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0日 星期三

‧ 2016\04\20\ 3S Market Daily 智慧產業新聞資訊平台


今日主題智慧建築與家居、可穿戴產品 、智慧醫護、創新生活應用
3S Market 最讚報
智慧建築與家居、照明






可穿戴產品

智慧醫護

創新生活應用







                                                                                                                                                                                                                            

‧ 德國是如何發展智慧建築?

來源: 南方能源觀察

40%的商業和公共建築,在2018年前需要具備能參與需求側回應的功能,這是德國聯邦政府在建築領域最殷切的希望。一個國家的整體能源消耗中,建築領域幾乎占到三分之一,因此無論是節能還是減碳的要求,使得人們越來越關注建築行業的技術進步。
  

在這樣的契機下,綠色建築和智慧建築,扮演起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在綠色建築近年來迅速發展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的誤解與曲解。市場上許多公共建築的節能措施近於簡單粗略,如用電高峰對某些偏遠地區不重要建築拉閘限電、夏季高溫一律以風扇代替中央空調,試圖通過降低人體的舒適性,來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這些舉動完全違背了建築“以人為本”的理念,是能源轉型的一條歧途。
  
反觀歐洲,領先於全球幾十年,走上了建築節能改造的道路,許多二戰前乃至上百年的建築,至今都在使用,老建築無一不通過節能改造獲得了新生。


以德國為例,德國政府對建築單位面積能耗有明確的規訂,建築根據單位面積平均能耗分級,能耗高的建築不僅要支付高昂的能源費用,還要對低能耗建築進行補貼。正是在政府強制性政策和鼓勵思維的雙重引導之下,德國建築節能改造,以及智慧建築蓬勃發展,出現了諸如被動式房屋的低(零)能耗建築,回應用電高低峰的需求側回應等節能技術。
  
建築節能並非遙不可及,簡單的加裝節能閥或門窗翻新,就可以實現目前建築的能耗大幅降低,德國通過法規強制及政府補貼雙管齊下,實現了全領域建築節能的基礎——民用建築的改造。對於大型的公共建築,則是通過模擬優化,尋找出最優方案,同時結合新能源,改造了許多老舊的市政廳、火車站等建築。

  
比如德國國會大廈,位於德國首都柏林市中心,毗鄰施普雷河,是德意志帝國的帝國議會,二戰之後遭到廢棄,20世紀60年代該建築受到局部翻修,但直到兩德統一之後才完全恢復,並作為聯邦議會會址。1993年開始,德國政府對國會大廈再一次進行翻新,並新增了一個重達1200噸的透明拱頂,同時降低建築整體能耗,並採用多項能源技術。
  

國會大廈的改建中充分考慮到了生態學的重要性,這也是招標時的重要指標之一。德國政府想通過這類公共建築,來展示建築的可持續性,要求把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同時鼓勵加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大廈的能源系統,使用了包括太陽能技術、機械通風、使用地層作為冷和熱儲藏(地熱能)、熱電聯產等多項技術。
  
獨特的玻璃幕牆,以及熱保溫材料,大大地降低了建築熱損耗,位於屋頂的太陽能發電設備的面積達300多平方米,兩座以植物油為燃料的熱電廠,能夠提供國會大廈及其周圍議會82%的電能。

在夏季,吸收式冷氣機使用電廠的部分餘熱來驅動,解決大廈的空調問題。另一部分餘熱,被用來將地下300米深處水庫中的鹽水,加熱到70攝氏度,然後泵回地下且儲存起來,用於冬季供暖。


另一個位於地下60米深處的水庫,用來將冬季室外的冷量儲存起來,在夏季室外氣溫較高的時候用來給大廈提供冷氣。同時,大廈的球形拱頂也被用來解決大廈主會場的照明和通風問題。在拱頂圓洞下方還有一個雨水回收裝置,可將回收的雨水處理後供大廈使用。通過所有改建措施,國會大廈的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原來的約7000噸降低至現在的440噸左右,足足降低了94%
  
以政府大型公共專案為推動,採取引導的方式逐漸推廣新技術的創新,是德國政府在能源領域一貫的作風。為了更好地提高建築能效、推廣可再生能源在建築領域的應用,德國聯邦政府和各地方政府頒布了許多激勵補貼政策。

 

