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工業 4.0 引爆世界大戰?





來源:水木然




當「工業4.0」上升成為德國的民族戰略,由總理梅克爾親自代言,並把這一概念迅速風靡全球時,中國工信部正在狠狠推動「中國製造2025」,中國總理李克強也擔任起了「中國製造2025」的超級推銷員,五次出訪累計帶回了近1400億美元大單。與此同時,美國的科技業正在一旁虎視眈眈,準備隨時一網打盡……


這是一場德國人挑起的「科技競賽」,歷史真是讓人敬畏,兩次世界大戰均發源於德國,均來自於生產力的進步!當然,誰都不敢居心叵測的稱第三次世界大戰要爆發,那是唯恐天下不亂。但是,這「工業4.0」絕對是人類歷史上最精彩的「大戰」,只因為以下三點:

  1、它不會輕易動武
  2、它需要一邊合作一邊競爭
  3、它所有的成果都將服務於人類

這也是人類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大到世界格局,小到人們生活,都將被徹底顛覆!

工業4.0「連接一切」

先說大的,工業4.0將產生一個什麼樣的世界格局呢?按照目前發展形勢,如果說未來世界是一個「人體」,那麼美國是大腦,德國是心臟,中國就是四肢。這裡有兩層意思:

第一層意思:世界加速一體化,以後誰也離不開誰。
第二層意思:未來的競爭不再是誰滅掉了誰,而是誰必須從屬於誰

為什麼這樣說呢?

這就需要先來弄懂「未來工廠」的流程。在未來,比如當你需要一輛汽車,你只需要打開APP,輸入你的定制化要求,資訊就會發送給工廠,工廠將你表達的產品種種特性轉化成資料,然後通過計算來安排物料的配送,零件的打磨、以及機器的組裝。最重要的是:這條流水線上每個元件都是按照你的意志生產的,它有自己的身份資訊,機器也會解讀這些資訊,如果不符合馬上就調整,然後自動裝配。當然,這一過程中「人」是不參與其中的。

於是,可以這樣概括:工業1.0實現了「大規模生產」(蒸汽機的發明),工業2.0實現了「電氣化生產」(電力的廣泛應用),工業3.0實現了「自動化生產」(產品的標準化),而工業4.0實現了「定制化生產」,並且定制週期簡短,生產方便快捷。


在未來,你的香水是按照你的性格來調製的,你吃的藥是按照你的基因去配方的……這就滿足了當今人們對於多元化、個體化產品的追求!應該說這是一種世界潮流。

正是因為生產的定制化和多元化,「工業4.0」將產生海量資料,以德國安貝格工廠為例,其生產線上的線上監測節點超過1000個,每天採集資料逾5000萬個。

  那麼,問題來了,「未來工廠」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第一:滿足這種定制化生產的機器設備很重要
  第二:能夠使這種機器具備自我完善的系統更重要
  第三:誰能監測並追蹤這些資料,然後歸納和分析,誰就掌握了世界脈搏。

看明白了嗎?工業4.0的所有問題,都可以歸結到以上三個問題。現在的問題是:誰都想搶佔這條「未來產業鏈」的最高端。這些海量資料終究是歸屬於機器、軟體、或是終端使用者?這將是決定未來世界格局的關鍵問題。
  

德國工業4.0戰略
為什麼德國的工業4.0的焦點呢?不僅因為它是工業4.0的發源地,而且它可上可下,上可反抗佔美國資訊技術對本國製造業的入侵,下可壓制中國製造業的低成本競爭!

德國希望阻止資訊技術對製造業的支配地位。一旦製造業各個環節都被雲端運算接管,那麼美國就是最大的贏家。德國電信副總裁萊昂貝格爾稱,假如汽車製造商不能掌握這些核心資料,那麼歌就會成為贏家,雲端平臺和雲包社區將使工廠淪為資訊的附庸。

因此,為了避免被美國阻截性超車,德國正在全力以赴。德國將工業4.0納入《高技術戰略2020》中,工業4.0正式成為一項國家戰略,而且正計畫制訂推進工業4.0的相關法律,把工業4.0從一項產業政策上升為國家法律。德國工業4.0在很短的時間內得到了來自黨派、政府、企業、協會、院所的廣泛認同,並取得一致共識。

這個共識就是:德國要用「資訊物理系統」使生產設備獲得智慧,使工廠成為一個實現自律分散型系統的「智慧工廠」。那時,雲計算不過是製造業中的一個使用物件,不會成為掌控生產製造的中樞所在!

