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5日 星期二

‧ 家居安防應注意 家庭防盜步入預警時代

2010-12-06 20:23:09   來源:中關村線上
  家庭安防應有二重含義,一是指生命安全,二指財產防盜。傳統家庭安防是安裝被動紅外探測器,其特點是安裝在室內,因此對室內無人值守時,其防盜保護財產的作用能夠實現。
  系統基本原理
  家庭安防系統利用主機,通過無線或有線連接各類探測器,實現防盜報警功能。主機連接固定電話線,如有警情,按照客戶設定的手機或則電話號碼撥號報警。
  家庭安防系統是預防盜竊、搶劫以及火災等意外事件的重要設施。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就能通過電話迅速通知主人,便於迅速採取應急措施,防止意外發生或者災害擴大。
  家庭安防系統通常由:探測器(又稱報警器)、傳輸通道和報警控制器三部分構成。報警探測器是由和信號處理組成的,用來探測入侵者入侵行為 或者煙霧的,由電子和機械部件組成的裝置,是防盜報警系統的關鍵,而又是報警探測器的核心元件。採用不同原理的件,可以構成不同種類、不同用 途、達到不同探測目的的報警探測裝置。
  常見的探測器有紅外人體感應器,門窗磁感應器,煙霧火災探測器,燃氣洩漏探測器,防水淹探測器等。
  主動紅外探測器,其抗干擾性能強,而且又是裝在室外,對室內人員活動毫不相干,只要在你房屋的週邊出入口裝上主動紅外探測器,一旦有人進入室內,就及時報警,生命安全得到保障,財產更是完好無損。起到防範早、後果小的目的。
  家庭安防系統廣泛應用於家庭住宅預防盜竊、搶劫以及緊急救助、煙火報警、防剪線報警、煤氣洩漏報警、保險櫃防盜報警甚至有些企事業單位也可以使 用,例如貨物倉庫防盜報警、工廠重地、禁區防盜報警、金融部門防搶防盜報警、機關單位、機密檔案防盜、商店商場物品倉庫防盜報警、住宅社區商住樓聯網防盜 報警、汽車停車庫防盜報警……
  可採取的技術手段
  我們目前的防盜手段大多是靠人防和物防(如防盜門、鐵護欄等),如果有條件的話採用技術防範手段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安裝紅外線防盜報警裝置。這種報警裝置處於工作狀態時,能發射肉眼看不見的紅外光,只要人進入光控範圍,裝置便立即發出報警聲響,如果是有盜賊進入,居民能立即發現,而盜賊自己卻不知道,往往束手就擒。
  ◆安裝電磁密碼門鎖。安裝這種鎖,從外面開鎖時需先按密碼,否則無法開鎖;若撬開,鎖上報警裝置會發出報警聲響。這樣就會驚動室內的人或鄰居,一可以嚇跑盜賊,二還可以將盜賊擒獲。
  ◆積極配合、踴躍參加城市社區報警聯網系統。用戶安裝這種報警設備後,如遇危險情況(如入室盜竊),報警器將通過預先設置好的防區自動發出報警,派出所的接警裝置立即自動顯示出用戶的確切位址,民警即可迅速出警到達案發現場,抓獲案犯。
  家庭防盜未來
  防盜報警系統在安防行業中技術革新屬於比較落後的(相對監控系統,門禁系統,對講系統等)。但最近兩年來,防盜報警系統的技術在慢慢變革,逐步向高性能處理器,大尺寸液晶顯示鍵盤,及與電腦互聯的方向發展(基於TCP/IP傳輸技術)。尤其在報警防區設置、線上編程、無線報警等方面,防盜報警系統都有了較大的提高,基本上都是採用了混合報警防區和通過電腦進行線上編程和防區設定的手段,以往靠報警鍵盤線上編程和防區設定輸入的現象基本不再出現了。
  目前防盜報警系統最關鍵的是各種探測器的革新,而探測器的技術更新的難度相對報警主機要更大,這裏需要結合多學科的技術創新的。如光學,微波,各種的提高,特殊的研發等。
  在市場方面,建築市場也是造成防盜報警系統行業發展滯後的重要原因。在智慧建築高速發展的10年裏,防盜報警系統最早被引入到住宅建設。但隨著可視對講系統的技術革命,防盜報警系統被逐步擠出住宅市場,這也導致該行業在住宅市場份額逐步減少,影響了該行業的技術進步。
  在過去的10年裏,防盜報警行業發展相對較慢,全面的數位化技術仍未展開(主機和探測器方面)。因此,筆者認為,未來防盜報警行業的會朝全數位化探測器,全數位化網路平臺,多角度控制手段的技術(即多種聯合報警技術手段的報警防範系統,多種高性能,低誤報率探測器的研發)發展,及閘禁系統、對講系統、監控系統進行大融合,且最終是與電腦整合為一體的綜合安防系統,即將所有的安防子系統都集成到電腦管理平臺下的綜合報警系統。

