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慧聪安防网
隨著行業的發展,市場各式各樣的需求,市場對車牌辨識系統的需求越來越廣泛,主要分為:軟體辨識和硬體辨識。
通過車牌號碼的自動辨識、自動登陸、自動對比,系統可以實現自動開閘、自動計費、自動驗證用戶車輛身份、自動區分內外部車輛、自動計算車位數、自動報警等諸多智慧化功能。
軟體辨識系統:顯而易見詞義能理解出來,是通過軟體對車牌號碼進行的,通過在電腦上,安裝一個配套的車牌識別軟體,對抓拍的圖片進行識別處理。
其工作方式是通過攝影機,連續抓拍多張照片,選擇其中較為清晰的一張,然後通過電腦軟體進行字符處理,實現號牌識別的。
因為每次辨識需要抓拍多張圖片,因此軟體辨識的速度較慢。而且該系統必須對所抓拍的圖片,要求也是極高的,必須極為清晰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該系統對現場環境,以及調試品質要求極高,在諸多環境不樂觀的場合都不適用,設備的擺放頗為重要。
硬體辨識系統:通俗的解釋是,通過獨立的硬體設備,對所抓拍圖片進行一系列的字符處理;目前停車場系統行業中,硬體辨識也分為兩種,即帶有單獨的車牌辨識儀和前端硬體辨識兩種,目前市場較為熱門,主要採用的是前端硬體辨識。
前端硬體辨識一體式攝影機適應市場需求,目前得到了廣大客戶的喜愛。前端硬體辨識也叫一體式車牌辨識攝影機,是將傳統單獨的車牌辨識儀嵌入至攝影機中,實現前端硬體與攝影機一體化,完美實現圖像拍攝、影像流傳輸、字符辨識、道閘抬桿等一系列的工作。
軟體辨識與硬體辨識的優勢對比:
1、分析辨識模式:
硬體辨識系統:採用影像流分析辨識,對監控範圍內的辨識流進行全天候即時分析;
軟體辨識系統:圖片分析辨識,對到達指定範圍內的車輛進行拍照,再對照片進行分析;當車輛位置不佳時,辨識易出錯。
2、觸發辨識方式:
硬體辨識系統:可選地感和影像觸發,不需增加檢測設備,無需破壞地面或增加工程,24小時採集圖像。
軟體辨識系統:地感、紅外線等外設車輛檢測設備觸發;需要一定的工程量。
3、智慧算法模型
硬體辨識系統:採用智能模糊點陣辨識算法,準確率更高,辨識率大於99.70%。很少需要人工干預。
軟體辨識系統:OCR/字型拓撲結構辨識算法,會頻繁出現誤辨識情況,準確率低於90%。需要人工不斷輸入糾正後的號牌。
4、可靠性及穩定性:
硬體辨識系統:品質較好的專用辨識器,如採用TI公司的高速DSP,雙CPU控制,確保系統可靠性和穩定性。
軟體辨識系統:軟體辨識,容易頻繁出現當機等情況,需經常重新啓動電腦,造成間斷性系統癱瘓。
5、辨識速度:
硬體辨識系統:整車車牌辨識速度小於0.4秒,充分滿足車流量大時的需要;
軟體辨識系統:整車車牌辨識速度大於3秒,甚至更長,速度讓人難以忍受。
6、車速適應性:
硬體辨識系統:車速在0-120Km/H範圍內,均能穩定快速辨識;應用範圍廣泛,高速公里使用該類設備。
軟體辨識系統:車速大於40Km/H時,辨識率急劇下降,現被引入停車場場系統中,有待進一步完善。
7、環境適應性
硬體辨識系統:能在夜晚、陰天、雨天等各種光照條件下正常工作;
軟體辨識系統:上述條件下,甚至一天的不同時間內,辨識準確率起伏很大。
8、相容能力
硬體辨識系統:無需工業IO卡的支持,借道停車場控制系統(PLC)可直接與各類IC、ID、紙票等類型停車場無縫相容,實現車牌號與卡號必須一致,才能進出的自動辨識、自動列印車牌號等功能。
軟體辨識系統:依賴IO卡進行車輛檢測、開關道閘等動作,與停車場系統只是軟體嵌入關係,硬體無聯繫。工程量大,用線多,穩定度差。
9、攝影機共用性
硬體辨識系統:系統可與監控系統共用攝影機,對系統無任何影響。
軟體辨識系統:不可共用,否則對系統穩定性和辨識率,可能造成嚴重影響。
10、輸出信號
硬體辨識系統:系統可輸出車輛大圖、號牌小圖、號牌辨識號碼、號牌顏色和辨識可信度、車流量、場內停車量等即時數據。具備車輛進出靜態圖片查詢功能、可接駁車位引導系統等。
軟體辨識系統:沒有輸出接口,基本為其系統自身使用,無法進行二次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