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7日 星期四

‧ 全球行車影像監控市場正夯

【3S Market】

近來電視新聞經常出現播放行車記錄器所載錄的影片, 從誇張的各式違規行駛, 到令人怵目驚心的車禍現場, 一一全都錄. 行車記錄器實際上跟影像安全監控產品的技術應用完全一模一樣, 目前也不少監控業者投入此產品的銷售. 但在這裡暫不談一般車輛的行車記錄器, 3S Market 將議題放在特定車種的全球行車影像監控市場, 探索市場的商機.

特用車種行車影像監控規模將達 16 億美元以上
  這裡所指的特用車種包括飛機、警車、計程車\貨車、公車、校車、軌道運輸車六大類. Frost & Sullivan 的調查估計, 2008年全球在這六類車種在攝影機、DVR及相關傳輸硬體設備所產生的市值已達約7億美元的規模, 預計到2015年全球市場將達16億美元. (行車影像監控以下簡稱「行控」)

特用車種「行控」市場看好的原因
  「行控」市場在過去因為車用設備供應鍊封閉, 對監控設備認知不足, 廠商難以達成共識去推動長續性的合作模式與業務推展, 公共交通部分也沒有良好管理的架構, 還有如無線影像傳輸設備並不理想等相關技術性問題, 長久以來阻礙了這原本早就應被提倡市場的發展.

  由於公共交通設施近年來都遭受恐怖攻擊的威脅, 因此相關車種加裝行車影像監控設備, 成為必要的保護措施. 另外, 提升乘客與載貨的安全, 相關犯罪的防治, 車輛被蓄意的破壞, 交通事故的調查佐證; 或做為職業駕駛人的訓練、成為車輛車隊的管理平台、及做為相關安全與保險等商業管理的運用等, 這些諸多因素都讓「行控」設備的市場發展大為看好.

全球各區「行控」市場的發展概況
  在EMEA市場部分, 歐洲顯現較為持平, 因市場成熟, 估計成長性較有限. 不過歐洲目前高鐵建設正夯, 或許將有另一波成長. 但在中東與非洲則預期有不錯的成長. 2008年整個「行控」市值規模約佔全球8%, 估計至2015年將佔全球10% 的市值規模.


  在亞太市場部分, 2008年「行控」市值規模約佔全球30%, 未來中國、印度、馬來西亞、新加坡是較被期待有不錯成長的市場. 亞太市場一向價格敏感且競爭非常激烈, 雖然量的成長相當明顯, 但預估至2015年市值規模將僅佔25%.

  整個美洲市場部分, 2008年「行控」市值規模約佔全球62%, 2015年市值規模將佔全球65%, 是最被期待的市場.

各不同車種「行控」的商機探討
  飛機「行控」在亞洲將會有明顯的高成長. 計程車與校車屬於價格敏感導向的區隔市場, 預期會維持中度程度的成長. 而警車、公車與軌道車種的「行控」, 將是被預期帶動「行控」成長的主力軍.

相關監控產品在「行控」的商機探討
  相較其他監控應用區隔市場, 「行控」相對而言較傾向價格導向. 而根據Frost & Sullivan 的看法, IP監控產品在此領域並沒有太多本身可帶來的產品優勢可發揮, 特別在攝影機的部分, 幾乎是類比攝影機的天下, 將為傳統CCTV廠商帶來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後, 相當重要的發展空間. 不過「行控」的環境類似戶外監控應用, 在高端市場如警車或飛機, 如何符合日夜光線變化, 甚至天候如濃霧、大雨的惡劣環境中的應用需求, 將是一大挑戰.

  「行控」將為DVR業者帶來藍海, 不過這份禮物僅屬於中高端區隔市場, 廣大的應用市場如計程車的「行控」儲存, 仍是走量者的天下.

  IP 攝影機雖在「行控」利基較小, 並不意味完全沒有發展空間. 「行控」相當重要的傳輸, 仍需透過無線影像伺服器(Wireless Video Server), 因此將帶來相關業者不錯的發展空間.

目前全球「行控」市場的大咖
  全球「行控」主要有三群, 高端市場代表業者有L-3Safety Vision; 中階市場CobanDigital AllyVerifeyeMarch NetworksVerint; 而一般「行控」應用也不乏知名大廠如 AD Network VideoWatch GuardApolloPanasonic.

