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3日 星期一

‧ 2016\06\13\3S Market Daily 智慧產業新聞

3S Market deliver Smart and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Business

3S Market 傳遞 智慧應用與價值的商業資訊

今日主題 智慧監控應用、傳輸\顯示\儲存應用 、物聯網\雲端\大數據、行業應用解決方案
 3S Market 最讚報






智慧監控應用

物聯網\雲端\大數據

傳輸\顯示\儲存應用

行業應用解決方案




                                                                                                                                                                                                                            




‧ 台灣應該有實力,可以辦出世界一流的展覽!


施正偉



前年初,我曾分別請教信義世貿展覽館與南港展覽館的保全人員,這幾年展覽的人潮怎麼樣?得到的答案是—— 幾乎每一個展,都是一年不如一年……

因爲退伍後,一直投入在媒體的業務工作,所以展覽自然變成我年度中,非常重要的重頭戲。從秋季電子展、電腦展到安全器材展,再到各種專業展與應用展,從國內到全世界、到中國,一度平均不到兩個月就必須「出國比賽」。當然,這也必須感謝長官的栽培,讓我有機會得到這端的知識。

「參展」是台灣廠商最愛的行銷方式
20 年前,安全監控產業的廠商出國參展,還沒有蔚為風氣。我當時很納悶,為什麼 IT 廠商到 CEBIT ,已經像在「行灶咖」,安控業似乎不怎麼熱衷。我還曾問一個,當時還沒公開上市的一家攝影機廠的老闆:「頭仔,不到國外去參展、看展,不然你們是怎麼在做外銷?」這位老闆回應也很經典:「CA,我看你巧巧,怎麼問那麼笨的問題……阿逗仔跟我訂貨,然後我出貨,這樣就叫外銷,你怎麼會不懂?

後來說服快兩年,這位老闆有一次突然派了四位高階幹部,「陪」我到紐約去看展,隔年突然就開始大手筆,一連串也持續好幾年,參加了許多個國外的展覽。


漸漸地,台灣安控業者參加國外展的廠商多了起來,甚至都會說……不去展,好像怪怪的……。




我當時出國去參展,除了 IFSEC ,大多數的展覽大多幾乎是是一個人出門,被交付的任務,除了業務拜訪、採訪、搜集情報、派發雜誌,最重要是去「學」,學這些國際的展覽是怎麼在操作的。跑下來,才知道要辦一個展,「眉角」真的很多,從規劃、招展、招參觀者、報到,現場安排,退場……,樣樣如果沒有事先規劃好,同時形成SOP,一個環節沒處理好,可能就會有收拾不了的後果。

台灣有那些展—能呈現台灣真正的產業實力? 
坦白說,到今天我認為台灣的展覽,還有很多亟待改善,或說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以香港電子展為例,其與現代一般新式的展覽場館相比,實在是一個非常不理想的展場。但主辦單位香港貿發局用了大量的指引、Signage、KIOSK,不但彌補了其先天的缺陷,這些指示標識還變成相當靈活的宣傳媒體工具。

但是台灣的展覽,除了吊旗標示,現場很少看到一個專區的深入包裝規劃,以及讓參觀者有感的介紹說明,有時候甚至連攤位號碼,也根本都無從找起,還要講我們真的具備國際規格嗎?


或許有人會說,這只是區區一個不起眼的指引標示,有那麼重要嗎?事實上魔鬼真的就藏在細節裡。




如果你曾在香港秋季電子展參展或參觀過,你不由得佩服香港貿發局,將這個那麼多元的電子產品展會,規劃的那麼得至少讓人感到相當有條有理,足見他們不但投入相當的工夫去整理,而自然就能掌握到每個領域的消長變化。

 十年前第一次去參觀香港電子展的時候,我的感覺彷彿回到了二十年前的 TAITRONICS,原來今天TAITRONICS 所消失的,通通都在香港秋季電子展上,而這樣的現象,也應該至少十年有了吧,可是沒有人去探討為什麼彼長我消。或只概括地把這樣的現象,歸為中國製造崛起!?但實際的真相真的如此嗎?從個人的角度,很逆耳的說……台灣很多辦展的公司—— 真的忽略了很多該檢視的現象,也沒有把可以做到很精緻的一面做出來!!!


這次的 Computex 展,幾個做雲的朋友,傳來不少令人鼓舞的未來商機。我與這些朋友,分別探討有關雲、IoT、大數據、app、傳輸、儲存、顯示……等,相關整個未來產業生態、產業結構、產業鏈,以及上述這些產品設備或服務,相互間的關係與未來的可能變化。我不知道,這些話題有多少人有多少人會把它們真正當作一回事……




如果「展覽是產業的櫥窗」…
我請教這些專業者,如果「展覽是產業的櫥窗」,Computex 是否已將雲、IoT、大數據等的產業生態、產業結構、產業鏈具體而又有條理、有節奏地呈現在 Computex 上?在我的接觸上,除了 2 家朋友給予很正面的肯定外,其他幾乎都給予很低或負面的評價。

因為這幾年我也花不少心思,關注有關顯示技術發展與應用的資訊,三年前開始,Digital Singage 一直是我個人認為很重要,值得發展的領域。三、四年前,我看到有非常多相關廠商在 Computex 上展出,可是這幾年下來,這些廠商又一批批的「退駕」。

個人粗淺的看法,如果三、四年來廠商的展出,一直只是 Hardwear、播放影片,或可隨意播放在不同大小、不同螢幕排列的展示,這樣的呈現根本是不夠的。


乩童如果沒有「桌頭」,是很難「起駕」的;而沒有了圍觀群眾,自然容易「退駕」!