‧ 中國大陸銀行監控設計案 (連載報導之 3)

2010-09-17 19:59:25   作者:呂立波 山東員警學院   來源:中安網

銀行安防系統存在的問題
  目前,銀行保衛部門在安全防範工作中都採用了人防、物防和技防三種基本防範手段,建立了初步的安防系統,為確保銀行有關業務安全運行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由於技術水準等歷史原因的限制,這些運行的系統和防範的手段還存在許多問題:
  1、內外資訊互不相通,資訊孤島現象嚴重。多數安防系統各自單機獨立運行,安全保衛管理的資訊也散佈於各個資訊孤島,沒有充分地運用電腦、電腦網路和系統集成等先進技術形成整體綜合防範能力。
  2、系統功能不統一、不規範,缺乏整體規劃和統一的建設標準,技術水準參差不齊。如何依靠高新科技來實現規範關聯、進行整體規劃,提高安全技術防範水準等,有待整合改造、制定規範和創新提高。
  3、現代數位通信技術與電腦技術的發展使得對當前銀行的視頻監控系統進行遠端聯網、集中管理成為可能。但由於歷史診-因,目前各銀行網點、ATM機的聯網條件參差不齊。例如,銀行一般會為1ATM機配備1DDN專線,其傳輸速率為64kps。正常的業務處理基本佔據了所有的頻寬,很難有富裕頻寬進行視頻監控信號的傳輸。自助銀行通常配備了2條或者4DDN專線,可以達到128kps-256kps的傳輸速率,營業網點則配備2M的虛擬私人網路,但銀行正常的業務使得只有20%不到的頻寬能夠留給安防系統。這對於監控點位元多、圖像採集品質要求高的銀行監控來說,可謂捉襟見肘。
  這些因素使得目前銀行的視頻監控系統往往是每個營業網點自成一體,很難在分行這一層次上進行集中管理、規模化應用。隨著銀行網點、自助銀行與ATM機鋪設力度的加強,越來越多的“孤立的”視頻監控系統會逐步建立。這些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集中管理成為銀行安全防範系統建設亟待解決的問題。
  4、現有的銀行監控系統缺乏對視頻內容的分析,使得整套系統即時防範與事後調查的效率極低。現有監控系統中,前端攝像機與硬碟錄影機只能對監控場景圖像進行採集、編碼與存儲,不具備視頻內容分析能力,使得對場景內目標及其活動的即時監視完全依賴於人工來完成。由於銀行監控點多,安全職守人員有限,受人類的生理特點和管理水準的制約,單純的人工監控方式難以準確及時地觀察到異常行為與犯罪活動的發生,這造成監控系統即時防範的效率極低,安全監控系統只能為事後調查提供最原始的錄影資料。

‧ 全球首個生物識別身份證將在印度誕生 (Download from website)


