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安防用戶都有這樣的困擾,夜視監控圖像為何不能如白晝般清晰?由於夜晚或低光照環境下,感光元器件可接收的光源較少,即便是使用大尺寸的圖像感測器仍然無法達到最理想效果。因此夜視監控一直是個難題。
1.0Lux照度下啟動夜視監控
儘管夜視監控圖像並不如白天那樣達到完美高清效果,也無法100%消除噪點,依舊能勝任監控無盲區工作。面對無光和低光照情況,監控攝影機該如何處理圖像呢?
誰說你不懂 影像監控白天也懂夜的"黑"
根據外部光照條件不同,監控攝影機呈現的圖像清晰度也就不同。0Lux是有光和無光環境的臨界點,在0Lux或0.1Lux光照環境下仍然能捕捉圖像的攝影機,可以被歸類為支援夜視監控的產品;每一部攝影機都有一個鏡頭焦距與光圈比值F,數值越小,說明設備能在更低光照環境下工作。
有些監控攝影機支持日夜自動轉換,是因為其內部有特定的光敏電阻,當自動切換到低光照環境下時,攝影機自動呈現黑白圖像,而實現夜視方式也並不唯一,日彩色/夜黑白為最便利的模式,低光高感應模式是最常用模式。
夜視監控與白天監控圖像對比
通過快門調節,拉長曝光時間也是最具風險的模式,並不適用快速移動的物體。最"傻瓜"的模式就是選擇紅外線輔助照明,為攝影機加裝補光燈,提高周邊環境亮度,給感測器充足的光照,最終成像效果也就越好。
說了這麼多關於夜視監控模式,相信您也應該瞭解為什麼白天監控圖像要好於夜視監控效果了。"白天不懂夜的黑"在影像監控領域顯然行不通,儘管是兩個"視界",但環境的確有著很大的差別,所以你一定要懂。
兩不同"視界"
夜視監控影響及技術
除了四種不同的夜視監控模式外,紅外線波長、紅外燈壽命、紅外線等角度、通光量、焦點偏移角度與彩色問題也隨著而來。
目前最為理想的紅外燈波長為850nm,有輕微紅暴現象,但又具備了高效紅外線夜視監控效果。紅外燈有傳統鹵素燈、單晶片和多晶片LED三種,顯然老式鹵素燈壽命最短且發熱量最高,被早早淘汰;主流紅外燈以LED為主。
關於紅外燈角度問題,選擇小角度監控鏡頭易出現"手電筒"現象,但廣角鏡頭就能避免此類現象嗎?其實不然,大角度紅外燈選擇小角度鏡頭存在嚴重的光浪費現在,而最佳方案就是選擇紅外燈角度與鏡頭一致,根據實際應用環境理性選擇。
紅外熱成像工廠監控應用(圖片來自videoircam)
更為激進的辦法就是選擇鐳射紅外線技術,這種夜視監控技術應用效果較為明顯,監控距離較遠,也聚光性也較好。只不過使用成本太過昂貴,因此只應用在軍事或特殊場所。與之相類似的就是紅外熱成像技術,在許多電影中應用的最為廣泛。紅外熱成像儀可以穿透雨、霧,零光照也可以顯示有熱量的目標。
夜視監控模式有很多,監控方法和使用設備也多種多樣,初步瞭解你會發現,夜視監控並沒有想像的那麼複雜,但依舊存在一些缺陷。如何彌補這些缺陷,恐怕只有通過影像處理技術才能達到理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