其中既有可再生能源的市場激勵計畫,也有德國復興信貸銀行(KfW)專為建築節能改造推出的多項資助計畫(提供超低利率貸款年利率不會超過2%)。

另外,各州、市、鄉鎮政府及能源供應企業,提供各種地區性的資助計畫,例如聯邦政府光伏屋頂、高速公路兩側光伏工程補貼、巴伐利亞州學校建築節能“50/50”計畫等。以達到EnEV2009德國節能標準100KfW100)為基本要求,達到KfW85標準的建築,每套150m2的建築改造完成後,聯邦和地方政府各獎勵5250歐元,共計10500歐元(獎勵標準為70歐元/m2)。

達到KfW55標準的建築,每套130m2的建築改造完成後,聯邦和地方政府各獎勵15700歐元,共31400歐元(獎勵241.5歐元/m2)。另外,從1999年起,德國實施生態稅改革,一方面提高能源價格,另一方面將徵收稅費的90%,通過降低退休金提撥,重新返還給居民和企業,不增加民眾負擔,這種方式大大提高了社會節能意識,促進了節能技術研發,減少了能源消耗
  
這種節能意識的觀念灌輸,來自於很多順理成章的資料研究:一個人每天的時間當中,有多少是待在建築裡的呢?家庭,辦公室,健身房,餐廳,圖書館……現代社會下,每個人一天能夠暴露在室外的時間屈指可數,因此,一個社會性的整體能耗約束目標呼之欲出。

比如瑞士人極力推動和打造的「2000瓦生態園區」。2000瓦社會是一個全新的生活理念,世界能源嚴重的分配不平衡,是這個理念源來的初衷。當許多發展中國家,如孟加拉共和國僅需500瓦左右的時候,歐洲的發達國家早已遠遠超過了2000瓦這個指標。例如在德國,2014年社會平均連續能源輸出在5500瓦左右,這意味著,要實現2000瓦社會這個夢想,德國至少要減少一半的耗能。而在美國,這個數字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2000瓦。
  
2000瓦的功率乘以一年876024*365)小時,2000瓦社會允許的總耗能,每年不得超過17520千瓦時,而這其中包括了所有的能量消耗,從吃飯到消費,從居住交通到公共設施。2000瓦社會涵蓋了個人,建築單體,園區,城鄉到國家等,所有和能源使用相關的環節。

 

如今市面上存在著大量的綠色建築認證標識,但其中大多體系的涉及範疇,僅限於建築單體,低碳園區和能量之城的理念還相對薄弱2000瓦社會旗下的生態園區,就剛好彌補了這個漏洞。2000瓦生態園區是一個包括定量和定性評估的雙系統。

系統中的初端能源總消費量,和溫室氣體排放量的目標值,取決於園區的建造和使用結構,因地制宜。定性評估基於計分制度,包括管理系統,溝通與合作,供給和廢物處理,建築單體本身和園區內交通體系在內的五個方面。
  
2000瓦社會的重點並非在於節能技術的提升,或是盲目地使用大量可再生能源,它強調的是一種在不影響生活品質前提下,新的生活方式。而要實現這一點,不同功能特徵的建築,都必須在節能的前提下更多的保證“智慧”的環境服務,以達到不影響人們生活舒適度的要求。
  
隨著學科交叉和專業滲透的技術綜合化的發展趨勢,智慧技術與建築學科的結合產生了新型建築節能新興技術引入建築領域,使得建築節能手段更加豐富可調,節能效果顯著,並深刻的改變著建築節能的方法與手段。
  

目前與建築節能相結合的新興技術主要包括:能源視覺化監控,用戶需求側回應以及建築自動化等。其中,能源視覺化監控,提供了建築能耗的形象化展示與數位化分析,為使用者全面能源管理提供資料支援,因此是建築節能的基礎。

需求側回應側重於在用戶滿意的範圍內調節用能習慣,提高用能效率,是建築節能的目標與約束所在。而建築自動化技術則是對最終的能耗設備進行自動控制,實現精細化調節,是建築節能的具體操作層面。因此,通過“基礎層——目標約束層——操作層”的全方位的建築節能“X”技術,使得未來的智慧建築節能手段更加多樣化,效果也更顯著。
  
由此我們可以透知智慧建築在未來的廣闊前景:每個人每天的能耗總量是目標函數,對其最優化的設計,將由貫穿生活環節的建築物,非停即走的電動車,吃喝拉撒等各種生活必需品等等來完成。

所謂的智慧建築,不僅僅是要節能,而是要在節能的前提下,保障人民正常的吃飯辦公聽音樂、打撞球的需求,除此之外,還必然的要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這就意味著對智慧的要求幾乎是雙份的。
  