2010-10-09 18:20:04   來源: 聯合新聞網
  為解決身份冒用阻礙國家發展的問題,印度計畫為全國12億人口建立國民身份資料庫,在全球首開用生物識別系統的先例。
報導稱,印度政府正計畫為12億聞配發個人專有的12位身份證號碼,須搜集所有人的指紋及掃描虹膜,被專家視為在技術和邏輯運算上極為複雜的龐大工程。政府宣稱,這獨一無二的身份證號碼有助於確保福利支出的分發,也能讓數億窮人取得身份證明,從此能到銀行開戶或申請駕照。
  據悉,本計畫已於29日在印度全國展開,明年3月之前發出1億張身份證,4年內將完成6億人身份證的分發。印度總理辛格已任命印度軟體巨擘Infosys公司前執行長尼勒卡尼主持這項空前的工程。
  印度約有三分之二的成人沒有銀行帳戶,不少窮人因為缺乏身份證明或居住地檔,無法享有這類服務。此外,政府為貧窮民眾提供食物和就業機會的補助物資,有40%被持有偽造身份證明的“幽靈人口”領走,然後被不法商人轉入黑市牟利。
  不過批評人士擔心,以印度不甚穩固的網路基礎建設,這些機密資料在傳輸過程中恐有資料外泄之憂,而人口統計資料也可能淪為商人的行銷資料庫。

‧ 手機視頻監控市場分析 (Download from website)

2010-10-29 13:40:41   來源:IT168
    安防產業是全球飛速增長的一種高科技產業,在中國,數字安防產業最近幾年剛剛崛起,在國內政策的引導和扶植下,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潛力。而手機視頻監控系統作為該領域的一種新型技術和產品,憑藉著技術上與IP網路的無縫相容以及所提供的遠端即時視頻處理能力和其他網路應用,一出現就以每年20%的增長速度迅速成為市場增長最快的一個產品,與經營多年的類比監控系統並駕齊驅。手機視頻監控不僅在中國市場連續三年(2004-2006)獲得安防領域三大熱門產品的稱號,在世界其他各個地區,也有將近90%的各行業終端使用者準備在未來的三至五年內逐步進行類比設備的數位化升級,或購置數位化系統。
  根據有關權威市場調查部門的一份分析報告指出,由於社會對公共安全的日益關注、技術的進步以及價格的降低等因素,手機視頻監控系統的市場將在20062010年間增長將近十倍。
  報告預測,攝像機、視訊伺服器、週邊設備和軟體等構成手機視頻監控系統的各種設備的市場總額將在2010年達到71億美元,遠高於2006年的7.35億美元。到2010年,手機視頻監控的銷售收入將達到39億美元,遠高於2006年的3.01億美元。而到2009年底,全球手機視頻監控市場將超越傳統的閉路電視(CCTV)攝像機市場。
  手機視頻監控系統都將給DSP、圖像感測器和包括EthernetWi-Fi在內的相關支援邏輯和介面晶片發展帶來良機,而這些攝像機的軟體應用也將給攝像機和安全系統製造商提供絕佳機會來開發攝像機和網路方面的新功能。到2010年,面向手機視頻監控的市場將達到將近10億美元的規模。
  3G網路技術和移動終端的不斷發展,為手機視頻監控的出現和推廣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市場需求為手機視頻監控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同時也是3G市場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是未來移動通信新的市場增長點,真正使移動使用者享受無線視頻掌上未來。
  技術的快速發展也是推動社會增加在視頻監控上的投入的原因。傳統的單純用於視頻存檔的VCR已經風光不再,手機視頻監控正逐漸成為視頻監控領域的主流。