  
美國工業4.0的挑戰
首先,美國是工業3.0時代的集大成者,工業3.0是資訊技術革命,美國在這方面遙遙領先全球。而不僅是德國,乃至整和歐洲都喪失了全球資訊通信產業發展的機遇。比如在資訊產業最活躍的互聯網領域,全球市值最大20個互聯網企業中沒有歐洲企業,歐洲的互聯網市場基本被美國企業壟斷,德國副部理兼經濟和能源部長加布里爾曾說,德國企業的資料由美國矽谷的四大科技把持,這正是他所擔心的。

工業3.0時期,全球資訊產業蓬勃發展,但歐洲企業節節敗退。當前,美國的網路以及ICT巨頭與傳統製造業領導廠商攜手,GE、思科、IBMAT&T英特爾等80多家企業成立了工業互聯網聯盟,正重新定義製造業的未來,並在技術、標準、產業化等方面做出一系列前瞻性佈局,工業互聯網與成為美國先進製造夥伴計畫的重要任務之一。歐洲及德國對新興產業創新能力及對未來發展前景表現出了一種深深的憂慮。
  

中國工業4.0的機遇
去年624日,德國機械協會(VDMA)主席在日本說,德國和日本攜手應用中國製造業的挑戰,德國《世界報》網站也報導稱中國機械製造業嚴重威脅德國!
德國對付中國製造業的法寶,則是用柔性生產帶來的成本優勢,碾壓中國的人力成本優勢。說到這裡,我們得先好好剖析下自己,工業4.0時代中國的優勢是什麼?

有人認為中國的人才是優勢:中國科技人力和研發人員總數分別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並且每年還有大約700萬大學畢業生。而中國一名工程師每年的綜合成本(3萬美元),僅為美國(30萬美元)的十分之一,猛一看這真是「物美價廉」啊!但水木然認為,中國所謂的「人才」是用自己的尺子衡量的人才,這些所謂的人才在創新和主動方面,差太遠了。還有人為中國優勢是它有全球最大的需求市場,這實在說不過去,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所有的需求都是大家共用的!
  

中國在工業4.0方面的優勢主要有:
第一:根據美國《紐約時報》的調查:中國工業擁有世界最完整的供應鏈條。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的國家,形成了「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小到螺絲釘等基礎零件,大至通訊、航太、高鐵,這樣就可以隨時就地取材,整裝待發。

第二:中國政府強大的組織能力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獨特優勢。從《裝備製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到《十二五工業轉型升級規劃》《智慧製造裝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以及編制中的《中國製造強國2025規劃綱要》,中國政府相關的規劃出臺的越來越緊密!
  

總結
工業4.0對於這三個國家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在經濟,政治,資訊日益全球化的今天,這三個國家的每個動作,都會引起全世界的局勢變動。而值得期待的是,工業4.0將帶給我們一個智慧、美好的未來。

3S Market以上為中國觀點,此文為資訊分享,不代表3S Market觀點與立場。

                                                                                                                                                                                                                            


‧ 智慧製造六大技術新趨向

 中關村線上

人類的偉大在於:很多事情想到就能做到,我們將今天科技的發展現狀與昨日科幻電影和小說裡的無盡想像對比即可知道。提到智慧製造,對它的構想恰恰就或多或少描繪了未來的工業圖景。


無需贅言,大數據、雲端運算、物聯網、模擬、虛擬實境、工業機器人、機器視覺、人工智慧等,將繼續成為人類通往智慧製造的必過關卡,但相信以我們的智慧這些必然最終都會成為一塊塊通往彼岸的墊腳石。來吧,把握已知、迎接未知,路就在腳下。請看有關智慧製造的六大技術新趨向:

1.混合雲技術應用持續增長
企業向雲端過渡,已經不再局限於單一雲模型,他們期望利用可靠的公有雲服務與私有雲結合,構建適合自身業務需要的混合雲。因為混合雲的靈活性、資料的快速恢復性,以及可確保特定資料的安全性,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部署這一模型。

