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Options = {...}; .美國進入「能源新時代」影響幾何? - 3S Market「全球智慧科技應用」市場資訊網

3S MARKET

3S MARKET
2019年12月11日 星期三

The New American Energy Era


源:i能源




正面因素是,美國大量石油和天然氣產能進入國際市場,將衝擊以歐佩克為主導的石油市場格局,給全球客戶提供更多元化的能源產品選擇。但美國由於其國內擁有大量廉價油氣資源,從目前看該國將長期處於「油氣時代」,這對全球減碳進程來說,似乎不是一個好消息。

2018 年 3 月,在美國休斯敦召開的第 38 屆劍橋能源週上,筆者曾有幸現場聆聽了美國能源部長里克·佩里做的一個關於能源「新現實主義」(New Energy Realism)的演講,該演講作為川普政府高官,首次就美國未來能源政策進行闡述,一發表就在行業內外引發了廣泛關注。

在今年 3 月舉辦的第 39 屆劍橋能源週上,佩里部長再次登台演講,提出了美國進入「能源新時代(New American Energy Era)」的新概念。從「能源新現實主義」到「能源新時代」,佩里的講話中,透露了美國能源行業發展,以及監管政策的哪些變化,又將對全球能源格局,和應對氣候變化進程,帶來哪些影響?

「能源新現實主義」和「能源新時代」理念上一脈相承
筆者近期仔細閱讀了佩里的兩次講話,總體感覺佩里兩次講話有著緊密的邏輯關係,而兩次講話中,貫穿其中的思想精髓,就是兩個關鍵詞:一是創新,二是化石能源利用。

在 2018 年劍橋能源週上,佩里講話中大力提倡能源管理創新,抨擊能源管制。他對上世紀 70 年代以來流行的能源管制,進行了辛辣的諷刺和抨擊,認為美國過去幾代人,都存在「能源悲觀主義」,政府對能源行業創新活力估計不足,管了很多不該管的事情,走過了一些彎路。

佩里更是點名道姓抨擊了首都華盛頓的官僚們,認為「華盛頓是最缺乏創新能力的地方。在華盛頓人們偏好管制,而不注重創新。政府的官員用一根手指頭去鼓勵創新,用剩下的九根手指頭去管制他們不看好的技術。」

佩里部長認為,川普政府的新能源現實主義的核心,是堅持創新優先,而不是監管,政府將透過簡化聯邦許可程序,削減企業稅和整合政府部門來推動創新。


image.png



在 2019 年能源週上,佩里再次大篇幅談及創新。曾經擔任過 15 年得克薩斯州州長的他,開篇就幽默地說:「我在德州當州長時,這是世界上最好的一份工作;而我在能源部當部長時,這是最酷的一份工作。」

為什麼最酷?因為美國能源部下轄的國家實驗室有一系列「神奇」的技術,這些技術可以解碼 DNA、監測核電安全生產、助推頁岩革命、點燃 LED 革命,同時還能利用 AI(人工智慧)來優化電網安全,提高能源效率,等等。在佩里部長看來,創新是美國以及全球各個地區,創造現代奇跡的最根本動力來源。

除了大力宣揚創新,佩里講話另一個核心要點,是化石能源利用。他主張對待能源生產和利用,要採取更加務實的態度,要更多立足其國內資源,更清潔高效地利用化石能源。而隱藏著「務實」利用化石能源的背後,則是對《巴黎協定》的「低調批判」(言外之意是《巴黎協定》去化石能源的理念,過於理想化)。

在 2018 年能源週上,佩里在講話中力挺化石能源生產,並對《巴黎協定》進行了委婉的批評:「……有人反對這些技術輸出,因為他們反對能源,尤其是化石能源的生產。化石能源佔到世界能源消費總量 80%,帶來碳排放。我不得不說,這就是《巴黎協定》的精神之一。《巴黎協定》倡導者推崇可再生能源,因為它們零排放……」

可見在佩里眼中,《巴黎協定》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與抑制化石能源消費、發展可再生能源「劃等號」的。但是美國顯然想走一條更加「現實主義」的路子 —— 既要透過技術創新,生產更多天然氣等化石能源,還要推進煤炭的清潔化利用,也要投資發展零排放的核能、水電等可再生能源,以此來實現整體碳排放量的減少。