‧ 激情四射VS波瀾不驚 盤點2010高清監控

2010-12-21 14:55:31   來源:IT168
  “今年的高清比往年來得迅猛”,這不是空穴來風,縱觀2010北京安博會,高清產品如雨後春筍般湧出,眾多攝像機廠家高調推出了高清產品,都在向觀眾們展示圖像如何清晰。
  視頻監控歷經了從類比到數位的不同時期,其視頻清晰度也在不斷地提高。同時,隨著CCD的不斷發展,模擬視頻監控和數字視頻監控的清晰度又在縱向提升,模擬攝像機的水準解析度從380線發展到540線,數位攝像機圖元從25萬發展到1600萬。自2009年開始,各監控攝像機廠商就已開始向市場推出高清網路監控攝像機。
  根據半導體行業的統計顯示,20101-5月全國百萬高清感光器晶片出貨量為15萬顆-20萬顆。而又有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投放到工程應用市場中的國產百萬高清攝像機約為7萬台左右。
  IMS Research通過最新發佈的《全球模擬視頻監控視頻監控市場》(2010年版)報告中指出,到2014年將有超過50%的在售網路攝像機達到高清與百萬圖元的解析度。百萬圖元和高清視頻監控設備的增長和應用,將成為至2014年前視頻監控設備市場發展最為關鍵的趨勢之一。
  這一系列資料都顯示著,高清已經真正來到我們身邊。
  作為高清領域的領軍廠商,2010年索尼推出了10餘款高清攝像機,它們擁有1080P720P全幀率(25fps,H.264)流媒體能力,分別面向增強型、標準型和緊湊型的市場需求。至此,索尼高清家族的成員已增加至34(含不同顏色),按縱向種類涵蓋了槍機、半球、快球、紅外、堅固型,價格涵蓋從入門高清,到專業應用的不同檔次應用。
  作為安防行業的龍頭老大,海康威視也在高清網路攝像機領域推出了全系列的產品:從VGA解析度到500萬圖元,涵蓋了4CIF130萬圖元、200萬圖元、300萬圖元等各種解析度;在行業細分產品上,推出了交通專用、銀行專用等多個行業的高清攝像機;在外形上,涵蓋了從槍機、室內半球、迷你半球、卡片式直到室外半球等各種外觀。
  作為網路攝像機的開山鼻祖,安訊士也不甘示弱,目前其推出的高清攝像機涵蓋室內、室外用,不同解析度,不同智慧等等;而波粒科技則於今年3月率先推出應用最新CMOS感光器的低照度攝像機,大大拓展了高清網路攝像機的適用領域。

  儘管高清攝像機“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好戲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演,然而,目前看來,應用市場並不大。高清應用除了前端圖像採集的高清外,還要求傳輸、存儲、管理、顯示等各個環節都能達到高清的要求,如果整個系統出現任何短板,高清也就無從談起。目前影響高清規模化應用的瓶頸在技術上主要還存在以下幾大障礙:
  1 傳輸方面
  通用的高清圖像一般會選用720P或者1080的解決方案,如果要達到很理想的圖像效果,就需要4M8M的網路頻寬,如果一個系統當中要有幾百個點,那整個網路的資料流程會相當大的,並且視頻流是即時的資料流程,會持續給網路相關的交換設備造成持續的壓力,這需要在網路規劃方面做好充足的功課。
  2 存儲方面
  上一個問題提到了資料流程龐大的問題,如果資料彙聚到中心或者各個節點進行存儲,對中心入口頻寬的壓力以及存儲容量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3 顯示方面
  眾多的高清廠家只是將注意力放在了前端攝像機的圖元上,而忽視了或者無法提供在控制中心上高清幕牆的解決方案,只能圍著PC機的螢幕來觀看所謂的高清圖像,無法將高清的圖像獨立的在大螢幕上顯示。
  4 管理方面
  許多高清廠家還是按照傳統模擬攝像機的思路來做高清攝像機,買來現成的硬體解決方案,採用協力廠商提供MPEG4的標準演算法,只是提供一個網路介面,簡單的進行一下數位化,至於後面平臺如何對攝像機的硬體以及資料流程進行管理,由於自己沒有那些底層的核心演算法與技術,根本就無法實現。
  5 夜間成像
  在白天光線充足的情況下,實現高清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一旦應用在光線較弱,或者需要夜間監控的時候,高清就成了英雄無用武之地了。由於大部分的高清攝像機都採用CMOS感測器,其對光線的靈敏度較低,即使是採用百萬圖元CCD感測器,也要比普通的低照度CCD靈敏度也要低許多。到了夜間就是漆黑一片,而監控大部分所要防範的時間段恰恰又是在夜間,這樣就會使期望值很高的視頻高清系統成了一個擺設。
  除了技術上的障礙外,高清系統的成本也是市場發展的受限的阻力之一。高清應用的投入相對偏高,這主要體現在基礎設施投入和系統本身的投入上。高清系統的部署對於存儲、網路頻寬等基礎配套設施的要求,要比標清系統更高;而高清設備本身的成本也會高於標清產品不少。對於眾多的普通用戶而言,投入成本是影響他們進一步選擇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現階段高清的應用還主要集中在一些高端場合。
  回顧2010年安防產業的發展,高清監控高居榜首。然而,概念市場“激情四射”,應用市場“波瀾不驚”——面對這樣的狀況,我們只能說,高清應用尚需時日。