難點在於:明明眾口難調,行業林立,各有需求,還要在建築的名義下,和衷共濟突破彼此。但恰恰因為X的多樣和複雜,反而給這個行業帶來了無窮的機遇。一如美國的銀行及信貸行業的發達,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美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而在中國,卻可以誕生出阿巴巴這樣的互聯網金融巨頭,成熟細緻的行業分工的國家,並非總是新型行業發展的潤土。

細觀目前市場,新建建築增速減緩,既有建築問題重重,甲方輝煌不再,家電行業受經濟轉型放緩的影響走入市場成熟期,電力公司正經歷著電力改革,民眾節能意識有待加強,政策法規尚未規範,但於此同時,互聯網金融也正深刻得影響著這個國度,經濟轉型背景下的節能被無數次提起,建築行業的轉型路漫漫其修遠兮!
  
隨著建築行業標準的不斷嚴格和規範,新建建築的能耗模擬或者能源優化會越來越受關注,但是目前的難題在節能認知嚴重不足。
  

在德國,不少電力公司的成功案例已經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成熟而靈活的電力公司,是怎麼在改革,和轉型之中找尋發展創新和壯大的道路。電力公司能在能源轉型中,及時發現市場增長點和商業模式。


在新一輪電力改革之中,新型的配售電公司,如何把握住改革的新風,如何挖掘使用者資料,將電力行業從只是把電從發電端輸送到用戶,改變為發電端,電網,用戶三者互為聯繫的整體,如何在大數據背景之下,做出更準確的戰略定位和市場分析,將會決定誰是新一輪電力改革之下的勝者。

                                                                                                                                                                                                                            

‧ 產品經理,你會如何設計一款智慧停車場 APP?


最近看了XX停車的一些資訊,同時也看了一個以色列公司做智慧找停車場新思路的一些介紹,分析了一下,與各位產品經理分享:

产品经理,你会如何设计一款智能停车场APP?

智慧停車原來以為不難做,但仔細想想,有幾點確實是挺有挑戰的。
  • 即時性要求高:車要是到了目的地,發現你的資訊不準確,幾次過來估計就不用了。
  • 停車場並沒有強烈意願主動提供資訊:現在大城市的停車場,應該不需要大力宣傳,車多&停車場少才是真正的痛點。
  • 商業模式是什麼?這個也許我想錯了,但有多少人願意花錢買停車場資訊?
不提商業模式了(但如果有大拿願意幫著分析分析,絕對歡迎),基於這樣的前提下,如果你是一個產品經理,你會怎麼辦呢?
說說我根據網上的資訊,總結的一點思路吧:智慧停車場資訊提供目前主要有兩種思路來做
  • 即時資訊為主,智慧預測為輔
  • 智能預測+眾籌為主,即時資訊為輔


下面一個一個介紹一下我的思路:
即時資訊為主,智慧預測為輔
XX停車應該是這種思路下的一個設計方式,以下幾個方式可以提供即時資訊:
  • 與停車場合作,使用平臺統一提供的停車場管理系統,這樣管理系統在説明停車場的同時,也能提供平臺需要的資訊。
  • 在停車場內安裝一些傳感設備,這樣,不用侵入停車場管理系統,也能得到當前停車場的資訊。
  • 和停車場管理人員(或參與管理人員)合作,人為獲取資訊,比如和停車場保全人員合作

  • (這裡提一句話,原來一個產品大拿告訴我的:“做產品,別光想著用技術解決所有問題,有可能技術之外的方式更簡單”)。
當然,光有即時資訊也不行,因為開車的人離的可能遠,查到有車位和開到有車位,不是一回事。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智慧預測的輔助了。
同時,智慧預測應該有兩方面的內容:
  • 停車位資訊是即時的,但車離的比較遠,預測車到後停車場的情況。雖然有的APP提供線上預定的功能,這樣用戶可以提前預定車位,這樣車到後,車位是有了的,但這種情況需要與停車場系統集成,不是每個都能支持。
  • 停車位資訊是非即時的,這時候預測的範圍就更廣了,需要預測當前停車場內車輛情況,同時還要加上車開到後可能的情況。
接觸了XX停車後,感覺他們在能支援即時停車位資訊的情景下做的不錯,但在預測這事兒上,感覺沒有發揮技術提高生產力的優勢,比如我一個朋友家周圍的情況:

产品经理,你会如何设计一款智能停车场APP?

产品经理,你会如何设计一款智能停车场APP?

