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Options = {...}; .醫療 3D 列印:前景無限好,只是阻礙多 - 3S Market「全球智慧科技應用」市場資訊網

3S MARKET

3S MARKET
2016年10月5日 星期三



医疗 3D 打印:前景无限好,只是阻碍多
根據 ResearchandMarkets 近日發佈的《全球 3D 列印材料市場分析與預測(2016年--2022年)》報告中指出,在 2022 年,全球 3D 列印材料市場將達到 15.2 億美元,牙科和醫療產業成為了重要的助推動力。


而就在最近,3D 列印與醫療領域的結合又進了一步。

中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南院泌尿科,上周霸佔了中國醫學界頭條,它在全球首次成功應用了 3D 列印技術治療泌尿疾病。

以本次全球首例的 3D 列印泌尿疾病來說,該手術原本是一種骶神經刺激器植入術,屬於一種新式微創治療手段,也就是在臀部植入一款小型的可程控設備,通過遠端外部設備另行控制,使大小便失禁患者的症狀得到治療。該設備包括了脈衝發生器,電極及連接兩者的導線,在臨床上已經被普遍應用。

據記者向相關醫師瞭解,這類手術雖然是微創技術,已經比更傳統的技術有了很大進步,但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由於人的骶孔非常狹小,如果採用術中穿刺植入電極,不僅難度極高,需要花費數小時的時間,而且醫生和患者可能還會有輻射風險。」



根據泌尿科副主任醫師呂堅偉的介紹,本次手術採用的 3D 列印技術可以精確模擬實物,並充分瞭解患者的骶神經,和骶孔的解剖特點,便於為醫師研究設計植入方案。而這一科技只需要將訂製的3D模型和電極,在預留的點進行穿刺植入即可完成,時長也縮短到了 5 分鐘內。

這無疑是精準醫療的堅實一步,根據官網介紹,醫院目前正在為該技術申請中國的國家專利。「隨著人們對精準醫學,和快速康復醫學的要求,3D列印技術應用必將越來越廣泛,成為醫療領域發展的熱點之一。」泌尿科主任薛蔚如是說。

醫療和3D列印的三種可能
實際上, 3D 列印早在上世紀 90 年代就已誕生,而近幾年創客文化的風靡,更讓這一行業飽受關注。3D 列印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從工業級到消費級不一而足,環顧目前市場,它與醫療的結合則「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包含了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是外部設備,這也是3D列印在醫療領域裡的最初應用領域,主要起到的是「輔助」(assistive)的作用。比如 3D 模型,康復輔助工具等。


此類應用相對實施難度較小,普適性也強,如公益組織 e-NABLE 就為殘疾兒童以低廉的價格製作義肢,成本只需 100 美元左右。又如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在去年成功利用 3D 技術,輔助外科醫生進行手術,但這一過程只是在術前,進行3D可視化技術建模,並利用3D列印模型進行手術規劃,實際上依然屬於輔助手術的一種手段,處於3D列印的初級階段。

其次是植入物,最常見的應用應該是牙科和骨科,但現在也開始應用到人體內部。

據記者瞭解,仁濟南院其實在去年,就使用3D列印成功實施左心耳封堵手術。這一手術同樣屬於微創手術,用於降低房顫患者由血栓栓塞,引發長期殘疾或死亡的風險。

而目前經過臨床驗證,並成功引入醫院的治療方案,為 WATCHMAN 封堵器,但左心耳的形狀因人而異,在植入時,需要對患者的左心耳的形態非常瞭解。

在該手術中,醫生通過患者左心耳 CT 的精細掃描圖像,利用 3D 列印機,將左心耳製作出封堵器模型,製訂出客製化的手術方案。



3D 列印在醫學應用的第三階段是生物列印,利用身體組織溶液,採用噴墨技術直接列印器官,比如血管、神經和皮膚等。這一生物工程應用處於研發階段,尚未真正運用於臨床領域。

此外也有一些研究運用3D 生物列印技術,輔助醫生評估新藥物的療效,列印出來的組織,能夠即時監測不同器官的藥物交互反應,以加快迭代速度。

推廣的三大難點
雖然仁濟醫院成功地,在去年實施了3D列印手術,但在一年多後,也並沒有得到大規模的推廣。根據 3D 列印機廠商 FormLab CEO 陳亮宏的介紹,在醫院順利應用 3D 列印進行手術,面臨的難點有三個。

首先是設備技術尚未成熟,3D 列印設備要獲得引進醫院的資質,一在產品精度上要有所保障,二是需要經歷繁瑣的審核流程。

醫療領域容不得一絲差錯,而目前 3D 列印技術的成熟度還不夠完善,精細度能達到手術級別的 3D 列印廠商更是少之又少。而通過 ISO 申請的過程少則一年,多則數年,繁瑣的政策審核流程,無疑讓技術的普及應用帶來了停滯落後。

以 FormLab 旗下的牙科材料 Dental SG 樹脂為例,為了防止產品產生排異性,3D列印材料需要通過 ISO 的質量體系認證,確保產品的生物相容性後方可使用。齒科材料尚且如此,更不要論植入體內的3D列印材料了。

其次是醫生的教育訓練系統有待完善。「目前對3D列印的手術訓練還比較少,要得到大規模的傳播和應用,離不開醫生的專業教學,現在醫院的 3D列印技術還處於一種早期探討的狀態。」

誠然,薑還是老的辣,但富有經驗的醫生,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手術習慣,要讓他們接受相關的3D列印技術相對難度較大,而相對更有挑戰和創新精神的年輕人,則尚不具備主刀的嘗試能力,這也給3D列印相關技術的推廣帶來困難。

而究其背後的原因,主要在於目前 3D 列印廠商還沒有和醫院形成聯動,一同規範手術操作標準流程,研發訓練內容。對 3D 列印的手術方案研發,僅停留於單個科室的「單打獨鬥」,未能形成良性循環。

第三個問題在於要實現醫療領域的商業化,3D列印的閉環尚未形成。要引進醫用的 3D 列印機同樣會帶來一筆不菲的開支,醫院是否有開放的心態願意進行嘗試,同樣也要面對資金的考驗和觀念的洗禮。



再者對於患者而言,傳統的保守療法也已經比較成熟。新式手術由於客製化的特點,成本較高且收費昂貴,也給它的推廣帶來了阻礙。如何將醫生、患者和 3D 列印方案提供商,以三方都能開放接納的方式串聯起來,也是未來醫院需要面對的重要議題。

SmarTech Markets 發佈的一份相關報告指出,醫療市場將佔據 3D 列印近 37% 的產業比例,但目前在行業認識、原料成本、材料相容性,及行業支持上依然存在阻力,使得目前 3D 列印的醫療應用,還只是見諸於報端的一些新鮮資訊。

如果仁濟醫院的成功案例不再成為醫療界頭條,想必到那時,3D 列印才會成為醫療領域的普遍治療手段。

                                                                                                                                                                                                                            


最迷你無線雲端智慧攝影機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