‧ 安防對擂:主動紅外技術與被動紅外技術 (1)

2010-12-20 20:09:07   來源:互聯

  智能視頻監控技術是電腦視覺和模式識別技術在視頻監控領域的應用。它能對視頻圖像中的目標進行自動的監測、識別、跟蹤和分析,從而通過電腦程式的自動篩選,能夠過濾掉大量的用戶不關心的視頻監控錄影,通過分析、理解視頻畫面中的內容,為使用者提供對監控和預警有用的關鍵資訊。由此可見,智能視頻監控技術改變了傳統視頻監控的被動接受感受模式,變被動為主動地對監控現場的視頻錄影進行即時地分析。

主動紅外技術
  主動紅外的應用以LED紅外和陣列紅外、
       鐳射紅外三種紅外技術為主。
LED紅外燈
  LED紅外燈由紅外發光二級管矩陣組成發光體。紅外發射二級管由紅外輻射效率高的材料製成PN結,外加正向偏壓向PN結注入電流激發紅外光。使用該技術製作出來的紅外攝像機,以製作成本低廉見稱,而且技術門檻低,目前絕大部分安防廠家都有所選用。
  使用該類技術的廠家和用戶都知道,LED紅外燈的照射距離、長時間使用後的散熱、紅外燈的壽命,監視畫面亮度不均勻等一直是困擾大家的問題。同時,該紅外技術的應用也有一定局限性,該技術主要是以室內環境監視及室外短距離為主,如像一些室內通道、走廊、房間、庫房等,像室外短距離幹道、走廊、路口、出入口等,比較適用監視面積較小、較短區域,在這些區域的LED紅外燈表現效果能夠讓用戶接受,在某種程度上還可以代替超低照度攝像機,實現夜間監視。
  雖然經過很多紅外LED廠家的改良,在壽命及單LED的照射距離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然遠遠不能滿足目前監控的需求,所以最終也難逃被淘汰的命運。

陣列式紅外燈
  陣列式LED紅外技術在原有LED紅外技術的基礎上,採用了先進的封裝技術,將幾十個高功率、高效率的紅外晶體原封裝在一個平面上。陣列紅外燈的出現彌補了LED的缺陷,改善了LED使用壽命短、紅外夜視距離短、紅外效果不理想的現狀。特別是在一些幾十米到上百米不等的中短距離、監控面積較廣的夜間監視場所,如平安城市裡道路監控、工廠、社區、監獄圍牆、較空曠廣場、體育場館監控等等。
  採用該紅外技術,在照射距離及畫面亮度均勻程度比LED均有提升。在照射距離方面,一個陣列式紅外燈的光學輸出可達約2W,相當於傳統的兩百個LED發出的亮度,真正能夠實現室外達到上百米的實際照射距離;在畫面的亮度均勻處理方面,由於陣列式紅外燈發光體原始的半功率角約為150°,可通過光學手段改變不同的角度,發光角度可大可小,使得照明光束均勻照射在目標物上,使整個畫面亮度均勻。
  此外,陣列式紅外燈在使用壽命方面也有很大的改進,陣列式紅外燈的集成體使用金屬製成,散熱好,操作時易保持低溫。雖然該技術在市場逐步被推廣但由於成本較高的原因,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類型產品推進的步伐,隨著製作成本大幅度下降,在未來一至二年內該技術應該會逐漸有所普及。
  
鐳射紅外燈
  鐳射紅外燈屬於半導體雷射器,是利用半導體材料在空穴和電子複合的過程,以及電子能級的降低而釋放出電子來產生光能的,然後光子在諧振規範光子的傳播方向形成鐳射。鐳射有良好的方向性,表現為光束的角度小、能量集中,傳播到較遠的距離仍有足夠的光照強度,所以非常適合遠距離照明。
  常規產品照射距離100-500米,最遠可達3000米。想要現實中遠距離的監控就需要採用新的技術,那就是紅外鐳射夜視技術,如大面環境監控、森林防火、景區監控、港口碼頭監控、油田監控等,這些區域主要特點是監控距離長,一般都長達幾百米甚至12公里不等,監視範圍較大,風險係數高,而鐳射紅外燈技術的推出,完全可以解決上述在遠端夜監視的問題,實現遠距離的照射,達到監控目的。鐳射紅外燈的生廠工藝不像LED紅外燈一樣,其生產工藝要求非常高。同時鐳射紅外燈生產需要投入龐大的資金,也是一般廠家所不能完成的。鐳射紅外技術生產需要改進,生產成品需要降低,隨著市場推進,鐳射紅外燈產品大約在未來三至五年內會像LED紅外燈一樣普及。最終會成為主流的紅外夜視產品。
  

