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Options = {...}; ‧ 物聯網、智慧化與雲端化商機的「基本成功模式」是什麼? - 3S Market「全球智慧科技應用」市場資訊網

3S MARKET

3S MARKET
2015年12月2日 星期三

施正偉

EnterpriseValue
www.businessinsider.com

接連幾個來自上週我所拜訪廠商的聲音,或許這些也是你想說出來的⋯⋯疑惑點:

「這些展覽公司,規劃出一些【智慧應用模式】來說服我們參展,但是他們似乎根本不了解——我們廠商要的是什麼?」

「物聯網的市場真的來臨了嗎?有些展覽一直強調展覽的周邊規劃,真的能將物聯網商機具體化嗎?」

「我們花了很多精神投入網路的行銷運作,但是好像一點收穫也沒有!為什麼?」

「智慧應用與物聯網的商機,我們相信絕對是下一波,但切入點在哪裡?」

「可不可以介紹一些雲和無線聯網技術的廠商給我們?這些我們都不熟⋯⋯
www.slideshare.net

很多廠商過去幾年來,已經把展覽視為最重要的「生意來源」管道,偏偏不少廠商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感覺到—— 這幾年的一些展覽似乎已經變成「同業同學會」!?

也有一些廠商在市場一番拼搏後,理出了一個道理—— 做硬體已經「很難賺到錢」,要賺錢必須靠「雲和物聯網」!?

然而,有了雲和物聯網,就真的能大發利市嗎?

 New ways Internet of Things will create new business opportunities

環顧一下市場,看看誰成功了??
去年,Google買下了 nest,旋即 nest 又併購了 dropcam,一時之間 WiFi Home Cam 這類產品火紅了起來。但是從種種跡象顯示,nest 的銷售似乎並不真正如預期般的一路順暢,不要說類似的產品在 amazon的網購平台上,到處充斥,就連價格從 20-200 +塊美金都有,究竟誰吃香喝辣了?

Gopro 拍攝的影像

不要忘了,這些在 amazon的網購平台上的智慧家用監控產品,很多也都有雲,很多也都有物聯網的功能架構。其他像做智慧手環的 Fitbit 上市了,Gopro一瞬之間在極限運動或戶外攝影的領域紅了,但似乎都不能用已經成功了來形容,因為這些產品都剛剛在市場上萌芽而已!!

從技術及產品未來發展的角度上看,虛擬與擴增實境、智慧影像應用(或說影像的大數據應用)⋯⋯等,都尚未付諸於實用階段,現在市面上的智慧產品,都還在起步階段而已。

 
沒有現在,就沒有未來⋯⋯ 問題是現在缺了什麼?
從地理別的角度上看,台灣現在最窘的就是市場腹地太小,很難找到足以探討的 Case Study。所以大家都在瞎子摸象,因此很多盲點與不成熟的觀念就浮現了,比方說:是不是產品連結了 WiFi,就算是物聯網的應用?

若從行業技術別的角度看,監控行業過去所擅長的,在各種應用領域的解決方案。至於 IT 背景的廠商,蓋一朵雲或許不難,但對解決方案的眉眉角角,卻不見得有深入的優勢或經驗。另外,而還有一個主角—— 物聯網,這至少是 Device + Sensor + Wirless Transmission 的結合。光這三個領域湊起來要一起溝通,可以想像,技術的融合與整合需要一定的過程與進程,更需要的是時間!

從通路別看,就拿 Smart Home 來說,以一個家居所需的產品設備,在目前的市場上涵蓋了多少業種,及其所屬的通路?這是從 2012Smart Home 再度被炒作之後,市場至今仍舊混沌,因為少有人確實去探討智慧應用在通路的發展上這一塊,最多看到的,不外乎誰又併了誰,但這是智慧應用領域行業的唯一商業模式嗎?

有不少人提出了需建立標準。但是,一個至少涵蓋了家電、IT(數位與通訊)、監控,甚至各自相關的應用軟體,這樣的標準真正要付諸實現,或許真正要等到 2020年!? 但通常標準建立之後,市場的景象又是紅海一片!!

Smart Home 探討到至今,好像還沒看到有人「敢」從使用端的角度去探討看到的就是晶片廠商最投入;製造端出現一大堆新創公司,大廠也不斷插旗;通路端始終觀望,因為已真正完整的產品卻仍未出現,這樣的產業景觀,如何讓使用端放心地掏出腰包買單?