台灣展覽的主題館或專區是不是缺了什麼…
今年南港展覽館的四樓,比去年多出更多,訴求運用在相關醫療照護應用的 POS廠商展出,其中幾家也「順便」帶到了Digital Singage。但不管是南港展館樓下的顯示專區,或樓上的 POS專區,在強調可視化應用趨勢下,應該會有很密切的連結,可是這幾年展示的安排,一直就是分離式的樓上樓下。很多可以用標識的方式,把相關的展出連結在一起,更體貼參觀者,或讓 Buyer更清楚,可是台灣許多大大小小的展覽,幾乎都沒這樣去做呈現?


而幾乎所有的產業目前都朝 IP化、雲端化、IoT 化、大數據的應用發展(如 VSaaS),可是把 Computex 所有的展區攤開來,這些元素在每一區都可看到,但卻又都是零碎不完整,顯現出辦展單位沒去注意到雲端與物聯網產業的生態結構與產業鏈。這並不是這些辦展的媒體單位的錯,而是產品的時代過了,大家都清楚,也都會說;但服務化的時代來臨,規劃的思維卻一直沒辦法無法跟上。




我們來看這些 POS 系統展出廠商的背景,有原先銷售 POS 系統的代理銷售商,進而自己就跳下來做的;有的是工業電腦背景的;有的是做顯示螢幕背景的,有原先做條碼掃瞄的……,如果身為產業服務的辦展單位或廣告媒體業者,不了解這些關聯性,不但展覽規劃無法為廠商參展帶來效益,就連參觀者也沒有得到適切的引導,也只好抱著逛大街、湊熱鬧,看辣妹的心情來看展了。


展覽也是個火車頭產業…


實際上展覽也是個火車頭產業,它帶動了相關周邊產業,比方說—— 便當業、展覽裝潢業,甚至是辣妹舞團!坦白說,我非常佩服這些展覽表演或主持業者,她們專業的呈現與介紹,有時比自家的 Sales 還更有說服力。只是很可惜,許多業者只是靠她們來造勢,這是台灣另一個價值不平衡的地方。


台灣有些展覽業者,至今還在試圖用「一個造勢或一個亮點」,要來帶動整個招商、招參觀者的訴求,就像今年 InnoVex 擴大了規模,確實讓人眼睛一亮,可是至今這個元素,仍只是屬於整個 Computex 中的一個配角而已,尚不足以左右大局。創新是必須的,但是對於整個展覽的主軸與基本盤深化與細化的操作,台灣幾乎看不到真正有這樣的辦展單位,如此去進行。




「視野」與「企圖心」才是辦展的原動力…
我曾多次在 3S Market 上撰寫探討,為什麼 CES 歷三十年而不衰:也曾多次報導,為什麼一個完全沒有代表性的手機產業,西班牙卻能辦出令世界矚目的 MWC?我認為這是「視野」以及「企圖心」的問題。

為什麼是視野的問題?我相信台灣很多辦展的人,包括規劃的、執行的人員,甚至是銷售人員,可能都少有機會,或跟根本沒有實際看過歐洲的、美國的,甚或中國相關的展覽,所以我在接觸一些展覽的銷售人員,其所傳遞的「銷售話術」時,有時真的令人啼笑皆非……

沒有完整的產業觀(View);沒有完整的產業生態概念(Concept);沒有產業鏈的具體輪廓 (Structure),這實際上,就是台灣目前無論是辦展者、參展者,以及參觀者(我僅指 B2B的範疇)所沒有去建立的認知空缺。如果展覽對於產業的發展,以及廠商的商機是很重要的呈現,這篇分享所帶到展覽林林總總的問題與現象,是大家所面臨的共業。如果大家都想要進步,就必須克服與改善這些問題與困難!

這次展覽,不少朋友一直問我的趨勢問題……
事實上我不是一個出身技術背景的人,不夠資格談趨勢;只因為長期工作於媒體,尚僅稱得上是一個產業發展變化的觀察者。


更有些朋友問我,未來有些展覽,未來會有什麼變化?拍謝,我更不是一個預測大師。這篇分享,我提供的只是一些思考;一些產業的消長變化…… ,還有希望大家能探討出一些睡來商機……





就像上述的 POS 與 Digital Signage 的在這次 Computex 的展出,實際上這兩類產品設備,相關到這兩年國際市場上,夯到不行的 Smart Retail Solution 的話題,不過所有展出的廠商,卻沒有一家,真正帶出 Smart Retail 足夠完整的解決方案,但是構成基本完整 Smart Retail Solution 的相關軟硬體,在整個 Computex 上是可以找得到的,只是它們散居在各個展區,卻未能整合展出。

在今天 3S Market 提供給大家總共 17 篇的資訊內容,其中「將機器人帶到零售行業,你必須看這些」就相關到 Smart Retail Solution;另外,「全球液晶面板,模組廠家與生產線分布情況」也提供了從產業生態中,可看出產業鏈的佈局思維。

台灣應該有實力可以辦出世界一流的展覽!

