久的疑問了:為什麼人一動,攝影機就會跟著轉?這些移動跟蹤技術是怎麼做到的?

  
移動跟蹤技術原理
移動跟蹤技術是在智慧辨識的基礎上,對圖像進行差分計算,自動辨識視覺範圍內,目標物的運動方向,並自動控制雲台對移動目標務,進行跟蹤目標務在進入智慧Speed Dome 的範圍,到離開的這段時間內,通過所配置的高清晰自動變焦鏡頭,使所有動作,都被清晰地傳送到監控中心。

而一旦某個區域發生報警時,其它相關的智慧高速球 (Speed Dome),將自動旋轉到報警點開始追蹤,保證監控圖像能夠記錄目標物體的移動全過程。

對監控球機來說,移動跟蹤功能,可以不需要通過後端的軟體平台去控制,只要在前端就可以自動完成跟蹤的任務。當目標物體進入該球機視覺範圍時,球 機可自動辨識目標運動的方向,並自動控制雲台旋轉,對移動目標進行追蹤,使物體位於籠-面中央,同時可自動對目標進行放大。

自動跟蹤持續到目標離開球機的可視範圍,球機返回原觀測點準備下一次跟蹤。

自動跟蹤技術的實現,完全是基於其特有的功能模組,智慧高速一般由動力機構、精密傳動裝置、攝影機、數位解分組成。機械設計結構緊湊輕巧,定位精度和可靠性高,這使得智慧監控攝影機能夠快速、準確地進行自動跟蹤,即可任意定位,又可以全範圍自動巡航,實現真正的無盲點監控。

另外,智慧高速球攝影機的鏡頭部分一般會選擇高性能的鏡頭,光學變焦倍率一般可達20倍以上。這使得攝影機可以針對跟蹤目標進行自動變焦及聚焦,當目標與攝影機的距離發生變化時,還能夠自動調整焦距,以保證目標物體在畫面中的合適比例,在鎖定目標物體的同時,達到高清晰監控的目的。

但是,由於監控環境的複雜性,光達到上述的要求還是不夠的,在跟蹤監控過程中,會出現多個移動物體的情況,這很有可能造成監控不準確的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第二代移動跟蹤技術,採用了鎖定跟蹤的方法,即操作者指定目標後,智慧高速球會自動跟蹤物體的移動軌跡,針對特定人物或物體,攝影機可以進行鎖定跟蹤,即使有其他的人或移動物體,進入攝影機的監控範圍,攝影機也不會跟丟之前鎖定的目標物體。

在人流量較大廣場,只要手動鎖定被跟蹤的目標之後,就不會出現因外部原因,而造成的跟蹤不準確的現象。

與此同時,針對監控目標突然消失的特殊情況,有些監控攝影機設定了相關物體消失之後的三種選擇,第一種是在消失的地點持續跟蹤;第二種是可以放大至最佳跟蹤倍率後,持續跟蹤目標移動物體;第三是中斷自動跟蹤後,可以放大至起始點的跟蹤倍率。

移動跟蹤的方式
所以,根據上面的原理,我們可以將移動跟蹤,主要劃分為區域自動跟蹤,和鎖定精確跟蹤兩種方式。

區域跟蹤:指如果有物體進入監控攝影機的設定區域,則跟蹤其運動軌跡,跟蹤超出範圍後,監控攝影機自動返回,並在觀測點進行新一輪的跟蹤。

區域跟蹤功能,主要適用於監控對象或移動物體較少的環境,如果有某一移動的人物,或物體進入攝影機的監控範圍,攝影機會對其進行自動跟蹤,但是無法鎖定特定的人物或目標。一旦在該監控區域內有多處物體同時移動時,監控攝影機則會把目標物體跟丟。
鎖定跟蹤,即用戶指定目標後,監控攝影機會自動跟蹤該物體的運動軌跡。鎖定跟蹤技術是通過模板匹配算法實現的,它在廣場這類大範圍、人流量高的區域內,也能有很好的監控效果,只要手動鎖定被跟蹤的目標之後,即便有其它移動物體在監控區域內,也不會跟丟先鎖定的目標。

