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Options = {...}; 如果你還在尋找無人機創投新機會,不如關注下這六種新興商業模式 - 3S Market「全球智慧科技應用」市場資訊網

3S MARKET

3S MARKET
2016年5月20日 星期五

 來源:36Kr 作者:小石頭 


雖然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還存在爭議,但作為飛在空中的眼睛,正逐漸被 C 端、B 端用戶接受。除了我們耳熟能詳的玩家,這個領域還不斷湧現新玩家。單在 Angel List 里,國際市場上無人機相關的初創公司就已經超過了 330 家。


細數國際市場上的玩家,模式比較固定,基本已經覆蓋了短期可見的所有賽道:硬件生產、軟件支持、行業應用、服務提供等。如果民用無人機真的能夠普及,這個還有哪些細分方向可以嘗試,還能夠延伸出哪些不同的應用?不妨來看看在自動化程度更高的發達國家,還有哪些有新意的創業方向。
 


(1) 無人機賽事 IP 打造

典型案例:Drone Racing League

多旋翼領域的早期玩家多來自航模圈,對競賽並不陌生。這種賽事影響力是否可以拓展到普通大眾中。今年年 初剛剛拿到 560 萬美元 A 輪融資的Drone Racing League(下文簡稱 DRL)就在嘗試這個方向。

DRL 在組織無人機障礙競速賽,採用類似 F1 的積分排位制,目前每賽季 6 場比賽,積分最高的人將會獲得全球最佳飛手。飛手頭戴 FPV 頭顯操控無人機,觀眾則通過 FPV 頭顯觀看比賽。不同於 F1,比賽使用的無人機都由官方統一提供,規格統一,最高時速可以達到 80 MPH 每小時,官方統一負責維修。公司的收益將主要來自於門票銷售、贊助等。今年222日已經舉辦了第一場比賽。
 

DRL  CEO Nick Horbacezewski 此前是國際障礙大賽 Tough Mudder的首席營收官。今年一月,公司獲得一筆 560 萬美元的 A 輪融資,投資方中有 NFL 聯賽邁阿密海豚隊的老闆 Stephen Ross

當然,這個領域已經有其他玩家,包括美國國家無人機錦標賽(U.S. National Drone Racing Championships,簡稱 NDRC)Games of Drones等。去年NDRC 為期兩天的大賽吸引了 120 名參賽者,獎金也達到了 2.5 萬美元。此前,Medium上還有一篇文章專門分析了為什麼無人機競賽會普及。

(2)無人機租賃業務

典型案例:DroneBase

這是大疆和 Accel 合作的無人機基金SkyFund投資的第一個項目,可以理解為無人機領域 Airbnb ——uvabnb,幫助企業和個人隨時隨地租用無人機航拍。用戶在網上選擇相應的服務套餐,填寫拍攝地址,提交需求,DroneBase 就會找到拍攝需求附近的適合的無人機,幫用戶完成拍攝任務。

DroneBase 去年4 成立,主要聚焦房地產行業,創始人表示未來拓展礦業業務。與 Airbnb 類似,撮合交易需要同事聚集供需兩端的資源,啓動也會相對困難。此外,做行業拍攝、測繪領域還有很多 「傳統玩家」,比如Skycatch等,但後者擴張需要受到設備、人力的制約。如果無人機應用普及,需求增加,DroneBase 更具後發潛力。


這個領域的玩家還有 36 氪此前報道過的Droners,它提供了一個讓用戶與飛手直接溝通的平台,用戶只需提出拍攝需求、預算與時間地點,專業的飛手也可以自由選擇想服務的對象。拍攝費用也可以由雙方協商而定,可以按小時、按項目付費,並且在完成一周後才由 Droners 交付。


DroneBase 的租賃模式目前接近 B2C,順著這個思路思考,未來是否有可能出現 C2C 模式,比如根據地理位置,通過特定應用,調用個人用戶的無人機攝像頭,進行拍攝,免費或者付費。這就需要大量擁有無人機設備的用戶支持,很可能擁有應用的無人機廠商更具優勢。

(3)飛手招聘平台

典型案例:Aviator.io

隨著無人機在行業廣泛應用,飛手會成為稀缺資源。Aviator 面向的就是這個需求,這是一個中介平台,幫助客戶和官方認證過的專業飛手聯繫。客戶可以在官網註冊帳號,並搜索特定區域的飛手,並訂購其服務。

另一家 Air-Vid的公司也在做類似的事情,不過,在具體的商業模式上則有所差別。如果說 Aviator 是採用的 C2B2C 模式, Air-Vid 則更像是一個服務提供商,Air-Vid 聚集大量的飛手提供給客戶,客戶公佈其任務需求後,官方篩選並提供飛手。

長期來看,飛手招聘平台很可能還會切入飛手培訓業務。後者的領域中也已經聚集不少玩家,以美國為例,包括有一定 FAA 背景的 DARTdronesDrone University USAUnmanned Vehicle University,以及民間機構 Aerial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DroneUXProHeliUnmanned ExpertsQuest UAVNational Drone Schools。在歐洲有 HexCamRUSTA 等。

這個領域還存疑的地方在於,最終的市場到底是一兩家培訓機構獨大,切入下游的招聘業務;還是招聘平台先發展起來,再反嚮導流培訓機構甚至自己做培訓。 


  
(4)3D 地圖服務

典型玩家:Hivemapper

無人機高度依賴於導航,如果無人機能夠普及,能否出現 Google Maps、高德這樣的平台級應用。Hivemapper 就是一家為無人機提供 3D 地圖的初創公司。這家公司的旗艦應用相當於一款為飛行定制的 3D 地圖,可以告訴操作員無人機視野里的人工或自然構造的詳細信息,對路徑中障礙物做預警,以及禁飛區等信息。