在今年的劍橋能源週上,佩里再次強調指出,正是由於美國擁有涵蓋傳統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等,多種形式的豐富能源資源,所以美國進入「能源新時代」。他進而話鋒一轉指出,「要依靠創新,而非遵循繁重的《巴黎協定》來通往零碳世界……美國通過發展 CCS 技術、小型核電技術等技術創新,完全可以實現電力系統的近零碳排放……」

從佩里的兩次講話中,可以感覺他就像是美國能源行業,不遺餘力的「宣傳員」,一方面是竭力宣揚美國的「先進」能源管理理念,另一方面是為美國能源產品「代言」,盡可能為美國能源行業爭取最大利益。但在筆者看來,佩里兩次講話中大部分講述的是事實,也有一部分的溢美之詞和自我吹噓之處。

例如,他兩次講話都談到,美國為碳減排做出歷史性貢獻,但他卻刻意回避了 2018 年美國碳排放反彈的事實(增幅約 3.4%,一個重要原因是天然氣消費成長)。

還比如,他提及美國有能力引領各種電力生產實現「零排放」,但 2017 年美國電力領域的碳排放仍高達 17.44 億噸,這其中絕大部分來自美國化石能源發電。

由於目前 CCS 技術仍處在試點階段、尚未大規模推廣,如何在滿足化石能源消費成長的同時實現碳減排,我們只看到佩里部長許了一個美好的願景,但沒有看到清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能源新時代」本質上仍是油氣主導的時代?
在我看來,佩里部長的「新現實主義」用來形容,美國的能源轉型進程也是恰如其分的。與德國棄核、棄煤、全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的轉型模式不同,美國能源轉型主要方向是向清潔能源轉型,清潔能源包括化石能源的清潔化利用、利用核能、發展可再生能源等,尤其是天然氣作為「過渡能源」佔據重要地位。

簡而言之,美國能源轉型的特點是:穩油、增氣、減煤、穩核、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數據顯示,2000 - 2017 年間,美國天然氣消費,佔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從 26% 增加到 28.7%;石油消費基本保持平穩態勢,比重從 38.2% 略降至 37%;核能比重從 7.8% 增加到 8.6%;可再生能源比重從 0.76% 快速成長至 8.4%,增加接近 8 個百分點。煤炭比重則 從 24.6% 下降到 14.3%,同比降低接近 10 個百分點,成為最大「輸家」。

從近期美國能源資訊署發佈的數據看,2018 年美國能源消費正繼續朝著上述趨勢大踏步邁進。該國全年消費能源數量創下歷史新高,其中,消費石油 2050 萬桶/日,較 2017 年成長 50 萬桶/日,創下自 2007 年以來的最高水準。

消費天然氣 831 億立方英尺/日,特別是燃氣發電用氣同比成長 15%。煤炭消費則連續五年下滑,2018 年僅為 6.88 億公噸。可再生能源達到 11.5 千萬億英熱單位這一創紀錄的高位。


image.png



從能源供應側看,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美國正在進入油氣生產的「全盛時代」。儘管該國可再生能源,依然保持迅速發展態勢(2018 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到 7420 億千瓦時,較 2008 年接近翻倍),但由於可再生能源在該國消費佔比不足 10%,總體比重較小,表現更為搶眼的,無疑是美國油氣產量的迅速成長。

隨著近年來油價逐步回暖,2018 年美國油氣行業繼續高歌猛進,呈現「烈火烹油」之勢:原油產量創下 1096 萬桶/日的歷史新高,較 2017 年成長 160 萬桶/日,增速高達 17%,超越 1970 年代最高水準,美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國。EIA 預計,其 2019 年和 2020 年產量,將分別達到 1230 萬桶/日,和 1300 萬桶/日。

天然氣生產同樣創下歷史新高,2018 年美國天然氣產量平均為 1013 億立方英尺/日,比 2017 年成長 11%。根據有些機構預計,到 2025 年美國將貢獻全球新增油氣產量的1/2。