利用端午連假的時間,寫了這篇長文,在文章結束節前,再把話題帶到「企圖心」。台灣很多產業都比其他國家都有更佳的實力與資源,可以辦出全世界最好的展覽,所缺的就是對各個產業生態變化的整理,還有那個—— 非做到最好不可的那份「企圖心」!


 

文章最後分享一段3S Market 也曾報導多次,去年的義大利米蘭智慧城市展介紹影片,從中或許可感受這篇文章希望帶給大家的一些探討寓意,與大家分享與共勉!台灣加油!

                                                                                                                                                                                                                            



「改變世界的力量 台灣物聯網大商機」一書的內容

物聯網創新講師 Richard裴有恆 



[本書的目的 就是幫台灣人瞭解物聯網時代的系統與商機]


「改變世界的力量 台灣物聯網大商機」一書的內容,以物聯網各個領域簡介為開端,接下來就「穿戴式裝置」、「智慧家居」、「智慧健康」三大主軸,談產業與類別、技術、商機(另含風險、商業模式與未來展望):產業與類別是我由過去工作經驗再加上觀察與收集各類資料歸納出來的結果;技術部份是在產業與類別中提及的技術,我找出並整理出對應的資料,其中很多是中文Wiki所找不到的;商機是結合過去工作經驗及我觀察、大量參加研討會與收集資料整理出的心得,也是本書的精華所在。


   

    























[其他領域  這本書不選的原因
物聯網有「智慧家居」、「穿戴式裝置」、「車聯網」、「智慧電網」、「智慧健康」、「智慧建築」、「智慧城市」、「智慧零售」、「智慧旅遊」、「智慧工業」、「智慧農業」、「智慧學校」、「智慧辦公室」、「智慧軍事」和「機器人」這麼多類別,他們沒被選的原因有:

1.「車聯網」因為台灣除了納智捷、Gogoro跟華德動能外,其他公司大多是進口美日的車種,用他們的品牌和整車架構,不能掌控車子的傳動系統及中控系統,這樣在做車聯網現在未來趨勢的電動車、無人車或主動式汽車輔助駕駛系統是有很大的問題的,這也可以由Computex中根本沒看到什麼車聯網的廠商可以得知。

2.「智慧電網」是必須跟電力公司合作的,在台灣一直是大同的生意,其他廠商很難有機會主導。

3.「智慧城市」目前是中華電信、研華科技、華碩電腦等這些大廠包下來的生意;「智慧零售」、「智慧工業」、「智慧農業」目前更是研華科技深耕的部分:「智慧工業」在台灣已經轉化為生產力4.0計畫,目前是工業電腦大廠紛紛進入的領域,當然,領頭的還是研華科技;「智慧農業」研華科技現在在兩岸都是領頭羊,還在青海弄了個農業實驗區;「智慧零售」研華科技也與大型建築零售公會合作。這些部分中小企業不是沒有機會,只是必須跟大同、研華、中華電信等這些大廠合作並接受領導,所以在我的書裡並沒有一開始列這些B2B的領域。

4.「智慧建築」在「智慧家居」章節會談到部分,其餘部分為綠建築與佈線。

5.「智慧辦公室」、「智慧學校」與「智慧旅遊」可說是其他系統的應用。

6.「智慧軍事」因為跟一般人無關,所以不考慮。



7.  機器人則在「智慧醫療」、「智慧家居」與「智慧工業」領域上為應用,我在「智慧家居」與「智慧醫療」相關章節中會提到。

    


































為什麼是「穿戴式裝置」、「智慧家居」、「智慧健康」三大主軸?除了這三個主軸代表的是「個人健康」、「衣」與「住」三大面向,更是因為是台灣大部份中小企業可以努力與主導的,這由這幾年Computex展覽都是這三項為大宗可以看出。

這本書是我在物聯網領域的第一本專業書籍,目的是希望透過這本書讓台灣廠商能在物聯網系統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商機,如果對其他領域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找相關領域的霸主合作,不過這也是我不在這本書中提及的主因,畢竟這樣的內容難免會有為這些廠商打廣告的嫌疑。如果市場允許的話,我打算在下一本書中討論這些領域應用。

[結論]
1.這本書包含我蒐集、觀察及工作經驗累積的結果。
2.這本書以「穿戴式裝置」、「智慧家居」、「智慧健康」為主軸。


3. 對本書非主軸其 他領域有興趣的人請找對應的霸主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