但這樣的說法,似乎還不夠完整⋯⋯使用者要智慧手錶或智慧手環做什麼?如果醫療照護與保險沒加進來,智慧手錶與手環只是個潮飾;那些所謂智慧家居安全監控設備,一旦無法整合與控制,或出現了一些因缺乏認知而無法操作的情形,這些東西都會變成家裡儲藏室裡的珍藏品,或說是——無法欣賞把玩的古董!

或許一個籠統的答案浮現了——使用端要的就是服務,包括安裝的服務,以及加值應用的服務。這說明了,很多廠商把這些產品往電商或賣場走,但擺著還是擺著!因為這些通路,是速食店,卻不是特色菜的餐飲服務

 

從服務往回推,Business Model 或許就浮現了?!
基礎設施即服務、平台即服務、軟體應用即服務,這個所謂雲端運算應用模式或許就成了物聯網、智慧化與雲端化商機的「基本運作模式」。

我知道很多人仍然對這樣的描述,仍會感到不知所云。

B2B的角度看,在雲端物聯網時代,你要提供一個產品或系統,甚或服務,所要結合的整個產業的供應鏈是什麼?而使用端能不能享受到這個供應生態鏈整合後的「價值鏈」

 

如何從這些展會傳媒的觸及群眾中,建構自己的你的產品要能聯網,所以要結合 Sensor Wirless Transmission ;你的產品需要一個處理、統計、分析的平台,所以可能 Server 相關的 Subsytems(這平台應該是要能處理傳輸、儲存與顯示的能力),是必須要建置的設備投入,或尋求合作夥伴來兜成這樣的平台;最後如何讓使用端透過軟體,這個軟體可能是一個 app,也可能是一個服務雲,讓你的使用端能透徹的使用你的產品,透過線上的軟體,甚至結合線下的實體運作,得到他想獲得的效益。
 
整合的時代來臨,但是否切入痛點?
站在產業發展的立場,坦白說,很期待台灣有展覽真正能夠促成這物聯網、智慧化與雲端化的商機。

而事實上,這些訴求出物聯網、智慧化與雲端化的相關展覽,到目前還看不到這些展覽在智慧化的元素結合、物聯網的運作架構,還有雲端運算的三個層次,提出相關的企劃內容,並且反映在現場相關的活動與專區的設計上、參觀者的設定上,以及招展的對象其需求上。

而這就是許多廠商目前在選擇國內的展覽時,所感受到的:似乎這些展覽公司根本不了解——我們廠商要的是什麼?

媒體是一個槓桿運用
最後來看媒體。實際上,物聯網、智慧化與雲端化很多的資訊都在網路上,包括相關的專業網站、部落格、論壇,甚至是臉書、推特等社群。這些網路資訊平台或談技術、或談產品與應用;但甚少從技術、產品、產業、市場、觀點等五個面向去看整個物聯網、智慧化與雲端化市場的發展,與提供相關的探討資訊,而這正是 3S Market 的核心內容。

 

這樣的內容規劃,可以吸引不同的職能、相關的產業,及各級產業的階層,聚集在這樣的資訊平台上,關注我們所提供的內容。這也說明,為什麼在很多的阻礙氛圍下,3S Market的讀者仍不斷的在成長。而不斷開發出新的內容議題,在網路數據的量化效應下,3S Market 能不斷掌握市場的變化與產業的脈動。

而在影響力的部分,這幾年來因社群媒體的興起,很多的資訊藉由這些網路社群在傳播。優點是資訊流通更快,缺點是資訊零碎及龐雜。而 3S Market 則結合及參與許多優質的社群與族群,讓資訊與族群的接觸面,不斷保有一定的觸及寬度。簡單的說,以 3S Market 在臉書部分的資訊發文為例,我們在很多相關的社團發文,讓這些社團獲得了很多的讚, 3S Market 則累積了讀者群、點閱率,以及流量。

在上週與幾個廠商的接觸,帶到了文章開頭的一些探討,我個人也藉此分享個人的產業觀察,還有 3S Market 的媒體運作供大家參考。

這個物聯網、智慧化與雲端化的市場才剛開始在起步階段,如何結集眾人的
「智慧與經驗」,透過能互相連合與結合的平台,才可能把這塊巨大的市場商機,不斷的具體化!

相關社團好文

近期3S Market 收錄相關物聯網、智慧化與雲端化市場發展的重要探討文章:
Gartner:可顛覆 IT 產業的十大策略預測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