混合雲技術的增長初見端倪,主要顯現於新興廠商和廠商的收購之中。IBM收購Clever safe來支撐其混合雲技術。Clever safe是較早期的儲存廠商,IBMClever safe的技術打包進IBM的雲業務單元中;EMC目標定位於大型混合雲客戶,如北德克薩斯大學、醫療分析公司Inovalon等,EMC從其它存儲組合中抽取了資源,VMware和其它公司在EMC的保護傘之下,加強了Federation Enterprise Hybrid Cloud混合雲解決方案。


2.工業物聯網網路標準持續演進
工業物聯網(IIoT)預示一個由日益智慧化,且超級互連的設備,和基礎設施構成的世界,其中智慧型機器、交通運輸系統和電網,將具有各種嵌入式傳感、處理、控制和分析功能。時間敏感網路(TSN)新標準出現,旨在解決現有網路一些缺點,新的TSN標準將會帶來頻寬、安全性、交互操作、延遲和同步等好處。

3.智慧工廠發展著重突破MBD技術、實體模擬引擎系統架構、模擬模型
隨著三維數位化技術的發展,傳統的以經驗為主的類比設計模式逐漸轉變為基於三維建模和模擬的虛擬設計模式,使未來的智慧工廠能夠通過三維數位建模、技術虛擬模擬、三維視覺化技術現場應用,避免傳統的「三維設計模型二維紙質圖紙三維技術模型」研製過程中資訊傳遞鏈條的斷裂,摒棄二維、三維之間轉換,提高產品研發設計效率,保證產品研發設計品質。未來應著重突破MBD技術、實體模擬引擎系統架構、模擬模型三個環節。

4.未來的5G將擁有更多應用場景選擇
去年,國際電信聯盟(ITU)舉行了工作會議,公佈了5G技術標準化的時間表。根據會議提出的IMT-2020計畫,5G標準將於2020年製訂完成,並從2016年起開始逐步定義5G的技術性能要求。


有專家表示,5G4G通訊擁有更多應用場景選擇,例如低功耗的萬物互聯,高可靠性、低延時的應用,像智慧駕駛場景對射頻前端的要求更高。5G行動寬頻具有更高的速率。在5G的頻譜方面,低頻主要用於廣域的覆蓋,高頻用於熱點覆蓋。

在愛立信對5G提出的五大應用場景及實現途徑中,有一點與智慧製造密切相關。對遠端設備進行緊急控制:該5G應用場景主要包括五個子場景:(1)對重型機械的運行進行遠端控制;(2)工廠自動化;(3)對生產設備與流程進行即時監控;(4)智能電網;(5)遠程手術。

5.工業機器人發展新趨勢


隨著機器人技術的成熟,製造商和最終用戶已經開始探索如何超越最初的戰略優勢。工業機器人目前的發展趨勢包括:對高可靠性和生產率的、具有成本效益的機器人的需求;用於高性能應用機器人,例如水射流和鐳射切割、物料輸送、電弧焊接、膠合、去毛刺和倒角等,其控制策略不同於裝配;協同機器人協調工作,兩個或者多個機器人一起處理由第三個機器人持有的工件,例如,電弧焊接;機器視覺引導的機器人控制,機器視覺系統根據自己的「所見」來控制機器人軌跡,例如,抓取和排列操作;能夠滿足功能安全的機器人,這對於自動防故障操作和人機協同非常重要。

6.可穿戴技術走進企業市場

當前,可穿戴技術主要停留在個人消費市場,而明年將逐漸走進企業市場。在一項測試中,物流公司DHL為員工配備了智慧眼鏡,結果使商品挑揀效率提高了25%Juniper Research在報告中稱,智慧眼鏡將率先走進企業市場。隨後,其他可穿戴設備也將陸續跟進。

                                                                                                                                                                                                                            

‧ MWC 2016 | 5G 技術的新進展全在這

leiphone 張馳

MWC 2016 | 5G技术的新进展全在这

MWC全稱是全球行動通信大會,當然少不了5G方面的消息。本文就來對相關相信做下匯總。

先來了解一下,根據維基的解釋5G是行動通訊技術第五代,4G之子,可能使用的頻譜是28GHz60GHz,能提供極快的傳送速率,是4G網路的40倍,而且低延時,不過傳送距離短需要更多的基站建設。