去年年 底,這家公司獲得一輪價值 290 萬美元的種子融資,由 Spark Capital 領投,當時在互動地圖里收錄了 2000 萬幢建築的數據,1000 萬幢建築的高度,約 1500 個興趣熱點和全美數萬個禁飛區信息。不過 Hivemapper 希望未來能成為 「無人機版 Waze」,通過鼓勵用戶上傳地理信息和建築物信息,由用戶眾包完成 80%左右的數據量。


不過有疑問的是,這個功能是否也可以由原有的導航應用通過增加新功能點來實現。如果後者願意並能夠實現的話,小公司的生存會更困難。但是,如果未來的空中擠滿了無人機,那麼為無人機提供避免擁堵的飛行路線,是否會是一個好的生意?
  
(5)反無人機解決方案

典型案例:Skysafe

伴隨著民用小型無人機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無人機帶來的安全問題、隱私問題。比如,近期世界第一起有記錄的無人機和民航機相撞事件,引起了全球廣泛的關注。此前,無人機拍攝戶外不雅視頻,使人們再度關注無人機帶來的隱私風險。

近期,激進的Skysafe,獲得了來自 A16Z  300 萬美元融資,他們要攔截、捕獲 「非法」 無人機。SkySafe 會通過無線電波來辨識未經授權的非法無人機,追溯其營運商,並遠程控制這些無人機,把它們驅逐到安全區域。必要時,也會直接摧毀這些無人機。

至於具體的技術實現手段,Skysafe 並沒有做太多說明,只是展示了一段摧毀無人機的演示視頻.SkySafe 的創始人 Grant Jordan 此前曾在美國空軍工作,很可能那時就對無序的非法無人機威脅空域安全深有感觸,也可能在當時就積攢了相關的技術。

除了技術問題,對於 SkySafe 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如何推廣這項技術。目前來看,這是一個與絕大多數無人機廠商為敵的激進項目,不拉到有分量的合作夥伴或者背書方,很難得到大廠的主動支持。

這個領域也已經有幾個玩家,比如在 Indiegogo 上眾籌的DroneShield ,專門監測附近無人機;Battelle 公司發明瞭 Drone Defender 電子槍,可以用於迫降無人機。藝術家亞當·哈維在 2013 推出了一套 「無人機隱身衣」 Stealth Wear ,旨在防止無人機帶來的有意或者無意的監控。此外,美國FAA 也在測試偵測機場附近無人機的技術。
  

不過,據聯邦航空管理局(FAA) 2016-2036年,對航空航天行業的預測來看,在接下來的四年里,我們頭頂上無人機的數量會是現在的 3 倍。FAA 預估到 2020年,美國的消費者無人機和商業無人機,會從 250 萬架增加到 700 萬架。到那時,肯定需要相關的法律手段或者技術手段來保證 300 米以下空域的秩序與安全。從這個角度來說,這可能是一個真正存在的大市場。
  
(6)無人機保險
相比於反無人機的解決方案,我個人更看好無人機相關的保險。既然無人機已經對保險公司的利益造成了損害,保險公司是否可以針對無人機推出專門的保險呢?未來的無人機會像現在的汽車一樣,會有一套完整的保險體系,涉及到無人機可能會出現的各種問題,比如機器相撞、機器傷人等,甚至還可能包括無人機被盜

目前,全球範圍內已經有不少保險公司在做一些初級的嘗試,主要是針對特定的無人機墜落、損毀,少數會涉及到高端、行業無人機造成的人身、財產損失。國外方面最知名的是,全球最大的保險公司 AIG 宣佈為無人機推出新的保險產品,在無人機意外墜毀,或者造成他人人身或財產損失時候,做出理賠,保障無人機操作者免遭相應的財務損失。不過,這個產品還只針對售價高達數千美元的專業無人機。2015 時,國外大部分保險公司對無人機造成的原有保險損失還很反感

在對岸中國,無人機保險的嘗試主體更為豐富: 20146月,中華財險無錫中支公司與無錫漢和航空技術有限公司合作,為該公司的無人植保飛機提供保險,成為對岸中國全國首例無人飛機投保業務;20156月,UFLYING 無人機聯盟聯合兩家保險公司,推出了中國首個 「無人機綜合作業保障方案」,圍繞機身、三者、人員提供全方位保障措施;20159月,大疆聯合眾安保險,推出了針對 「悟 Inspire 1 型號無人機的售後服務計劃——DJI Care;20159月,平安產險首次推出無人機責任保險,分 「跟機」  「跟人」 兩個投保選項,基本覆蓋了七公斤以下的所有機型


無人機的保險能否發展成為下一個汽車保險,很大程度上還要看無人機的推廣、普及。作為商業行為的主體,保險公司推出相應的險種肯定還會出於利益上的考量,保證有利可圖。再加上各國針對無人機的政策、法律都不完備,推出針對無人機的保險短期內肯定是難上加難。不過,如果與各種無人機廠商、無人機數據管理平台、反無人機解決方案等合作,是否會降低其推廣、普及的難度?


以上只是我個人關於無人機的一些思考和研究,如有錯誤,歡迎指正。如有興趣,可以與我進一步溝通交流( syq@36kr.com,微信 2479422239)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