‧ 4G 革命將徹底改變我們的工作和娛樂方式

 來源:中國安防網

  最近,全球數家重量級通信運營商似乎商量好了,在4G上鬧出或大或小的動靜。美國各運營商因為4G和准4G業務之爭展開口水大戰驚動了眾議院,不得不依靠創立新法案對其進行市場監管;英國政府日前警告O2英國公司不要以合法行為為藉口破壞該國即將推出的LTE頻譜拍賣,英國監管機構通信辦公室也表示支援其擬議拍賣規則;韓國第一大移動運營商SK電訊宣佈,71日起開通其4GLTE網路,以滿足智慧手機及平板電腦使用者對於高速無線網路接入的需求,但專家卻稱韓國4G實為3.9G……3G還沒有來得及被許多人認知的時候,4G又撲面而來。那麼4G對人類到底意味著什麼?



      4G創造“一個龐大的無線生態系統”
  斯科特·施奈德在他新近出版的《無線新世界:如何在4G革命中競爭》一書中談道,在消費者剛剛覺得自己弄清了3G無線小玩意的時候,就又到了要掌握第四代無線技術的時候了。4G究竟是什麼呢?他解釋說,第四代無線技術會比我們以前體驗過的所有無線技術的速度都更快,也更具衝擊力。施奈德預測,4G將徹底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和娛樂方式,它將創造“一個龐大的無線生態系統”,“一個創新此起彼伏的生態系統”。

  施奈德在接受採訪時進一步詮釋了4G這個“龐大的無線生態系統”。4G包括幾個方面的內容,其一,它的速度要快很多。第二個重大變化是,新無線技術更像是“雲端”,也就是說,很多設備都可以通過不同類型的網路進行互聯。第三個重大變化是,目前還在幕後發生的事情,有朝一日會變得非常明顯,那就是物品之間和設備之間的連通,也就是我們提出的物聯網概念。

      中國4G並不遙遠
  雖說3G在中國的應用只是近幾年的事,但4G離現實生活也不再遙遠了。71日,參與TD-LTE測試的中國移動相關專家透露,目前中國移動在廣東進行的TD-LTE規模試驗網已經完成全省網路配套工作,第一批入場的系統設備廠商已經完成核心網的測試,正在開展下一階段的無線網測試,今年12月底,將完成所有廠商測試。

  2010年年底,中國大陸工信部批復同意中國移動承擔“TD-LTE規模試驗網”的建設項目。“2011年將成為TD-LTE商用的元年,全球要建成26TD-LTE試驗網。”中國移動董事長王建宙曾多次呼籲,希望能夠加快TD-LTE的部署。

  據悉,中國的TD-LTE也是3.9G。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曾劍秋指出,從技術上講中國這並不是4G,而是3.9G,理論資料傳輸速度高於目前的3G標準,也被稱為准4G。在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都有應用。建成TD-LTE後,並不意味著以前的3G2G網路不要了,TD-SCDMA可以平滑升級到TD-LTE,有些甚至可以依靠軟體升級。“4G時代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速率將至少是3G速率的10倍以上,頻寬也更寬。”曾劍秋預計,真正的4G時代到來還要經過幾年的發展。

      4G時代峰迴路轉?
  誰擁有領先的通信技術,誰就能掌控未來。中國有朝一日能成為領跑者嗎?GSA資料顯示,截至今年4月份,全球宣佈部署LTE的運營商已經達到196個,作為LTE技術的版本之一,LTETDD技術作為面向非對稱頻譜的全球解決方案,也正日益受到運營商的青睞。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全球已有18家運營商或者政府機構進行了LTETDD的試驗或演示,而中國移動是這一強勁增長勢頭的主要推動力。

  市場研究機構In-Stat近日發佈了最新研究報告。其無線通訊分析師Chris Kissel表示,目前美國的LET4G運營商在該技術上的投資和努力都是持續和大規模的,因此在全球移動通信技術上的領先優勢將會發生更替,亞洲無線運營商的技術優勢將會重新回到北美市場。預計美國LTE4G的投資將會佔據全球市場的25%以上,其用戶成長將會超過歐洲和亞洲的總和。