Verizon和愛立信宣佈,在今年2月的5G實際測試中,愛立信峰值輸送量達到了10 gbps,同時還能支援波束形成和波束跟蹤功能。Verizon則在測試中能從戶外向戶內傳輸高解析度的視頻流媒體,完全模擬使用環境。

三星使用VerizonFios有限網路和自家的5G混合自我調整陣列天線無線技術,在室內和移動環境等實際使用中,5G無線速度比毫米波頻普要快。在測試中,三星還在行駛的車輛中展示了4K UHD影像內容傳輸。另外,三星還成功從Gear VRGalaxy手機傳輸3604K UHD VR內容,其中包括17個獨立影像,以此展示5G的能力。


英特爾也在與Verizon合作毫米波5G實地測試,其它合作者還有蘋果,思科,LG,諾基亞,三星和高通等。

英特爾還提升有5G行動測試平臺,幫助更快整合及測試5G設備和無線接入點。平臺有三個子系統:基於Altera Arria 10 FPGAs的基帶信號處理器,用於平臺處理層的快速更新;先進的射頻單元;以及基於英特爾Core i7的通訊處理協定棧。

英特爾公佈了一些合作關係,包括與愛立信一起開發5G解決方案並聯合測試;與LG開發針對汽車的5G遠端資訊處理技術;與諾基亞開發5G無線技術和網路解決方案等。

諾基亞與Verizon合作,成功進行了5G實地測試,測試中展示了戶外到戶內的信號傳輸,還類比了多種建築場景。諾基亞的無線寬頻解決方案成功傳輸了UHD 4K影像。5G也是光纖到戶的一種替代方案,能比現有的光纖連接提供更好的服務。

其它測試還有5G的使用場景,其實包括遠端醫療,康復,遊戲娛樂等需要低延時的情景,以及要處理危險材料的區域。


思科宣佈與愛立信和英特爾合作,開發並測試行業內的第一個5G路由器,主要用於商業和住宅服務。它們希望下一代5G路由能提供更快的網路速度,同時保持低延時,並能處理更多的聯網設備。這一切都是在為物聯網做準備,同時也想傳輸高清的影像內容。

對岸中國的中興和中國移動公佈了5G高頻原型技術,並演示了10gbps傳輸,波束跟蹤和其它關鍵5G技術。

中興的技術運行在15GHz頻段上,頻寬為500MB,包括一個由大容量基帶單元組成的硬體結構(BBU)和智慧遠端無線單元(RRU)。中興表示優化了表現性能,多使用者MIMO峰值速度達到10gbps以上。原型設計會主要用於商業5G

華為與TeliaSonera將合作,共同研究和開發5G技術。

除了提供高輸送量網路,兩家公司還會共同研究5G技術的使用場景,其中可能包括物聯網,公共安全,自然災害等,這樣可以在傳統的移動寬頻訂閱之外,獲取額外的網路收入。

T-Mobile在與諾基亞合作,會在今年下半年開發5G測試網路,主要服務實驗室和實地測試。


兩家公司使用的頻段是28GHz,會測試5G各技術組成及相應的使用場景。T-Mobile的考慮是對5G技術進行評估,並探索新的商業機遇。


                                                                                                                                                                                                                            

‧ 盤點 MWC 2016 十大新品:手機只占半壁江山

騰訊數碼 汪洋

盘点MWC2016十大新品:手机只占半壁江山

臺北時間2016224日,一年一度的MWC世界行動通信大會迎來了開展的第三天。與往年一樣,各大廠商習慣性地選擇在開展前一天,或者開展當天發佈新品「搶頭條」。比起CES展會的沉寂,儘管今年MWC仍是智慧手機廠商的主舞臺,但其中一些智慧硬體新品的亮相,倒也讓我們感受到不一樣的科技元素。
三星S7:內在升級大於外在
盘点MWC2016十大新品:手机只占半壁江山