鎖定跟蹤可設定為手動鎖定和自動鎖定。手動鎖定跟蹤通過滑鼠,在螢幕上對跟蹤目標,選擇一個框,就鎖定跟蹤該目標。無論該目標運動或靜止,都對其它移動物體,進行自動跟蹤,跟蹤快速而且流暢。該功能適用於複雜環境下的治安監控。

而移動自動鎖定跟蹤,則自動跟蹤第一個移動目標,即誰先動就跟誰。若第一個移動目標停下來,有第二個目標移動,就會自動跟蹤第二個移動目標。該功能適用於無人值守場合,如金庫、軍火庫、電站等重要場所。

需要說明的是,其實在大型的會議中,還會用到圖像辨識聯動、跟蹤、語音辨識聯動跟蹤,和紅外辨識聯動跟蹤。總之,強大的移動跟蹤技術,成為攝影機智慧化主要技術之一。


                                                                                                                                                                                                                            


.如何精確選擇監控點,及選擇安裝攝影機?

來源:Arisha



影像監控在維護城市治安方面,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在實際情況中,有些影像監控點,存在規劃缺乏系統性、設計缺乏科學性等問題,那麼如何更精確地選擇監控點呢?以及在攝影機的類型選擇,和安裝時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1

監控點的規劃
根據重點區域特點,結合現有監控點位,依實既環境需要,提出「圍、補、連、合」的思路規劃: 

:顧名思義就是將目標區域圍起來,形成封閉圈。一是控制所有出入市的路口,二是控制主城區所有出入口,三是控制局部轄區出入口,確保主要出入口100%有效覆蓋,達到任何進出的人、車、物等目標,均能獲取清晰影像;力爭所有進出部位。均能達到有效覆蓋。 

:控制所有重點部位、重點場所、重點部位周邊出入口,結合周邊攝影機分布情況,按照市區主要道路連成線,連成圓,形成多個相互關聯的封閉圈,確保可多次捕獲移動目標。 

:對各類封閉圈的補點:保證目標經過各層封閉圈時,必須能達到清晰覆蓋,合理規劃各轄區相互重疊交叉的封閉圈,避免重複建設、漏建等情況;對封閉圈內補點:主要是派出所封閉圈內,對已分類的重點單位、重點場所、重點部位補建監控點位,特別是對案件高發等區域,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攝影機類型進行補點。 

:整合社會資源,發揮社會資源,在治安監控中的輔助作用,特別是對封閉的重點單位,出入口的影像資源要充分利用,形成對各層封閉圈的有力補充。 

安裝一些原則
1、考慮環境因素時立桿點位的選擇
(1)立桿點與立桿點之間的距離,原則上不小於300米; 

(2)原則上立桿的位置,距離監控目標區域,最近距離不得小於5米,最遠距離不得大於50米,這樣才能保證監控畫面,能包含更多的有價值資訊; 

(3)在附近有光源的地方,優先考慮利用光源。但要注意攝影機的安裝位置,應在順光方向。 

(4)盡量避免安裝在有高反差的地方,如果必須安裝則考慮:
①開啓曝光補償(效果不明顯);
②採用補光燈;
③將地下道的攝影機設置在出入口外面;
④設置在通道靠裡一點。 

(5)立桿位置盡量避開綠化樹木,或有其他遮擋物體,如果必須安裝則要考慮避開樹木,或其他遮擋物的遮擋,還要為樹木以後的生長留下空間; 

(6)勘察時就要注意,盡量從交警信號機,路燈配電箱,政府、較大的企業、事業單位(如:政府部門、公車公司,供水集團,醫院等)取電,便於協調,提高用電的穩定性。盡量避免小商業用戶取電,特別是民用用電。 【此處描述為對岸中國情形,在台灣應按我中華民國相關法令或法律配合執行之。