第四代移動通信長期演進技術LTE4G技術目前在全球範圍內的發展勢頭相當良好,而LTE4G作為重要的移動寬頻技術將會是未來最為重要的無線技術標準,預計到2014年全球LTE4G用戶的數量將會超過1.5億。

  4GLTE還遠沒有普及,卻從瑞典傳出新消息,愛立信已經開發出比LTE還快10倍的5G技術設備——3GPPRelease10。有關專家預測,這是一個非常年輕的技術,在2013年之前應該不會走出實驗室。









何謂4G
  4G是第四代移動通信及其技術的簡稱,是集3GWLAN於一體並能夠傳輸高品質視頻圖像,以及圖像傳輸品質與高清晰度電視不相上下的技術產品。4G系統能夠以100Mbps的速度下載,比撥號上網快2000倍,上傳的速度也能達到20Mbps,並能夠滿足幾乎所有使用者對於無線服務的要求。而在用戶最為關注的價格方面,4G與固定寬頻網路在價格方面不相上下,而且計費方式更加靈活機動,使用者完全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確定所需的服務。此外,4G可以在DSL和有線電視數據機沒有覆蓋的地方部署,然後再擴展到整個地區。

      本篇文章來源於中國安防網:http://news.c-ps.net/2011/7/67963.html

‧ 單片系統(SOC)在數位視訊監控中的趨勢

 來源:中安網 作者:鄭曉龍

  如果把數位視訊監控作為世紀之交的一個重要且活躍的新興市場,那麼在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年代之初,再來回顧這一個十二年輪回的變遷,我們不難看到起著舉足輕重作用的是一代又一代高速數位媒體處理器,正是這些不斷發展的高度集成積體電路晶片,堪稱數位視訊監控產品最強有力的核心引擎,因而得以各引風騷三四年。本文希望通過在數位視訊監控產業中影響至深的四種平臺體系,闡述單片系統(SOC)在數位視訊監控應用中的發展趨勢。

芯“響”事成 –通用數位媒體處理器DM642
  眾所周知,美國德州儀器公司(TI)即是數位訊號處理器(DSP)的發明者,又領導了該行業的發展與壯大。DSP催生了多種數位視訊和音訊的原創設計和應用,其中就包含和數位視訊監控的雛形。然而與此伴生的是專用晶片ASIC的異軍突起,特別是由數位影像VCDDVD所帶動的MPEG1MPEG2專用編解碼晶片。早期的DSP突出通用性,因此性能和價格尚居高不下,軟體靈活性雖強,但週邊設備能力頗弱,特別是幾乎沒有音視頻直接介面。當數位視訊監控應用興起之初,DSP功不可沒,但這真正推廣卻有賴於ASIC視頻編碼與DSP音訊處理的組合,只是此時的數位視訊監控無論是性能還是價格都難以與傳統類比系統匹敵,只是數位儲存和網路傳輸的特色初見端倪。

  多媒體平臺為數位監控開闢了蹊徑,而通用數位媒體處理器的推出則是勢在必行,於是TITMS320DM642就是在這樣的形勢下應運而生,並成為數位視訊監控業界的一代明星平臺。其實就DM642的體系而論,核心為當時以廣為DSP從業者所熟知的C64x,並集成了多個數位視訊介面和豐富的週邊設備介面,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軟體系統的開放性。世紀之初,大批視訊壓縮高手雲集,MPEG4H.264不僅是技術手段,而且正在成為市場賣點,DM642既為DSP專家進入數位視訊監控領域,也為視訊壓縮應用專家提升平臺開放性提供了施展身手的空間。至於DM642歷經數年達到全球累計銷售千萬片,而在中國每年銷量連續多年百萬以上便是大勢所趨。 一顆晶片一經推出,就得到如此廣泛的回應,不能不說是一個經久不衰的奇跡。國內外許多數位視訊監控企業事業的發展都得益於這顆傳奇式的智慧之芯!