在經歷全方位的曝光之後,三星S7S7 edge就這樣無懸念地來到我們身邊。和去年的策略一樣,S7設計相對傳統,S7 edge則繼續走雙曲螢幕面的路線。S7系列延續了雙面玻璃+金屬中框的設計風格,機身看上去要比S6更圓潤。
三星S7S7 edge在螢幕尺寸上存在差異,S7仍然保持在5.1英寸屏,而S7 edge螢幕索性增加到了5.5英寸,解析度均為2K級別。配置上,S7會有兩個處理器版本,分別是三星Exynos 8890以及驍龍820,輔以4GB記憶體以及32GB/64GB存儲空間。
S7系列相比S6最大的改進在於拍照,S7配備1200萬像素鏡頭,採用索尼最新的雙像素感測器,單個像素面積達到了1.4微米。之前飽受爭議的TF卡槽也得以回歸,而且三星還為這兩款旗艦產品增加了IP68級的防水防塵。而對於edge系列來說,曲面屏的操作體驗也得以升級,現在最多可以顯示十個應用的快捷方式,查看資訊更方便。
三星從未如此耐心傾聽用戶的建議。那些S6上被吐槽的不足在S7身上都得以改變。至於這兩款機型能否在全球市場熱賣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最終的定價。
Gear 360:動手製作VR素材
盘点MWC2016十大新品:手机只占半壁江山

雖然被S7搶佔了不少風頭,但三星的另一款智慧硬體也是讓人眼前一亮。繼去年發佈VR頭盔之後,三星又帶來一款VR相機Gear 360。相機的設計上擁有兩個廣角鏡頭,每個鏡頭都可以覆蓋180度範圍的景物。
設備通過藍牙與S7相連接,手機可以控制整個Gear 360的拍攝和錄製,拍攝完成後能在手機端生成全景視頻或圖像並通過三星的Gear VR來觀看。
如今,雖然三星S7系列依舊是三星賴以生存的武器,但比起手機行業的高度競爭,三星不得不押注下一個革命性產品,VR無疑是三星非常看好的領域。
華為MateBook:跨界PC領域
盘点MWC2016十大新品:手机只占半壁江山

往年中國華為都會選擇借助MWC這種國際舞臺發佈智慧手機,今年他們卻換了套路開始玩起跨界。在MWC2016開展前,華為正式對外發佈了筆記型電腦新品MateBook,售價分別為799歐元起,最高配置售價1799歐元。
MateBook外觀設計以超薄金屬機身為主,厚度為6.9毫米,重640克。配備12英寸螢幕,解析度為2160×1440巷速。搭載英特爾Skylake Core M7處理器,記憶體最高配置達到8GB,並提供512GB固態硬碟。
鍵盤設計上,MateBook採用類似於SurfaceBook的鍵盤分離方案,機身側邊內置指紋識別解鎖功能。MateBook還支援HDMIVGALANUSB 3.0介面,可以連接投影、電視、U盤等多種外部設備。
亮點設計上,MateBook搭載了2048級壓感觸控筆的MatePen,這是首款採用橡膠筆尖的手寫筆,可以作為雷射筆來使用。
智慧手機裡市場順風順水的華為,如今也開始玩起二合一平板,以此挑戰PC行業的傳統廠商。從華為整體產品線佈局來看,華為推出PC平板更像是對自家手機、穿戴設備、平板電腦的一個補充。只是面對整個行業的下滑,眼下留給華為的空間還有多少呢?
LG G5:能「抽下巴」的定制機
盘点MWC2016十大新品:手机只占半壁江山

一直以來,韓系廠商三星與LG的對決都是行業內的焦點。借著MWC的熱度,LG也正式發佈了旗下最新旗艦機型G5,而這款手機憑藉著一些功能上的改進,成為了最受關注的產品之一。
LG G5的整體外形比G4圓潤,採用全鋁一體化機身設計提升質感。機身正面配備的是5.3英寸2K螢幕,機身背部採用1600萬像素攝影鏡頭,但和指紋模組一樣的凸起式設計難免影響到了一定的美觀。硬體設定方面LG G5搭載了最新的驍龍820處理器,輔以4GB運行記憶體以及32GB儲存空間,擁有2800mAh容量電池以及USB Type-C介面。
G5的特色主要在兩方面上,首先是螢幕常亮功能。LG G5使用的是LCD螢幕,螢幕本身可以即時顯示一些基本資訊,比如日曆、時間、便簽等等。LG稱這種螢幕常亮模式,每小時只會消耗0.8%的電量,而且根據不同的光照環境,常亮螢幕的亮度也會自動調整。
另一個特色在於定制化,要說現在還能堅持換電池的,而且還得保證金屬機身的手機可真不多見了。LG G5除了可以更換電池外,還可以把下巴抽出來安上其他模組,目前可選的模組是相機模組和音訊模組,而且電池容量也會得到增加。LG表示這種定制化平臺都屬於LG Friends平臺,未來會有更多官方或協力廠商配件推出。
LG G5稱得上是一次全面改款。要知道之前從G2開始,LG就採用了和別人不一樣的背部按鍵設計,如今忍痛割愛選擇換成指紋模組,並加入可拆卸下巴實現定制化也讓外界看到了LG求變的決心。
除了LG G5LG在本次發佈會上也帶來了一些好玩的智慧硬體,比如LG 360 VR,以及LG Rolling Bot機器人,顯然LG是沖著打造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而來。
HTC Desire三連發:潑彩設計感人
盘点MWC2016十大新品:手机只占半壁江山