‧ 安防對擂:主動紅外技術與被動紅外技術 (2)

 被動紅外技術
  紅外熱成像技術原理是基於自然界中一切溫度高於絕對零度(-273)的物體,每時每刻都輻射出紅外線,同時這種紅外線輻射都載有物體的特徵資訊,這就為利用紅外技術判別各種被測目標的溫度高低和熱分佈場提供了客觀的基礎,利用這一特性通過紅外探測器將物體發熱部位輻射的功率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後,成像裝置就可以一一對應地類比出物體表面溫度的空間分佈,經電子系統處理傳至顯示幕幕上,得到與物體表面熱分佈相對應的熱像圖,即紅外熱圖像。
  由此可見,通過紅外熱成像技術所看到的目標的熱圖像和目標的可見光圖像不同,它是人眼不能直接看到的目標的表面溫度分佈所轉變而來的代表目標表面溫度分佈的熱圖像。利用這種技術,可以使人們在完全無光的夜晚、煙雲密佈的戰場,或者是在雨雪霧風的惡劣氣候下,清晰地觀察到前方的情況,正是基於這個特點,紅外熱成像技術為安防監控領域提供了先進的夜視裝備,並為安防監控工程裝上了全天候的監視系統。

  1、對被遺棄的行李包裹等遺留物體進行有效的檢測
  對於被遺棄的行李包裹等遺留物體,普通監控攝像頭由於受自然光成像的局限,只能看到行李包裹的外部特徵,很難觀察到行李包裹內所裝的物品,也無法對其進行分析。利用紅外熱成像技術,可以輕而易舉的對行李包裹的內部物品進行透視與分析。
由於物體產生的熱量在發出紅外輻射的同時,還在物體周圍形成了一定的表面溫度分佈場,不同物體的發熱功率也不盡相同。因而,不同的物體內部所發出的熱擴散和物體表面溫度也是不同的,通過紅外熱成像技術所觀察到的行李包裹的紅外熱圖像必然會呈現出其不同的表面溫度特徵,在通過分析行李包裹的紅外熱圖像的特徵,即可推論出其內物品的特徵,從而對其進行適當的處置。

2、對周邊入侵進行監測、報警
  傳統的視頻監控技術只是對周圍的現象進行即時的監控與記錄,在非智慧的狀態下,無法完成有效的預警、報警功能;而傳統的紅外對射技術,雖然能夠對入侵者進行適時報警,卻無法認識入侵物件到底是什麼,這可能造成每一次報警都是虛驚一場,而導致無效報警。
  利用紅外熱成像技術對周邊入侵進行監視,不僅能夠適時報警,而且能夠在報警的同時,察看當時所入侵者的紅外監控圖像,從而對入侵者物件做出分析,達到一般監視系統不易達到的效果。
  另外,眾所周知,社區的防範主要是嚴防罪犯進入,一般的監視系統,安裝時很容易產生監視死角,不利於全面控制監控面。利用紅外熱成像技術,安裝紅外熱成像儀,可以克服普通監視系統的監視死角這個難題。

3、對被盜事物和被埋葬物、屍體等進行有效的檢測發掘
  普通監視攝像頭是無法看到發光物體表面掩蓋下所隱藏的物體的,但利用紅外熱成像技術所研製的紅外熱成像儀則可以看出來。因為當某處的表面被弄亂時,該表面的熱輪廓也會被破壞,如翻過的土壤熱輻射和壓實的土壤熱輻射是不同的。通過紅外熱成像儀的這種功能可以找到被藏或被埋的東西。曾有過這樣一個案例,一男子在搶銀行之後,為掩蓋罪證,該男子將搶來的錢偷偷的埋在了社區公園的偏僻之處,並用草皮蓋住了埋錢地點,該男子自以為做得天衣無縫,但員警通過紅外熱像儀所監控到的社區公園圖像,很快發現了被埋藏在公園內的贓款。