(7)安裝在道路一側的槍機,注意要逆向拍攝行人,非機動車道來往行人的臉部特徵。 

(8)安裝在公車站的攝影機,應盡量佈置在車尾方向,避開車輛大燈,便於捕獲上車人員。 

2、對不同攝影機時立桿的選擇
合理選擇桿件,避免攝影機被遮擋,在社會治安監控桿件的選擇上,根據不同攝影機類型,盡量選擇滿足達到最佳監控效果的高度為宜:3.5-5.5米之間的高度,都可作為選擇高度。 

(1)槍型攝影機桿件高度的選擇:針對槍型攝像機立桿的選擇,盡量選取高度相對較低的桿件類型,通常選擇高度為3.5-4.5米之間的立桿。 

(2)球型攝影機桿件高度的選擇:球型攝像機可以360度旋轉,且焦距可調,所有球形攝影機所選擇的桿件,應盡可能的高,通常我們選擇4.5-5.5米之間的桿件類型。

上述各種高度的桿件,應根據立桿位置,與監控目標位置的距離,和取景方向,選擇合理的橫臂長度,避免橫臂過短不能拍攝到合適的監控內容。在有被遮擋的環境中,宜選擇1米或橫臂2米,以減少遮擋。 

攝影機種類的選擇
監控攝影機選擇的基本原則,要以滿足實際業務應用為目標,結合監控現場,和目標範圍的具體情況,科學合理地選擇攝影機種類。 

(1)案件高發地點、公共複雜場所、易發生群體性事件的重點敏感區域、主要路段、人流密集區,和重要警衛目標等,宜採用高清攝影機; 

(2)在重點部位、重點單位周邊、公園、廣場、景點區域,和交通路段等監控點,如果既需要監控大範圍區域和整體場景,又需要通過變倍鏡頭雲台控制辨識人員臉部特徵、車輛車牌,和局部現場情況,宜採用高速快球攝影機或雲台槍機; 

(3)在背街小巷、偏離路段、治安盲區等區域,人員車輛經過少、同時需要監控的部位多、角度多,宜採用帶預置點巡航、花樣掃描等功能的智慧快球攝影機; 

不再黑白!白光監視器有燈 晚上拍也全彩

(4)對夜間環境照明條件比較差,又不適合採用白熾燈補光的監控點,宜採用白光攝影機、紅外線攝影機或星光級攝影機。


                                                                                                                                                                                                                            


.車牌辨識中,硬辨識和軟辨識有何區別?









來源:慧聪安防网
隨著行業的發展,市場各式各樣的需求,市場對車牌辨識系統的需求越來越廣泛,主要分為:軟體辨識和硬體辨識。

通過車牌號碼的自動辨識、自動登陸、自動對比,系統可以實現自動開閘、自動計費、自動驗證用戶車輛身份、自動區分內外部車輛、自動計算車位數、自動報警等諸多智慧化功能。
  
1
軟體辨識系統:顯而易見詞義能理解出來,是通過軟體對車牌號碼進行的,通過在電腦上,安裝一個配套的車牌識別軟體,對抓拍的圖片進行識別處理。

其工作方式是通過攝影機,連續抓拍多張照片,選擇其中較為清晰的一張,然後通過電腦軟體進行字符處理,實現號牌識別的。

因為每次辨識需要抓拍多張圖片,因此軟體辨識的速度較慢。而且該系統必須對所抓拍的圖片,要求也是極高的,必須極為清晰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該系統對現場環境,以及調試品質要求極高,在諸多環境不樂觀的場合都不適用,設備的擺放頗為重要。

硬體辨識系統:通俗的解釋是,通過獨立的硬體設備,對所抓拍圖片進行一系列的字符處理;目前停車場系統行業中,硬體辨識也分為兩種,即帶有單獨的車牌辨識儀和前端硬體辨識兩種,目前市場較為熱門,主要採用的是前端硬體辨識。

