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Options = {...}; .為什麼電動汽車更適合智慧化 - 3S Market「全球智慧科技應用」市場資訊網

3S MARKET

3S MARKET
2020年4月22日 星期三

電動車 VS 內燃機汽車

ifanr

前兩天 對岸@38 號車評中心在微信公眾號發表了 《請電動吹和電動黑們理性看待電動車》,很多方面我還是比較有共鳴的,但個別觀點不敢苟同。

@38 在文裡拋出了一個論點:「智慧化和純電動車是兩個完全沒有直接關聯的概念」。

結論建議是:「不要把智化和純電動車進行強行綁定,智化跟車輛的源頭供能方式無關,純汽油車一樣能夠實現所有的智化功能。」

論據說得很絕對,他說智慧化的車輛功能、系統、邏輯、算法是傳統燃油車或 HEV、PHEV、REEV、FCV 等這些車型上都能實現,自動駕駛也不例外。


事情真的是這樣的嗎?首先我不否定 @38「油車一樣能實現智慧化功能」的觀點,但我認為電動車更適合智慧化是不爭的事實。

作為汽車科技媒體,我有一些淺顯的認知有必要分享一下。其實這都是圈內老生常談的話題,如果有不嚴謹的地方,還望業界大佬能夠不吝指正補充。

我們不妨先瞭解一下什麼是汽車智慧化,絕不是多幾個感測器、車機系統能上個網那麼簡單

汽車智慧化大致可以分為三類:整車控制、車身控制與車載資訊,研究過汽車電子的同學,對這三個概念肯定不陌生。

傳統汽車基本都是機械+液壓的結構,新一代汽車,則是加入了大量的電子部件,成為了機電一體化的綜合體。

這個過程就叫作汽車電氣化,狹義上不是純電動化,但廣義上的今天汽車電氣化演變過程,和電動化基本是一致的。

今天行業裡公認的電動化,絕不是簡簡單單的改變驅動車輛的能源形式。


電氣化有五個核心技術點:1、線控系統;2、通信協議;3、數據通信;4、高壓電源;5、具有容錯空間的電子電氣架構。

從電作為能源供給這個角度,@38 說的沒錯,燃油機加一個大功率發電機就夠了。抓住能源不放的他忽視了一點,那就是汽車的架構。

電動車發展所帶來的,絕非僅僅是動力形式的改變,而是整個汽車結構的簡化。

相對傳統汽車,發動機、底盤、傳動軸及相關電氣系統的複雜構成,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就是電池、電機、電控所謂的「三電」。

舉個簡單例子,福斯高爾夫的四缸發動機有 113 個活動件,而一台電機的構造,則要比這個簡單的多。


得益於簡單和高度整合化的設計,純電汽車整車線束,也得到了控制。

基於 CAN 總線協議的現代化高級車線束,總長度要將近兩公里,重幾十公斤。

馬斯克曾經驕傲地說,Model 3 整車線束是 1500 米,而即將發佈的 Model Y 能夠做到了 100 米……

線束是什麼?線束就是串並聯汽車,各種電子元器件的線材。理論上,線束越短就整合化越高,帶來的損耗也就越小。這對於信號傳輸、生產組裝都有很大的幫助。


電動化是汽車從線路時代,進入了真正電路板和半導體的時代重要推手。

之前我們提到,汽車智慧化有三類:整車控制、車身控制與車載資訊

整車控制和車身控制是最難的,以傳統汽車發動機和變速箱的結構,人工智慧很難精準控制內燃機的工作狀態。電機只需要透過電流或者電壓,便可以精細地調節轉速,達到改變車速。

而控制油門剎車是智慧汽車自動駕駛的基本功能,燃油車存在先天的缺陷。油車不是做不到,是很難。

自動駕駛工程師需要破解車輛的 CAN 網路,再把自動駕駛軟體的命令,透過控制器傳達給 ECU 控制油門,還需要改造線控剎車等等。

方法多種多樣,但可靠性、精準度、響應度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改造老舊架構下的燃油車,是一件非常棘手的問題。


智慧汽車另一個關鍵特徵就是 OTA。

OTA 這個概念大家應該都有所瞭解,但目前在量產車上實現整車 OTA 的 OEM 寥寥無幾,除了特斯拉可以說是幾乎沒有。

傳統燃油車企都在做什麼?

豐田汽車說會採用 OTA 技術更新 ECU ,用於修復漏洞;

福斯說可以用 OTA 幫助車主更新導航;

福特用 OTA 為搭載 Sync 3 的 2016 款車新增了 Android Auto 及 Apple CarPlay 系統;

富豪汽車也用 OTA 升級了車載地圖;

通用表示在 2020 年前能夠透過 OTA ,升級車載資訊娛樂系統;
……
基本都是 HMI 人機交互上的更新。

幾乎沒有任何一家傳統燃油車企,提到車身控制方面的軟體升級,一方面是為了安全保守起見,另一方面是在燃油車上實在很難做到啊。


相反,電動汽車則具備控制、讀取、寫入、升級的先天優勢。簡而言之,電信號在電動汽車裡頭,是四通八達的。

電動車未必是智慧汽車,但智慧汽車的前提一定需要電驅動,這是從架構上燃油車,難以逾越的鴻溝。

「智慧化和純電動車,是兩個完全沒有直接關聯的概念」這個觀點可以說是大錯特錯了,首先這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373190306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