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Options = {...}; .為什麼全球首輛無人駕駛繼承車能很快在新加坡上路? - 3S Market「全球智慧科技應用」市場資訊網

3S MARKET

3S MARKET
2016年9月2日 星期五

leiphone 麼詠儀



为什么全球首辆无人驾驶出租车能很快在新加坡上路?| 新智驾

 8 月 25 日,新加坡初創公司 nuTonomy 的無人駕駛計程車亮相,部分公眾將可以通過智慧手機免費叫車。

目前這項服務所用的汽車,是雷諾 ZOE 或三菱 iMiEV,上路公測的只有 6 輛,預計年底會增加至 12 輛。每輛車都配備了兩個工作人員,一人是可隨時控制方向盤的駕駛,另一個則是坐在後座,監看汽車電腦的研究人員。據 nuTonomy 發言人表示,未來 nuTonomy 的計程車將沒有司機、方向盤和踏板。

nuTonomy 是一家開發無人駕駛汽車軟件的公司,2013 年從麻省理工學院孵化,後從學校分離成立了一家公司,由該校博士生 Karl Iagnemma ,以及航空航天工程系教授 Emilio Frazzoli 共同創辦,前者擔任 CEO,後者擔任 CTO。兩人均在自動駕駛領域有超過 10 年的研究經驗。

這家來自新加坡的小公司恰似一匹黑馬瞬間奪人目光,他們憑什麼讓無人駕駛計程車在新加坡快速實現?曾在新加坡留學的 Minieye 創始人劉國清從資金、政策、技術和環境向記者分析了這一原因。

新加坡政府對創新科技非常開放,這也體現在 nuTonomy 的融資中。今年 5 月,nuTonomy 拿到了一筆 1600 萬美元的 A 輪投資。在這一融資當中,其中一個投資方是有新加坡政府背景的 EDBI(新加坡經濟發展局所設投資機構)。從這一點看,nuTonomy 研發的無人駕駛出租車獲得了政府的全力支持。

在政策上,去年新加坡政府在波娜維斯達(Buona Vista)專門劃分一塊無人駕駛的試驗場地,政府始終對新技術抱有強烈熱情,例如 A*STAR(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也有非常多的科研項目,甚至包括無人駕駛在內的新技術。

此外,新加坡政府和麻省理工有個聯合實驗室 SMART(Singapore-MIT Alliance for Research and Technology),裡面一半是新加坡人,一半是麻省理工的專家和學者。研究中心有很多不同方向,但是有一部分專門用作未來交通和無人駕駛,有一部分 SMART 成員開始在機場或高爾夫球場這樣低速可控環境下做無人駕駛,這部分成員也是 nuTonomy 的元老。

劉國清告訴記者,Minieye 團隊就有來自 nuTonomy 的成員,他表示 nuTonomy 在多種傳感器的融合、決策、和路徑規劃上比較擅長。


除了上述三個因素外,還有一個因素是新加坡國土面積小,相當於北京的 1/24。因此交通秩序規範,標誌線、信號燈標準都是統一的,環境相對可控。除了這個優勢外,新加坡在汽車管理方面資訊化程度也非常高。

为什么全球首辆无人驾驶出租车能很快在新加坡上路?| 新智驾

目前,這些出租車只在一個面積大約為 6.5 平方千米的商業和住宅區——One-North 運行,並在指定地點上客和下客。另外,只有收到 nuTonomy 邀請的公眾,才能使用該服務。nuTonomy 稱已經有數十人報名參加第一天的營運,該公司計劃用幾個月的時間,將享受該服務的人數增加到幾千人。

nuTonomy  CEO  Karl Iagnemma  表示,免費試乘何時結束沒有時間表,但公司希望最後將開始收費,並增加上下車的載客點。同時希望利用其在無人駕駛方面的領先地位,與汽車廠商、科技公司和物流公司進行合作。nuTonomy 也在規劃在美國、歐洲以及亞洲其他城市測試類似的出租車服務,但並未透露具體時間。

美聯社記者週三試乘了 nuTonomy 無人駕駛出租車。這名記者只看到安全駕駛員踩了一次腳剎,因為有一輛汽車擋住了測試出租車的車道,同時另一輛看起來像是停靠在路邊的汽車突然啓動,迎面駛來。


一直在研發無人駕駛汽車軟體的汽車零組件供應商德爾福,最近也獲得批准在新加坡測試無人駕駛汽車。該公司的測試將從明年開始。


新加坡交通部常務秘書兼交通部無人駕駛委員會主席 Pang Kin Keong 表示:「我們面對著土地和人力的限制,因此想利用無人駕駛技術克服這些限制因素。我們引進了新的交通概念,希望這能夠給新加坡的公共交通帶來根本性的變化。」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