前端硬體辨識一體式攝影機適應市場需求,目前得到了廣大客戶的喜愛。前端硬體辨識也叫一體式車牌辨識攝影機,是將傳統單獨的車牌辨識儀嵌入至攝影機中,實現前端硬體與攝影機一體化,完美實現圖像拍攝、影像流傳輸、字符辨識、道閘抬桿等一系列的工作。

軟體辨識與硬體辨識的優勢對比:
1、分析辨識模式:
硬體辨識系統:採用影像流分析辨識,對監控範圍內的辨識流進行全天候即時分析;

軟體辨識系統:圖片分析辨識,對到達指定範圍內的車輛進行拍照,再對照片進行分析;當車輛位置不佳時,辨識易出錯。

2、觸發辨識方式:
硬體辨識系統:可選地感和影像觸發,不需增加檢測設備,無需破壞地面或增加工程,24小時採集圖像。

軟體辨識系統:地感、紅外線等外設車輛檢測設備觸發;需要一定的工程量。

3、智慧算法模型
硬體辨識系統:採用智能模糊點陣辨識算法,準確率更高,辨識率大於99.70%。很少需要人工干預。

軟體辨識系統:OCR/字型拓撲結構辨識算法,會頻繁出現誤辨識情況,準確率低於90%。需要人工不斷輸入糾正後的號牌。

4、可靠性及穩定性:
硬體辨識系統:品質較好的專用辨識器,如採用TI公司的高速DSP,雙CPU控制,確保系統可靠性和穩定性。

軟體辨識系統:軟體辨識,容易頻繁出現當機等情況,需經常重新啓動電腦,造成間斷性系統癱瘓。

5、辨識速度:
硬體辨識系統:整車車牌辨識速度小於0.4秒,充分滿足車流量大時的需要;

軟體辨識系統:整車車牌辨識速度大於3秒,甚至更長,速度讓人難以忍受。

6、車速適應性:
硬體辨識系統:車速在0-120Km/H範圍內,均能穩定快速辨識;應用範圍廣泛,高速公里使用該類設備。

軟體辨識系統:車速大於40Km/H時,辨識率急劇下降,現被引入停車場場系統中,有待進一步完善。

7、環境適應性
硬體辨識系統:能在夜晚、陰天、雨天等各種光照條件下正常工作;

軟體辨識系統:上述條件下,甚至一天的不同時間內,辨識準確率起伏很大。

8、相容能力
硬體辨識系統:無需工業IO卡的支持,借道停車場控制系統(PLC)可直接與各類IC、ID、紙票等類型停車場無縫相容,實現車牌號與卡號必須一致,才能進出的自動辨識、自動列印車牌號等功能。

軟體辨識系統:依賴IO卡進行車輛檢測、開關道閘等動作,與停車場系統只是軟體嵌入關係,硬體無聯繫。工程量大,用線多,穩定度差。

9、攝影機共用性
硬體辨識系統:系統可與監控系統共用攝影機,對系統無任何影響。

軟體辨識系統:不可共用,否則對系統穩定性和辨識率,可能造成嚴重影響。

10、輸出信號
硬體辨識系統:系統可輸出車輛大圖、號牌小圖、號牌辨識號碼、號牌顏色和辨識可信度、車流量、場內停車量等即時數據。具備車輛進出靜態圖片查詢功能、可接駁車位引導系統等。

軟體辨識系統:沒有輸出接口,基本為其系統自身使用,無法進行二次開發。



                                                                                                                                                                                                                            



.5G 網路新進展: 73 GHz 毫米波成功傳輸 10 公里!


5G Technology Explained - The Future is near!!!

leiphone 作者:奕欣


5G 网络新进展: 73 GHz 毫米波成功传输 10 公里!