其實這周圍停車場有不少,而且,停車位在不同時候的情況緊張程度,相對固定,但APP上,沒有體現這麼多;同時,當前停車位情況和價格,也明顯也不對。對於一個需要停車位APP的人來說,如果在這地方沒有幫到他,或資訊錯誤,那使用者就可能放棄它。

其實從技術的角度來說,這事應該也可以實現,比如,對一個停車場來說,能夠影響它的停車位緊張程度的,應該有如下資訊:(只是舉例)
  • 城市的基本情況,車輛飽和程度......
  • 目前周圍的traffic情況怎麼樣?一般比較堵車的地方,停車場都是滿的
  • 今天某個時段的Traffic情況怎麼樣?一段上午比較堵車時,停車場是滿的......
  • 周圍有商場嗎?商場大概的開門時間和人流量?
  • 周圍有居民區嗎?大概的人口數量。
  • 周圍有景點嗎?一般景點周圍在節假日,都會緊張。
  • 天氣情況如何?比如下大雨的天氣,有的停車場就可能會車少。
......

有點像是個“地點畫像”吧,通過這些資訊的綜合評價和持續學習,對於一般情況下的預測,效果應該還可以的。(這裡面需要涉及大數據、地圖資料及機器學習的綜合應用內容,略過了)
可以看到,即時+預測的模式,有一定的優勢,就是資訊準確;但劣勢也明顯,就是成本高,同時需要相當多的時間、資料和歷史資訊來優化提高引擎的預測能力。

預測+眾籌為主,即時為輔
以色列一家公司宣稱自己的演算法,不需要任何歷史資料的支援
像上面一樣,我也來“猜一猜”這樣的產品應該如何設計吧
預測上面提到了,這部分我覺得就算是不需要歷史資料的支援,但是“地理畫像”這部分也應該跑不掉。

重點說說眾籌,要是設計一款產品,想讓使用者真的自願來提供資訊,個人覺得有這樣幾種方法
  • 有獎勵。
  • 產品對自己有用。
  • 不經意間就資訊眾籌了。
個人覺得第三種可能可行性更高些(第一種費用高,第二種對一部分人來說,沒有即時資訊的支撐,不好做)
對第三種,下面的思路可供參考:
  • 用戶打開APP,想找一個停車場,輸入目的地後,顯示周圍的停車場。
  • 系統推薦一個停車場,這時候,系統沒有即時資訊,所以根據“地理畫像”,選擇一個停車場推薦(這時候,根據情況可以選擇我們希望“眾籌”的停車場)。
  • 如果用戶順利停車進去,說明停車場我們的預測是正確的,可以讓用戶幫助提供一些當前停車場的簡單資訊(比如是不是推薦其它人停入......
  • 如果沒有停車進去,說明這個停車場已滿(系統可以把這個資訊,用於下一次使用者訪問)。提示用戶,可以選擇下一個停車場,同時,使用系統推薦的導航路徑時,路徑的規劃中,不再是最短路徑,而是儘量選擇途徑停車場比較多的路徑,這樣,提示使用者可以在開車的過程中,進行選擇。
  • 如果用戶停進停車場了,可以幫用戶進行計時計費(如果沒開通的情況下),這樣,停車場的費用情況資訊,也可以收集上來。
按以上的設計的話,以下幾個場景,不同的情況下,會有不同的幫助:
  • 場景一:想要去的停車場,沒有任何資訊。上面的情況,部分的解決了這些問題,而且,如果“地理畫像”做的好的話,準確度應該能在50%以上。
  • 場景二:想要去的停車場,沒有即時資訊,但有“眾籌”資訊。上面的情況,如果加上一個比較準確的輸入,準確度應該會在780%以上了。
  • 場景三:想要去的停車場,有即時資訊。這種情況下,準確度會很高,同時,周圍的停車場資訊,也可以通過使用者的資訊得到,一舉兩得。
這種設計的優勢很明顯,前期不需要歷史資料和大的硬體成本投入,易於推廣;但劣勢也很明顯,就是需要你有能力來控制導航,控制POI搜索等等,需要較強的技術背景。


這樣,一個使用者的服務過程中,使用者得到了方便,我們也得到了想要的一些資訊。

當然,以上的設計,只是憑藉個人的經驗,猜測的,如果不對,請大家指正。

再說說如何快速地獲取更多的停車場資訊呢?路推的方式獲取?大家估計都知道這個成本很高了。這時候APP如果提供一個免費找車的功能,讓用戶把自己的愛車停的位置照下來,同時系統把GPS存下來,一能幫助用戶方便的找到車,避免在陌生的地方忘了車在哪裡;二能説明系統方便的找到“各種各樣”的停車場,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