4、對重要區域進行全天候的智慧視頻監控
  普通的視頻監控鏡頭可能很難對某些重點監控區域做到全天候的監控,如重要的行政中心、銀行的金庫、機要室、軍事要地、監獄等地。這些重要的監控區域不可能完全做到全天候的有可見光,而沒有了可見光,普通視頻監控鏡頭也就失去了其監控功能。這些地方特別適用這種紅外熱成像儀,它可以晝夜24小時處於運行狀態,並隨時對背景資料進行分析,一旦發生變化,可以及時發出警報,並可以通過其他智慧設備的處理,自動對有關情況進行處理,並隨時將情況上報,取得進一步的處理意見。

5、對邊防的有效監控
  大家都很清楚,邊界防衛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我國邊境線甚長,海洋也遼闊,由於野外環境的惡劣,特別是在下雨、下雪、大霧、大風的日子,許多系統都不可能很好地擔當起防範作用,更不用說通過智慧分析報警了。如果採用人員巡邏,利用望遠鏡進行觀察,往往由於可見光波長短,因而觀察效果也不會理想,也不可能做到全天候,這樣難免不造成漏查、誤查和失查的現象。
  紅外熱成像儀可以探測到波長較短的紅外線,因而可以遠距離進行觀察,特別適用於風雨天氣。香港警方曾在某一邊境地區放置了五套紅外熱成像儀,在使用過程中,成功地破獲了多起非法入境者案件,效率大大高於原來用人工巡查。
  在海岸港口等地方,用紅外熱成像儀,可以迅速地跟蹤來往船隻。現在海邊走私,常常利用“大飛”來進行,這些“大飛”無燈光,馬力大,機動性強,往往容易擺脫緝私人員和邊防人員的追蹤,普通頻監控攝像頭更是對其無可奈何,而有了紅外熱成像儀,就可以遠距離跟蹤這些“大飛”,就是在雷達的死角,這個系統也可以正常運行,特別是在黑夜和惡劣的天氣下,均可以充分發揮其良好的特點。

  6、在消防領域的有效監控
  對於消防的安全監控和預警,以及事後搜救,普通視頻監控攝像機也許無能為力,而對於紅外熱成像儀卻正是大顯身手的大好時機。
  如在大面積的森林中,火災往往是由不明顯的隱火引發的,這是毀滅性火災的根源。用現有的普通監視系統,很難發現這種隱性火災苗頭。 然而採用紅外熱成像儀,則可以快速有效地發現這些隱火,把火災消滅在萌芽階段,做到未雨綢繆。
  在住宅社區、機場、碼頭、學校等人流密集的場所,使用紅外熱成像儀能及時監測到火災苗頭並報警,觀察人員通過紅外熱圖像,能迅速找到火災源頭,及時採取行動進行處理。即使是在火災過後,消防人員也能通過現場紅外熱成像儀的監視圖像,開展對火災現場卓有成效的搜救工作

‧ IP系統監控與HD-CCTV的優缺點分析 (Download 自網路)

2010-12-18 10:22:30   來源:國際電子商情

  HD-CCTV2009年由數家晶片與系統供應商提出的針對高清監控系統(High Definition Surveillance Systems)應用共同開發指定的一項新標準。雖然該標準提出至今不過2年不到的時間,但是由於其自身標準所具有的優勢,加上越來越多的廠商加入,HD-CCTV標準在現今的高清監控行業裡,可以說已經逐漸開始和開放網路視頻界面論壇(ONVIF),實體安全互通性聯盟(PSIA)形成三足鼎立的態勢。


