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Options = {...}; .大數據、物聯網與智慧城市三者有何關係? - 3S Market「全球智慧科技應用」市場資訊網

3S MARKET

3S MARKET
2016年9月2日 星期五

來源:智慧城市網

大數據是資訊化社會無形的生產資料,其概念被社會各界不斷演繹出多種版本,但關於大數據、物聯網、智慧城市三者之間的關係,很多人不甚明瞭。


對此,同方物聯網產業應用本部技術總監趙英,對此做出了詳細的解讀。大數據、物聯網、智慧城市三者之間的關係,簡單來說就是:大數據的發展源於物聯網技術的應用,並用於支撐智慧城市的發展。

物聯網技術作為網際網路應用的拓展,正處於大發展階段。物聯網是智慧城市的基礎,但智慧城市的範疇相比,物聯網而言更為廣泛;智慧城市的衡量指標由大數據來體現,大數據促進智慧城市的發展;物聯網是大數據產生的催化劑,大數據源於於物聯網應用。

世界已步入大數據時代
有人說大數據來了,但只是在美國。專做政府數據管理的中國同方,對此的看法是:許多地方大數據的理解普遍還不那麼深入,或者與美國的理解有所不同,但不能否認的是,全世界都已經步入大數據時代。現在的很多科研單位都已經在研究大數據、運用大數據。

美國將大數據提升為國家戰略,其他國家則還沒有明確提出,但已經把大數據上升為與國防一樣的高度。許多國家政府對大數據的敏感度快速提高,並正在採取措施。所以說,全球已經步入大數據時代,這種重視是由政府層面自上而下進行普及的,可能還未普及到普通百姓層面,但各級政府已經有了高度重視。對岸中國鄔賀銓院士也曾表示:「中國將產生全球最大量的數據,要重視大數據的開發利用和管理。」

大數據的關鍵在於分享。中國智慧城市發展的一個瓶頸在於信息孤島效應,各政府部門間不願公開、分項數據,這就造成數據之間的割裂,無法產生數據的深度價值。關於這一問題,一些政府部門也有清醒的認識,開始尋求解決方案,這是受自身的需求驅動的。

比如,一些政府部門原來不願分享自己的數據,但現在開始尋求數據交換夥伴,因為他們逐漸意識到單一的數據是沒法發揮最大效能的,部門之間相互交換數據已經成為一種發展趨勢。同時,隨著各方面的發展及政策的推進,很多以前不公開的數據也逐漸公開了,這對大數據的發展都是有力的支持。


物聯網技術推進大數據發展
物聯網對大數據的意義方面,趙英舉了個例子來說明物聯網技術對大數據的推進。去年北京7.21暴雨之後,政府採取了很多解決措施,很重要的一個體現是,北京市科委很快就立了專項基金,去給受災的房山和門頭溝這兩個區,進行應急管理能力的提升,以及資訊化的建設。同方參與了門頭溝的項目,幫助門頭溝提升預警能力。

同方對門頭溝原來的應急平台進行了改造和提升。比如對水位的監測,在有些重點立交橋下安裝水位計,水位到一定程度會發生預警,相關部門就可以據此採取一些措施,這就是物聯網技術的應用。

物聯網技術跟大數據什麼關係?當水位計的點增多後,就會收集到更多的數據,這樣更便於發現一些規律併發出預警,這是採用大數據的技術手段,自然而然就能做的事情。在點位數少的情況下,數據量不夠大,只能解決一部分問題。

所以說,正因為有了物聯網,大數據布的點越來越多,自然而然就要會去分析實時數據。數據的挖掘,原本是對於歷史數據的挖掘,現在對於實時數據的挖掘也是一種趨勢,說明物聯網的技術在推進著大數據相關技術的發展。

大數據支撐智慧城市的發展
城市運行體徵,是通過數據進行量化表現出來的,但這些數據散亂在政府的各個部門中,同方的職責是收集各部門有關城市運行體徵的數據,幫助城市管理者進行數據匯總、分析,最終對城市體徵的量化形態,即各類數據進行管理,供政府管理者使用。

政府部門做的每一個決策,都需要長期的調研,調研的資料來源於政府部門運行、城市運行的長期積累。政府資訊化的高速發展,已使政府產生了幾百TB的數據。但數據本身沒有任何意義,只有經過一定的系統分析之後,才能發揮數據的價值。智慧城市的每一個細節,都會產生龐大的數據,同時,智慧城市的運行基礎也來源於對大數據的深度分析。

大數據的表面是一系列靜態的數據堆砌,但其實質是對數據進行複雜的分析之後,得出一系列規律的動態過程。政府部門本身沒有去做這樣的事,這就需要企業對其進行支撐,同方看到了大數據對城市運行的重要意義,選擇政府作為突破口,是形勢發展的要求,也是同方大數據的獨特之處。

值得說明的是,同方大數據不參與政府決策,只是為政府決策提供數據支持。用數據的直觀形式展現業務之間的關係,用數據表現城市發展變化和趨勢,分析總結出城市存在的問題,為政府部門的決策提供輔助。

城市運行體徵的管理也需要大數據的推動。大數據在反映城市運行體徵的時候,並不需要瞭解城市部門的主要業務及運作流程,單純從數據的角度出發,通過計算機軟件分析之後,數據就能得出一些規律,不關乎業務,不關乎結果,但能完全反映出數據之間的關聯性。從大數據的角度出發,驅動城市運行體徵發展,是一個可以在決策前段刨出人力的純計算機運作模式,這樣的好處是運作的量化和規範化。

對於大數據、物聯網與智慧城市的發展,中國工程院鄔賀銓院士曾有一個很深奧的表述:從物聯網到大數據再到智慧城市,是「格物致知」的過程,通過分析決策達到「知行合一」。


智慧城市惠及每個人
大數據驅動下的智慧城市,關乎每個人的生活。最普遍的例子就是天氣預報,以前的天氣預報只會預測一下天氣,但現今的天氣預報會告訴公眾更多的信息,如氣象指數、空氣污染指數、穿衣指數、驅車安全指數等,甚至是否有利於運動,對髮型及妝容的影響都有說明。這是能讓普通百姓切身體會的智慧生活,未來,教育、交通等關乎人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會變得智慧起來。

教育方面,我們可以看看美國的做法,美國每個大學都會將升學率、就業率、畢業生的年薪水平等如實展示,這對學生選擇學校專業等是很有利的數據支持。交通方面,怎樣暢通城市交通,怎樣尋找停車位,選擇哪種交通方式更便利安全等,都是智慧城市的未來狀態。

當提到智慧城市的未來發展時,趙英表示:智慧城市來源於智慧決策,智慧決策來源於人的智慧。當每個人都很智慧的時候,一個城市也會變得智慧起來。

                                                                                                                                                                                                                             

NETGEAR 物聯網專用10G交換器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