芯芯“相印”-通用SOC數位媒體處理器
  如果說DM642的成功是通用DSP發展史中的一個里程碑,那麼隨著數位視訊監控行業的發展,新的數位媒體處理器體系大建立成為數位監控潮流的主導。 TI又憑藉所具有的集成晶片綜合系統的能力,統籌規劃,集中發力,推出了單片通用數位媒體處理器,並命名為“達芬奇(Davinci)。現在的數位視訊監控領域了Davinci這個名稱幾乎無人不曉,但在最初推出和推廣過程中卻引起了不少的疑惑與不解,甚至在這近來還有一些議論和反思。

  不過,作為一種新的體系創立進程向來就是不平坦的,況且是這樣一種集成有高性能DSP和通用嵌入式ARM處理器,還有視頻處理子系統和視頻處理子系統,以及更加豐富的週邊設備介面的單片系統(SOC)。其實,更多的工作還在於軟體系統的全面構建和支援,其中既要保證通用嵌入式即時作業系DSP即時系統的同時工作,又要協調視頻、音訊、網路及各種高速數位介面。

  Davinci的推出更大程度上是奠定了一個更開放和易於擴展的架構,面向未來更廣闊的拓展空間。從定位而言,Davinci並不是對DM642的簡單取代,由此伴生的是面向各種具體應用的晶片DM6446DM6437DM648。也許有人質疑,這些晶片似乎沒有一顆能象DM642那樣成功,其實這要從更廣闊的角度來看。

  首先,Davinci系列的多個系列都成功實現了多個處理器核心的有效共存,是實現了真正的響映成輝。針對數位視訊監控,DM6446DVSIPNCDM6437在智慧視頻分析,DM648在視頻拼接的大螢幕應用中都有不俗的表現。

  當然,Davinci體系對數位視訊監控平臺的貢獻也是極其深遠的,即便是後來出現的一些ASIC晶片也沿用了SOC的結構。看來,Davinci以大師的名字命名,本身就是在宣導一種創新的精神,這不僅是對TI自己的激勵,也是為廣大的數位視訊監控客戶創新意識的鼓舞。如果在行業中,這種創新的衝動也有助於整體產業的多形態發展,這也是值得欣慰的,只是通過不斷的競爭能夠使行業向更高更強的目標發展,而不至於落入低端和消極的境地,為此TI讓在不懈努力。

芯“馳”神往 – 高清SOC數位媒體處理器
  數位視訊監控在新世紀的十年間所取得的長足進展,主要表現在已正在全面取代傳統的類比監控系統而成為主流。然而最為關鍵的方向就在於高清化和智慧化的實施,以及數位光學成像技術的突破。Davinci體系所獲得的成功是高清SOC數位媒體處理器得以繼續突飛猛進的可靠保證。

  Davinci體系在高清平臺上的發展既面向高端也兼顧低端,但支持H.264壓縮格式的1080P解析度是其共性。DM6467是面向高端的平臺,其C64+核心DSP的主頻可高達1GHz,而所集成的兩個HD-VICP是高速視頻輔助處理器,同時集成了高清視頻和千兆乙太網介面。DSP核心為智慧視頻處理提供了可能,因此可承擔高清或多個D1通道的視訊壓縮處理而同時可以提供進行各種複雜的視頻內容分析處理。

  DM368則是面向地端的平臺,可以支援1080P@30高清IP攝像機,並相容業界已廣泛應用的DM365系列產品。特別值得一提的是TI還有建立在相同架構下的DMVAx系列智慧視頻處理平臺。將ARM與視頻輔助處理器和視頻前端的高度集成是TI源于數位相機的創新體系結構,並延伸到Davinci系列。這兩個平臺體系的不斷發展又充分地體現了TI持續超越的創新理念。DM6467從最初的600MHz,又經過729MHz,最終到到1GHz達到支持1080P@60的能力。

  DM365DM368更是管腳和軟體的全面相容而頻率達到432 MHzDM36x中的視頻前端集成了影像信號處理器ISP已經升級到第五代,這種曾經是類比攝影機的重要處理單元現在已融入處理器中,對外只需要直接連接CCDCMOS感測器,而一切的自動曝光(AE)和自動白平衡(AWB)演算法開發也成為處理器開發中的一個部分,數位光學處理技術也成為數位視訊監控開發的有效手段。

