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Options = {...}; ‧ 2016 年的物聯網:你需要知道這 6 點 - 3S Market「全球智慧科技應用」市場資訊網

3S MARKET

3S MARKET
2016年1月20日 星期三

leiphone 劉家欣


物聯網把汽車,可穿戴設備,及所有日用品連接到雲端,這是目前科技領域的一個熱點。物聯網領域的晶片製造商包括高通,英特爾,都在致力於將晶片擴展到更多樣化的領域。包含蘋果和三星在內的智慧手機製造商們也在大力推廣自家的可穿戴產品和智慧家居設備。

2016 年的物联网:你需要知道这 6 点

根據 Accenture 的調查顯示,大約 87% 的消費者對於物聯網市場一無所知。因此,我們有必要花點時間來瞭解一下這個新興的產業。

2020 年將有 500 億至 2 萬億的連接設備
據通訊巨頭思科公司估計,到 2020 年,全世界約有 150 億至 500 億的連接設備。而英特爾公司則更加樂觀,認為至少有 2 萬億的智慧設備將接入網路。
所有這些連接的設備將充分利用網路軟體、硬體和處理器。思科推出了可擴展的解決方案,用於部署物聯網系統中,創建的分析系統可以分析累積的資料,並加強了其網路安全產品組合,以應對新的安全威脅。英特爾和高通都推出了低功耗的物聯網晶片,可用於可穿戴設備,無人機等物聯網設備。

 2020 年,擴大至 1.7 萬億美金的全球市場
研究機構 IDC預計物聯網設備,及相應服務的市場容量,將從 2014 年的 6560 億上升至 2020 年的 1.7 萬億美金,增長速度將隨著接入設備的增加,頻寬的增長及配套服務的成熟而加速。

IDC 認為,感測器及功能模組等設備的產值,將達到整個產業的 32%。這將促使專門的物聯網平臺,軟體,及雲服務等成熟。

790 億美金的智慧家居市場

智慧家居設備,由智慧硬體及雲端或手機端的控制器組成,看似僅僅是一個科技迷們才感興趣的小眾市場。Harbor Research  Postscapes 的研究顯示,在 2014 年,智慧家居的市場就已經達到了 794 億美金。這個數位比一般人對這個行業的認識要多。這個行業的領頭企業包括三星,蘋果和 Alphabet(谷歌母公司)。

2016 年的物联网:你需要知道这 6 点

三星在 2014 年收購了智慧家居公司 SmartThings ,以鞏固自身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蘋果在最近則推出了 Homekit 智慧家居平臺,允許智慧家居設備接入 iOS 系統。Alphabet  Nest 溫度調節器,及多功能的網路監控攝影機 Dropcam 與谷歌的服務緊密相連。這些設備將家和手機更緊密的捆綁在了一起。

90% 的汽車將會聯網
到了 2020 年,90% 的汽車將會聯網,而在 2012 年這個數字僅僅有 2% 。聯網的汽車將極大的增強車內的娛樂功能,自動駕駛,及嵌入式系統市場。


在軟體方面,蘋果公司的 CarPlay 和谷歌的 Android Auto 已經實現了將手機端的內容投影到汽車中控台螢幕的功能。有傳聞稱蘋果將開發自己的自動駕駛汽車,而眾所周知谷歌的無人汽車早已在公路上測試。在車載系統方面,黑莓公司的 QNX 系統仍舊是廠商們的最佳選擇之一。

2016 年的物联网:你需要知道这 6 点

在硬體端,英偉達的 Tegra 晶片目前統治著汽車市場。賓士、奧迪、保時捷、賓利等汽車製造商,最近都展示了英偉達驅動的數位化概念座艙。然而,高通和英特爾也在積極的拓展市場。在今年 CES 上,高通發佈了全新一代的驍龍晶片,而英特爾也不甘示弱,聯手了捷豹路虎推出了 F Pace 跑車型 SUV

 2019  1.7 億可穿戴設備
智慧手錶手環,以往被認為是小眾的極客玩具。但隨著 Apple Watch Android Wear 設備的推出,還有 Fitbit 產品的大獲成功,帶動了一股可穿戴的風潮。隨後,IDC 預計全球的可穿戴市場,將從 2015 年的 7610 萬增長至 2019 年的 1.734 億設備。

可穿戴設備將連接智慧家居和智慧汽車,從而為更近一步的自動化打開了道路。汽車能被手錶解鎖,啟動,甚至召喚。同理,可穿戴設備也能用於給家裡開門,自動開關燈,遠端控制家裡的設備。


比中國 GDP 更大的工業互聯網

通用電氣估計,「工業互聯網」的市場,即連網的機械工業,在未來20年之內,將增加全球 10  15 萬億 GDP。相比之下,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剛剛超過 10 萬億美元,而美國是 17 萬億 。這意味著更多的工廠任務將實現自動化,並連接到雲端,從而在速度和工業生產的效率大的改進。

總結&展望

未來,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將被連接到互聯網上。在這一波物聯網浪潮中,科技領域的投資者應該把握機遇,對物聯網的價值有更充分的認識。




按此回今日3S Market新聞首頁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