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 Market】
台灣安控產業近兩年來, 高舉品牌大旗, 英氣風發的廠商似乎少了些. 比起2008年以前, 不少安全器材製造廠商把「品牌發展」蔚為一股風潮的情形相較, 確實沉寂許多. 難道真的是景氣低迷, 也一併折損了品牌發展的雄心壯志否?
台灣IT電腦產業發展至今三十多年, 從早期接OEM, 到施振榮等企業家有感於國際競爭的各種壓力與契機, 於是號召鼓吹台灣企業必須發展品牌. 至今, 台灣擁有多少在國際市場足以被稱道的品牌?台灣安控產品有多少足以堪稱已具國際品牌?
品牌是企業最終的價值!?
至少聽到有兩家安控產品負責人向我說過「品牌是企業最終的價值」 , 不知是造化弄人, 亦或是市場競爭的現實, 這兩家公司, 其中一家早已回復接OEM多時, 另一家在主要負責人去職後, 這些年來離「品牌發展」的路, 越來越遠. 這兩家公司高舉品牌大旗, 一個八年, 一個十年. 然而今天都已退出品牌發展之林. 去年還有一家公司的負責人直接告訴我, 景氣好時「品牌這個東西」還可談談, 現在我虧損失血都快兩年了, 「品牌」能讓我生存無虞嗎?
這三家公司都曾經大力投入於品牌的發展, 當「品牌是企業最終的價值」仍在我記憶中迴響之時, 不免也感慨萬千. 我沒有任何要反諷這三位朋友的想法, 只是感覺「品牌」怎麼如此脆弱, 臣服在景氣的現實下?另一個思緒也在我腦中浮現:過去, 安控業者在景氣好時, 是真正在往品牌之路發展嗎?還是只因盈收成長, 不惜本的花在登廣告、參展, 而謂之為「品牌發展」?
Selling、Marketing and Branding
「品牌」存在的要件為何?個人的看法是:
第一, 產品在市場上必需要有一定的市佔率.
第二, 要能買得到(換句話說, 就是要有足夠的通路).
第三, 使用者對該產品或該供應製造商有一定程度的好感, 這好感可能是產品的功能、
製造產品的技術; 或該供應製造商的服務等.
產品在市場上要有一定的市佔率需要時間累積, 這段時間該做的, 最直接是要靠Selling不是Branding. 讓使用者方便買得到產品, 關鍵在要有足夠的通路. 通路的發展要靠Selling與Marketing. 使用者會對該產品或該供應製造商產生好感與認同, 除了滿足產品的功能、廠商的服務外, 還包括供應製造商如何與使用者傳遞訊息、溝通與交易, 這整個過程還是在Selling與Marketing. 簡單的說Branding=Selling+Marke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