編者按:如果你知道「光速=頻率×波長」這個公式,就不難理解更高頻率的頻段,只能傳遞很短的距離。

目前 4G 採用的是特高頻段,而隨著 5G 的發展,要想獲得更高的速度,就得往超高頻或更高的頻段發展。

而日前紐約大學將在傳輸距離上達到了 10 公里,這可謂是一個技術上的大突破。

在 8 月份,一群紐約大學的學生,就載著一卡車設備,驅車 10 小時,趕到維吉尼亞州西南部,進行 5G 網路的測試。他們當時在教授 Ted Rappaort 的門廊上,立起了一個信號發射器,並向著地平線的方向投射過去。


在接下來的兩天時間裡,這群學生驅車前往周圍的小山,找到了 36 個合適的測試點。

要在這種鄉村小路上,找到寬敞的停車位並非易事,但他們還是辦到了,並在這些測試點上,安置了接收毫米波的裝置。

5G 网络新进展: 73 GHz 毫米波成功传输 10 公里!

讓他們感到高興的是,團隊發現即使在發射點和接收點的直線距離上,有樹林或小山坡阻擋,但毫米波依然能夠在農村地區傳遞 10 公里以上。

在 73 GHz 的頻段,有14 個監測點能毫無壓力地,收到直線距離 10.8 千米的信號,而如果有著枝繁葉茂的樹林遮擋,有 17 個接收器依然能捕獲 10.6 千米之外的信號。

Rappaport 對這一結果表示很驚訝,「我從沒想過在信號能在數十毫米級別的水準,傳遞這麼長距離。原來我的目標是視線可及的數公里遠,但我們現在已經實現了 10 千米的目標。」

今年 6 月,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開放了用於 5G 網路的 11 GHz 頻譜,而 6GHz 以下的中低頻段,則一直是日本研發的重點目標。本次試驗主要採用的是極高頻段的 73 GHz。 

Rappaport 表示,他們的這一實驗結果能夠廣泛應用於農村,或是大型的蜂窩基站。目前毫米波通常用於固定的無線寬頻,但從未用於蜂窩網路方面。

5G 网络新进展: 73 GHz 毫米波成功传输 10 公里!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無線通訊專家 Robert Heath 認為,紐約大學的實驗打開了 5G 網路研究的另一扇門,「很多人不把農村地區的 5G 網路覆蓋考慮在內,並錯誤地對高頻頻譜進行限制。」

此前,Rappaport 曾嘗試在紐約城區內,使用 28 GHz 與 73 GHz的毫米波,在有建築阻擋的情況下,成功實現 200 米距離以上的通信。

由於毫米波非常容易衰減,且無法穿透窗戶與建築許多人一度認為毫米波無法應用於行動通信網路,因為頻率已經接近紅外線,信好頻道太直,不易在行動時對準。但 Rappaport 的試驗成功反駁了這一點。

雖然這一實驗結果,並不等於毫米波就一定能順利普及農村,但團隊目前已經完成了第一次成功的嘗試。Rappaport 有一種強烈的預感:他認為毫米波很快就會實現商業化

當然,這一想法也很快遭到質疑。加州大學領導無線研究團隊的電氣和電算工程教授 Gabriel Rebeiz 指出,紐約大學的試驗都是在晴天進行,但雨是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在 73 GHz的頻段,雨天所能傳遞的信號強度,每公里就會減弱 100 倍。

與此同時他表示,如果是 28 GHz,信號衰減的情況就會好很多,每 10 公里只會減弱 6-10 倍。Rebeiz 認為毫米波,最終將在城市裡發揮功用,而不是在農村裡。

紐約大學研究無線工程的博士生 George R. MacCartney Jr. 則認為只要技術靠譜,毫米波在未來五到十年,能在農村蜂窩網路中普及。

但目前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是信號是否能順利傳遞到用戶的通信系統上。發射器的毫米波信號,會經歷多重反射,才會抵達接收器,這還需要將毫米波以定向波束形式發射,才能實現通信的目的。

紐約大學團隊針對這一問題,目前已經根據實驗收集的毫米波段數據,參照 3GPP 協議制訂了,毫米波在農村地區的模擬傳播模型,目前他的研究成果,在電腦通信協會主辦的 MobiCom conference 上發表,詳情可參考此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