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Options = {...}; .RFID 都不用?還做什麼智慧新零售! - 3S Market「全球智慧科技應用」市場資訊網

3S MARKET

3S MARKET
2017年11月27日 星期一

Tips for retail how to increase profits with SMART RFID




來源:公众号/一千二百字 作者:Key 



RFID都不用?还做什么新零售!
  

假設這樣一個場景,某服裝店裡展示了一件新品,一天當中有100個顧客在它面前駐足,其中30個人進了試衣間,但最後只有一個人買走。說明什麼?

至少這衣服乍一看很吸引人,但可能在設計細節上有些問題,或者這衣服比較「挑人」,大多數人駕馭不了。憑幾個店員的肉眼去每天盯著這些顧客動向,顯然是不可能的。

自從中國馬雲去年10月在杭州雲棲大會上,提出「五新」概念後,新零售這個游走在線上與線下的新物種,已經在中國零售圈內熱炒了大半年。儘管不少人還沒弄明白新零售到底是什麼,但能早早搭上新概念總是時髦的。

互聯網對傳統行業幾乎無孔不入的「入侵」,已經很難再將它定義為某一類行業。互聯網的核心作用是什麼?一個是技術,就是以前沒有,現在有了,足以顛覆過去的用戶習慣和產業形態,比如搜索引擎、數位音樂;另一個是效率,它往往透過對既有資源的重新調配,實現效率的提升。最簡單的一個例子,餐廳叫號軟體,可以讓消費者臨近了再去等位,免得排長隊。

新零售就屬於後者,效率提升。傳統零售業已經被唱衰了好幾年,從沃爾瑪、梅西百貨、Sears,到家樂福、美特斯邦威、李寧,大賣場與品牌商的關店潮席捲全球。

各家有各家的原因,但提煉出一點,就是效率低下。傳統零售業太慢了,一件衣服從設計到賣出去,幾個月時間,潮流風向變了,庫存積壓難免,很多服裝品牌倒在了這一環上。知名網紅張大奕號稱直播2小時能賣貨2000萬元,還不用佔庫存,先付訂金再去批量生產。與傳統零售業相比,高下立見。


RFID都不用?还做什么新零售!
晚上8點半的梅西百貨,西雅圖

到底怎麼提高傳統零售業的效率?新零售又新在哪裡?零售是一個涉及從產品入庫,到終端銷售整條供應鏈的複雜形態,每個環節都有效率提升的空間,但與消費者直接接觸的只有線下門店這個場景

想提升效率,就要讓門市店長眼睛、長腦子,認識消費者是誰,知道他喜歡什麼,核心就是掌握用戶數據,再向上反推供應鏈。

乍一聽有些天方夜譚,但你看看亞馬遜的即拿即走超市Amazon Go,已經在嘗試讓門市店智慧化。刷App進店,拿完東西直接走人,攝影機和傳感器會記錄每個人拿走了什麼,從他的App裡扣款。未來如果店員的職責簡單到只是理貨,還需要招聘那麼多店員,給他們支付越來越高的薪水嗎?

當然,Amazon Go這個對現階段的零售業還太高端,而且技術上也沒成熟,如果顧客擠爆了門市店,「機器眼」很可能會出錯。這也是它為什麼推遲了開放時間,一直只在亞馬遜內部員工裡試水練功。

而且,這種門市店形態是根植於美國社會環境下的,人工成本高,城市人口少。之前去西雅圖亞馬遜總部樓下的Amazon Go,雖然晚上9點才關門,但天一黑周圍本就不寬的馬路上幾乎就沒什麼行人了。放在中國一線城市的人口與商業密度下,分分鐘就能搞垮它。

有沒有其他簡單的方法讓門市店變得聰明起來?零售商開始借鑒物流業的技術。
我們熟悉的快遞都是掃條碼,錄入或讀取快遞資訊。但國際像DHL等大型快遞公司,普遍在用RFID的射頻辨識技術替代條碼。全球大約有三分之一物流企業在使用,歐洲比美國還早,也更普及。


RFID都不用?还做什么新零售!
使用了RFID的商品標籤
  
可以把RFID理解為類似NFC近場支付的技術,都是基於兩個位置相近的物體間的非接觸式信號傳輸,只不過NFC的有效工作距離小於10釐米,也就是裝有ApplePay的手機,只有貼近了才能扣款,以保證資金安全;而RFID的有效工作距離在幾米到十米左右。

快遞業把RFID標籤貼在包裝箱上,附近的讀取設備能自動掃描,並獲取裡面的資訊,不用肉眼去看,它讓高速分揀線成為可能。此外,它還用在包裹追蹤、運輸車管理等環節。

零售門市店將這項技術拿過來,把肉眼不易察覺的RFID標籤嵌入衣服的洗標裡,每個標籤對應唯一一件衣服,這件衣服每天從貨架上被拿起了幾次,什麼時候進了試衣間,同款有幾件被買走,這些商品動線在後台一目瞭然。

它實現了對衣服的單品管理,為分析進店客人的消費偏好提供了數據,這在傳統零售業中是不太可能實現的。

快時尚品牌Zara風靡全球,不是因為它的衣服設計和品質有多好,而是因為它的管理效率非常高。貨架上的單品缺貨了,它能很快補貨上去,這背後都需要對數據的即時監控與回饋。這項技術,還能起到防盜、防偽作用。


RFID都不用?还做什么新零售!
  

作為自帶數據的標籤,RFID是新零售探索中的入門級工具。除了品牌店,無人超市項目目前也在嘗試使用它。如果要找它的缺點,一方面是成本稍微有點高。

一個RFID標籤和一個條碼標籤的成本,大概是幾塊錢和幾毛錢的關係,一個小門市店的軟硬體改造可能需要五萬、十萬元左右,所以不是什麼商品都適合貼RFID標籤。另一方面,它能獲取的數據維度比較單一,仍是初級水平的,而且辨識的精準率還沒有達到不出錯的地步。

上海業內在做無人便利店的人說,現在可以實現每次只進去一個顧客,拿完就走。言外之意,單憑一個RFID標籤,還不能將某件商品和某個顧客匹配起來,這也是Amazon Go解決的問題之一。此外,怎麼建立它的反欺詐系統,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也是需要考慮的。

RFID未來在新零售中,作為一個重要的輔助性工具是個不錯的選擇。接觸了一些RFID技術商,他們的野心已經不再局限於單純賣標籤賺錢,而是想憑借數據資源去和各行業的產業鏈上游深度融合。看來,一個小標籤觸發的新一輪產業整合就要來了。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