芯“有靈犀” 一片通– 新一代SOC數位媒體處理器
  數位視訊監控處理技術融合的還在繼續,而當前數位視訊監控市場已經蓬勃發展,對新一代SOC數位媒體處理器的渴求早就迫在眉睫。TI對此未雨綢繆,通過提升Davinci體系更高的創新思維,高屋建瓴以實現新的突破。在2010年初冬北京安博會上,DM8168作為一款全新強大的SOC數位媒體處理器單片處理H.264十六路D1編碼和十六路D1解碼的超強性能展示格外給力。同時展出的還有1080P@60同編同解的單片高清攝像機,使眾多的客戶提前體驗到了如臨其境,“如窺其鏡”的感受。這就是新一代數位視訊監控處理平臺成功創建的標誌,也引領了未來數位視訊監控應用的走向。

  DM8168H.264壓縮編碼的處理性能定格在三路1080P@60,或是36D1@30。全部的數位視訊壓縮處理都由新一代的視頻處理器HD-VICP2.0承擔而無需耗費任何CPUDSP核心的性能,這樣由ARM9升級為Cortex A81GHz主頻的處理器幾乎無所不能,而由C64+升級為xC674x定點和浮點相容的1GHz主頻的所提供的性能將使DSP專家們發揮更多的創意。DM8168集成的視頻處理子系統可以支援數位監控面向專業現實技術的需求,如有去隔行、三維降噪、視頻增強等等功能,對於3D圖形顯示的支援更是可以使新的數位視訊監控產品以時尚的新穎介面展現。

  至於週邊設備更是包容了所有與視頻監控有關的介面,如HDMI高清顯示埠、SATA硬碟介面、PCIe高速介面。特別需要強調的是,TISOC平臺基於軟體可程式設計的體系架構,始終可以支援多種視頻格式,DM8168更是全面支持MPEGH.264,以及AVSRealOn2等多種格式。最近DM8148又正式發佈,這是一款同樣體系結構而有所優化的平臺,面向高清1080P@60應用,其中集成有改進的第五代ISP。由此,新一代數位視訊監控平臺體系初具規模。

  今年將是TI強化新型體系結構的一年,並將一如既往地採用向上不斷突破性能極限,而向下不斷優化晶片以有針對地滿足各種不同需求,並在晶片的性價比上力爭也有更大的超越。未來將看到的更多的是單片的解決方案,正所謂“芯有靈犀一片通”,只要是具有TI精心大造的新一代“智慧之心”,數位視訊監控市場將會有更加輝煌的前景。

‧ 國際巨頭垂涎重慶50億視頻監控商機

國際巨頭垂涎重慶50億視頻監控商機
 來源:中安網 

  總投資50億元人民幣的重慶市最大物聯網項目--重慶市社會治安視頻監控系統專案雖已由中國安防行業龍頭企業、中國最大的視頻監控設備生產商、上市公司海康威視收入囊中,但國際巨頭企業及國際媒體對其中巨大商機依然興趣濃厚。

  《華爾街日報》稱,“平安重慶”的監控網按計劃將覆蓋1000多平方公里範圍內的50萬個十字路口、居民社區和公園,這一覆蓋範圍比紐約市還大25%以上。“這一未來兩到三年內將在重慶建立的監控系統是中國、或許是全世界的視頻監控類專案中最大以及最先進的。”

  《華爾街日報》還稱,其對“平安重慶”專案的評估顯示,思科系統預計會向該專案提供網路設備。“平安重慶”專案還吸引了包括阿拉巴馬州軟體製造商Intergraph Corp.在內等其他美國公司的興趣。據一位惠普公司的高管透露,預計惠普也將投標該重慶項目的一部分。惠普可能希望為“平安重慶”項目提供伺服器或存放裝置。Intergraph方面表示,重慶不但想增加攝影機數量,還想控制視頻並將其傳送給數十個警區及其他組織,“該專案提出了尚未在全球其他任何地方真正被克服的挑戰”。Intergraph說,該公司花了三年時間,開發能讓多家機構控制攝影機並分析火災或人群聚集等異常情況視頻內容的軟體。

  《華爾街日報》援引英國監控設備市場研究公司IMS Research的調查數據稱,中國已成為增長最快的監控設備市場,但還不是最大的市場。美國和歐洲的監控市場正以個位數速度增長,而中國的監控相關收入每年增速為23%。不包括網路設備或軟體,僅監控設備的銷售額,中國去年就達17億美元。

轉載自安防監控網:http://www.afjk.com/a2011/0706/1213/000001213901.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