面對三星、LG旗艦機亮相,HTC旗艦機型One M10今年選擇了避避風頭。不過HTC依舊帶來了三款全新的Desire系列中端機型,分別為HTC Desire 530Desire 630,以及Desire 825
新機在設計上並沒有太大的突破,不過區別在於採用了全新的潑彩配色,替代以往的撞色設計。據說三款手機是先完成後蓋的底色設計之後,再進行的潑彩程序。同時,HTC Desire新機還加入了手機吊飾孔設計。
硬體規格方面,HTC Desire 530HTC Desire 630,都配有5英寸720pSLCD觸控螢幕;而HTC Desire 825 則裝載5.5應英寸觸控屏。HTC Desire 630 Desire 825支援 BoomSound與杜比音效,並且後者還支援Sensor Hub 功能。三款手機均搭載最新的Android 6.0
或許在手機領域HTC多少有點失落,但HTCVR領域卻是全面佈陣。MWC期間HTC公佈消費版Vive的售價為799美元。並將在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24個國家和地區發售,4月初正式發貨。
HTC Vive套裝包含無線VR控制手柄、空間定位傳感裝置、內置攝影機和電話功能的頭戴設備,此外還包括兩款虛擬實境遊戲。
系統功能上支援虛擬實境、麥克風和藍牙、支援電話接聽服務、短信回復等,相容包括HTC在內的多款智慧手機。
只是考慮到目前VR對於PC配置要求太高,可能很多VR愛好者,要把升級PC硬體的預算加進去了。
中興投影Spro Plus:功能超越平板
盘点MWC2016十大新品:手机只占半壁江山

與華為一樣,中興也沒選擇在MWC2016上湊熱鬧發佈智能機,取而代之的是一款便攜投影Spro PlusSpro PlusSpro家族的最新產品,與一般的投影不同,這款產品配備了和平板類似的觸控式螢幕,融合了投影與平板電腦的特點。
外觀設計上Spro Plus採用圓形設計,配備8.4英寸2K解析度AMOLED觸控屏以及12100mAh大容量電池,最大亮度為500流明,可以連接WiFi4G LTE網路,使用者可以掃描二維碼連接並控制投影設備。
功能方面,Spro Plus支援語音會議、投影等,而且還可以外接USB攝影機通過Skype等應用實現多方的視訊通信。智慧交互上,Spro Plus擁有較大的提升,配備遊戲手柄以及藍牙音箱。
從以往的商用市場到今天家用消費級市場,投影儀以往昂貴的價格正在逐漸被拉低。借助平板電腦的智慧系統,投影儀在使用上也似乎正在變得越來越簡單。
惠普HP Elite x3:最強Win 10手機
盘点MWC2016十大新品:手机只占半壁江山