  簡單來講,HD-CCTV是利用了最早為專業廣播市場開發的SDI鏈路,也就是現在被廣泛應用的類比安防系統中從攝像機-DVR的傳輸線路,在此基礎上為高清視頻傳輸定義了視頻解析度和幀率等資訊的握手協定。這樣一種類比的高清視頻傳輸模式(HD-SDI)是HD-CCTV中最為重要的基本核心的技術。HD-CCTV的陣營支持者期望新標準能催生一個更容易佈署、成本更低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系統替代方案。
  談及IP系統,它目前是高清視頻監控系統應用方案的主流標準。由於IP標準的提出,高清監控方案才能真正獲得了實際應用價值。IP系統極大的提高了視頻資料承載能力,使視頻圖像解析度大幅提升,並且它具有高度可擴展性,可延伸性(IP系統覆蓋面積廣),和集中管理等優勢。目前的ONVIFPSIA都是基於IP方案的陣營。目前他們都各自擁有一些行業引領者的支持,比如ONVIF有像AxisSony IP攝像機銷售巨頭,PSIA內也不乏CiscoGEHoneywellPanasonic等大品牌。近幾年大大小小的安防行業的各類展會中,以IP為基礎的高清視頻監控方案真可謂是紅極一時。可是,從這幾年安防系統中實際的IP系統使用來看,只僅僅占到了一成。所或者實際成就和這些廠商的預期不能不說還有很大的差距,這和IP系統的特性不無關係,簡單的分析一下,目前IP系統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 IP設備管理困難
  雖然IP設備的良好的管理性和很好的擴展性是一大優勢,但是從真正構建這樣一個管理系統,特別是對現有主要是以類比為主的安防系統解決方案來說,需要投入較大的人力和物力成本。
  2. 從類比系統升級代價大
  如同前文所提到的,目前的安防方案有絕大多數還是基於類比系統。那麼如果從類比系統升級到IP系統的話,存在著重新佈線,重新投入硬體資源,人員重新培訓的各種困難。
  3. 技術上仍有瑕疵
  利用IP傳輸的資料,其一是後端設備再也無法得到原始圖像,在某些需要保存原始碼流或者對碼流要求較高的應用場合,則無法得到滿足。其二,是圖像還原是經過編碼-解碼的過程,帶來了延遲(50ms以上),在某些對即時要求很高的場合則無法滿足。
  反觀HD-CCTV,可以說他具有先天的優勢,從設計之初就考慮了如何解決當時IP系統帶來的種種問題,簡單來說,主要有以下幾點優勢:
1. 在佈線方案上可以沿用老的類比系統的成果,無需重新佈線,設備管理也可以沿用老的類比系統的架構,從老的系統升級,只需要更換硬體設備(攝像機,DVR等),無需再有其他投入。也無需再經過系統變化所需要的新的知識培訓。
  2. 不失真的可靠度:它不像數位監控資料是在壓縮後以封包方式網路傳輸,以未經壓縮的數位資料在同軸電纜上傳輸,不會失真。
  3. 高清等級的即時圖像:它在傳輸過程中沒有產生壓縮與封包化的動作,不會像一般數位高清產生圖像延遲問題,在講究即時監控的場合特別適合。
  4. 提供智慧監控(IVS)所需高清圖像:HD-CCTV所提供的未壓縮過的高清圖像,圖像的完整性有保障,可提供智慧監控所需的最佳高清圖像來源。
  其實,HD-CCTV帶來的最根本的好處就是可以從目前大量的模擬視頻監控方案中平滑升級到高清的方案。這一點,無論是最終用戶,到系統集成商,還是現在大量的模擬攝像機製造廠家來說,都是樂於接受的一種方式。


  客觀來講,基於IP的標準和HD-CCTV各有所長,但以目前安防行業的格局來看,HD-CCTV的未來是令人興奮和期待的。當然,HD-CCTV從提出到現在也才經歷不長的時間,不管從陣營成員引入,市場推廣,還有技術難點攻克方面,還在起步階段,比如,現在HD-SDI的傳輸距離和傳統SDI相比,還有不小差距,HD-CCTV的攝像機和DVR可選擇面很小,成本也比較高。市場推廣的力度也遠遠不及IP的高清監控方案。但是,隨著技術難點的一個個被攻克,越來越多的公司,廠商加入,硬體和方案的成本會隨之越來越低,會受到安防行業越來越多的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