筆者認為,正是由於美國進入油氣開發的全盛時代,大量廉價的油氣資源供應,使得美國從跨越能源「不可能三角」的視角來看,也交上了一份較為亮麗的成績單。

原油對外依存度方面,正如佩里部長所說,「能源獨立對美國來說已經不是一個響亮的口號,而是一個已經實現的事實。」

美國原油進口量,從 2005 年的 1010 萬桶/日,下降至 2018 年的 770 萬桶/日,去年原油出口增至 200 萬桶/日。2018 年美國石油貿易規模量達到 1750 萬桶/日,油品淨進口降至 230 萬桶/日,這是自 1967 年以來的最低值,根據 EIA 的預測,美國未來 30 年內都將是石油產品的「淨出口國」,這無疑是一項偉大的成就。

能源產品價格方面,美國天然氣價格目前穩定在 2 3 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左右(明顯低於歐洲 NBP 價格和亞太 LNG 現貨價格)。美國汽柴油價格,也長期位於已開發國家較低水準,2018 年美國夏季普通汽油平均售價為 2.76美元/加侖;電力價格在 12 14 美分/千瓦時之間。美國能源消費支出佔GDP的比重已經從 2008 年的接近 10% ,下降至 2017 年的 6% 左右。

從碳減排的角度看,美國碳排放量已經重回 1990 年水平,相較 2005 年下降了 14%(同期電力部門碳排放下降 28%)。尤其是 2017 年美國的碳減排表現更是「一枝獨秀」,同比下降了 4200 萬噸,在所有國家中降幅最大。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電力行業燃料結構的變化,燃氣發電及可再生能源電力取代煤電對此做出了重要貢獻。

美國進入「能源新時代」的喜與憂
作為全球頭號強國,美國進入「能源新時代」勢必將對全球政經格局演變、能源生產消費格局走勢,以及氣候變化進程,帶來深遠影響,也將給石油行業發展,帶來新的機會和挑戰。

美國進入「能源新時代」,帶來的一個積極正面的因素是,美國大量石油和天然氣產能進入國際市場,將衝擊傳統以歐佩克為主導的石油市場格局,進一步增加市場流動化,提升石油市場的市場化程度,給全球客戶提供更多元化的能源產品選擇。對亞太地區的許多油氣進口國來說,總體上看這是利好消息,很多油氣企業,也將獲得美頁岩油氣的投資機會。

從全球環境治理角度看,中短期內,天然氣在美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上升,以及新能源快速發展,將為美國國內碳減排做出貢獻。

大量美國天然氣產品輸入其它國家(EIA 預測到 2050 年美國天然氣出口,或將達到 280 億立方英尺/日),也將為全球其它地區的碳排放和環境治理做出貢獻。


image.png



但美國進入「能源新時代」也帶來一些不確定性因素。體現在地緣政治方面,未來全球石油供給側或將突出表現為美國、俄羅斯和沙特三個「千萬桶俱樂部」之間不穩定的「三角博弈」,美國如何處理與歐佩克的關係(近期美國對歐佩克的反壟斷立法鬧得沸沸揚揚)、如何處理與俄羅斯的關係(佩里今年講話中談及正在成立跨大西洋能源聯盟與俄羅斯競爭),中東和俄羅斯是否會聯手對應美國?這些問題目前尚無答案,但美國進入「能源新時代」無疑將意味著全球地緣政治博弈進入新時代。

美國頁岩油產量的大幅增加,也將為全球石油市場注入結構性變化,導致傳統石油行業預測供應、測算投資需求的模式受到根本性顛覆。

未來國際石油市場走勢將更加複雜多變,不確定性和預測難度將進一步增加。正如《石油情報週刊》所預測的,當前油市正在進入「永久性失穩狀態」,這將給亞洲很多進口國和石油企業生產經營帶來新的挑戰和風險。

從中長期看,美國進入「能源新時代」也可能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帶來不利影響。在「後巴黎協定時代」,歐洲國家加速從「油氣時代」向「可再生能源時代」轉型,但美國由於國內擁有大量廉價油氣資源,從目前看該國將長期處於「油氣時代」。

根據EIA新近發佈的《能源展望報告2019》,到2050年美國石油和天然氣仍將是主體能源並貢獻絕大部分碳排放,屆時美國碳排放預計僅比目前降低約4%(歐洲一些國家碳排放預計將下降80%以上),這對全球碳減排進程來說似乎不是一個好消息。

作者:林益楷

AKD 寰楚專業級全系列監控設備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