或許大家都忽略了一個名副其實的「黑馬」旗艦機,它就是惠普推出的號稱史上最強的Win 10手機Elite X3。在Windows 10 Mobile全球市佔率僅為1.1%的大環境下,惠普的加入似乎給微軟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外觀方面,Elite X3與市面上的Lumia手機類似,機身超薄僅為7.8毫米,同時採用了全金屬材質機身,重量達到190克。在較大的體型背後,Elite X3具備IP67級的防水功能。
機身正面配備5.96英寸的螢幕,螢幕下方介面部分為USB Type-C,同時支援無線充電。其他配置方面,該機搭載了最強的驍龍820處理器,輔以4GB運行記憶體以及32GB/64GB的機身存儲組合,內置4150mAh容量電池。前後鏡頭向速分別為800W1600W
這些配置不僅會讓微軟自家的Lumia手機顏面掃地,就連一些Android旗艦機看了都難免會遜色不少吧?為了進一步增加差異,Elite X3也支援Continuum模式,允許通過擴展塢連接到顯示器上。另外惠普還給這款手機配備了一個超級配件Mobile Extender,外形和一般的筆記本一樣,配備了12.5英寸的1080P顯示器,與手機連接後可以變成「Win 10筆電」。
惠普重回智慧手機領域信心十足,只是不知道這背後微軟又付出了多少看不見的努力呢?
索尼Xperia X系列:金屬拉絲設計
盘点MWC2016十大新品:手机只占半壁江山
HTC看似一樣的是,今年索尼也選擇了保留實力未推出最新的Xperia Z6。不過他們也沒空著手來,而是發佈了Xperia X系列三款機型,分別為Xperia X PerformanceXperia X以及Xperia XA。面向高、中、低市場。
Xperia X PerformanceZ系列有明顯不同,採用鋁合金機身,同時擁有金屬拉絲處理。機身正面配備5英寸1080P螢幕,搭載最強的驍龍820處理器,輔以3GB運行記憶體以及32GB存儲空間,前後攝影機像素分別為1300萬以及2300萬,系統運行Android 6.0。另外手機支持IP68級防護。
Xperia X在外型上與X Performance相似,區別在於處理器採用驍龍650。至於最低端的Xperia XA卻搭載了Helio MT6755處理器+2GB記憶體,解析度降為720P,攝影機與電池方面也有所縮水。
相比另外兩家韓系廠商三星和LG,索尼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突破。Xperia Z系列機型連續幾代產品在外觀設計和功能上改變不大,這次引入全新的Xperia X家族也算是索尼一次大膽的嘗試。從雙面玻璃過度到金屬機身,索尼給使用者帶來了更豐富的選擇。
CAT S60三防機:紅外成像利器
盘点MWC2016十大新品:手机只占半壁江山

提起智慧手機的創新,恐怕接下來要介紹的這款CAT S60手機要強盡風頭了,因為它是首款真正意義上的紅外線熱成像手機。
在本屆MWC上,一家美國工程機械公司Caterpillar研發了這款紅外線熱成像手機,它的外形與一般的智慧手機無異,配置也算不上太出彩,但它的秘密在於那枚攝影機上。因為它的後置鏡頭內嵌了紅外感應裝置,可以捕捉熱成像畫面以及測量物體表面溫度。
據悉,CAT S60也可以應用於場館、醫療、建築等領域,以更節省成本的方式測試設備,是否會出現過熱的情況。當然你不用擔心這款售價接近兩萬元的手機過於脆弱,因為CAT S60是一款三防手機,甚至可以在5米深的水裡泡上1小時。
正所謂術業有專攻,雖然智慧手機行業一直都被幾家大廠所壟斷,但細分市場領域也有一些成功的代表機型,這個套路降低了不少新晉手機廠商的入門門檻。
OLCD柔性螢幕:變革人機交互領域
盘点MWC2016十大新品:手机只占半壁江山

要說比較另類的產品,Flexenable今年帶來的曲面螢幕無疑更有科技感。據悉,這塊曲面屏命名為OLCD柔性螢幕,由於螢幕材質的特殊性導致它可以彎曲成各個角度,其採用的塑膠電晶體,可以讓螢幕與更多設備或感測器相連接。
螢幕材質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各種曲面螢幕也是瘋狂而至,在智慧手機上三星已經率先發佈了搭載雙曲螢幕的機型,不過相比之下柔性螢幕的發展空間更大一些。比如柔性屏不僅可以彎曲任意角度,而且也可以帶來全新的人機交互技術,例如彎曲翻頁、翻折鎖屏、拉抻放大等等。這也給了智慧手機、智慧手錶等穿戴設備更大的改進空間。
總結:智能手機不再主宰比賽

MWC2016從新品數量來說,還是具備一定的熱度和規模。毫無疑問的是,雖然今年仍然是智慧手機廠商唱主角,S7領銜的Android陣容也搶足了風頭,但是相比去年產品線的單一,越來越多手機廠商不再固守自己的三分地,紛紛展出自家從未涉及過的筆電、智慧硬體或是VR設備等新品,一時間似乎也讓「跨界」成為了本年度MWC的熱門關鍵字。
來源:ware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