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Options = {...}; ‧ 一篇文章帶你看懂雲端運算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 3S Market「全球智慧科技應用」市場資訊網

3S MARKET

3S MARKET
2015年11月23日 星期一


leiphone 賀亮

雲端運算在出現16年後,已經成為IT領域的標配模式。它易操作、儲存量驚人、對使用者來說幾乎無處不在。它不僅成就了世界上最大的公司,同時也給小公司提供支援。雲改變了服務供給雙方的經濟模式,同時帶來更多新的機遇。

一篇文章带你看懂云计算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在英國,空中的雲陰晴不定,眾人皆知。但是你會驚訝地發現,基於開源技術的雲端運算,已經發展得非常透明、成熟。這一次,我們可以探討私有雲、公有雲、混合雲的優點、缺點和實用性。

雲端運算成型期
關於雲端運算的基礎理論起源於半個世紀前。1966年出版的《電腦普及的挑戰》一書中寫道,電腦的強大,已經能為普通人提供資訊和服務,但是設備又大又貴,使得人們(在未來)不得不以遠端存取的形式使用。這時,效用計算問世。它意味著普通人也能獲得計算資源,並且根據需要的計算資源實現按需付費。更重要的是,不像喝水要打井一樣,人們使用計算資源時不再需要擁有自己的計算系統。

與此同時,雲端運算的其他兩個基礎條件開始成型。日後Intel的聯合創始人Gordon Moore提出了著名的摩爾定律——即積體電路上所容納的晶體數目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另外,在蘭德公司的Paul Baran和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的Donald Davies各自分別發明了封包交換網路。這是一個更強大、高效、靈活的傳輸資料的基礎設施。

上世紀70年代,Ken Thompson Dennis Ritchie在貝爾實驗室創立了UNIXC語言程式設計。結合由Vint Cerf Bob Kahn和朋友們一起設立的的ARPANET開放網路標準,雲端運算的方向已經初見雛形。

在接下來的20年,DSL(另一個貝爾實驗室的奇跡)的發明和普及,以及Windows 95在大眾市場的巨大成功,促使民用ISP的到來。而網格計算和應用服務提供者(ASP)展示了雲端運算思維帶來的效益。

很快,到了20世紀末,全民一下子都在點擊"上網了。資料中心所提供的規模經濟此時最好地彰顯了集中式計算帶來的優勢。

雲端運算的時代到來了。

雲端運算的第一代
現代雲端運算的代表非1999年的Salesforce.com莫屬。它銷售的是一個簡單的商業服務:客戶關係管理CRMCRM很簡單——公司通常用它來記錄產品賣給了哪些客戶、賣了哪些產品、如何保證顧客滿意度。在Salesforce.com之前,公司都是購買或編寫客戶關係管理軟體,並在本地的電腦上運行。

Salesforce推出CRM之後,相較過去並不是將副本交給客戶,而是它在自己的資料中心運行,出售每個用戶的存取權限。

軟體從未像之前的副本一樣傳遞,客戶除了登陸Salesforce.com,註冊帳戶,登錄,開始工作以外,無需再做任何的部署。

一篇文章带你看懂云计算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這看起來就像是用GmailOutlook要方便得多。但是Salesforce.comGmail早了8年。自從那時起,雲端運算開始廣泛運用到各個領域。

雲技術的全景
雲在我們心中的印象非常簡單,但是形態各異。GmailSalesforce.com或者任何你需要通過網頁流覽到的東西,統稱為SaaS,軟體即服務。這也是大部分用戶所認知到的形態。另外還有兩個縮寫經常用來描述不同雲的形態,分別是PaaS(平臺即服務)和IaaS(基礎架構即服務)。

有了原始的計算資源服務,你可以運行自己的軟體(PaaS),或者能擁有你想用的硬體(IaaS)。亞馬遜網路服務(AWS)和Rackspace都是IaaS的例子,Google App EnginePaaS的典範。

一篇文章带你看懂云计算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HP IBMMicrosoft (Azure)既提供 IaaS 又有 PaaS,雖然這些服務有明顯的邊界,但沒有一種縮寫能描繪出雲專為其他軟體使用的通用服務的內涵。如果你注意到最近移動科技的快速變革,就能清楚發現這些變化。行動網路本身大量依託於雲技術。

雲已經成為行動平臺的有力推動者。如果沒有雲端運算的第一波浪潮,我們就無法見證第二波行動應用服務的浪潮。

FacebookInstagramSnapchatWhatsApp,沒有雲的話這些app根本不會存在。在行動時代,本質上說你真的打開了一扇通往雲層的窗戶,大部分行動端的處理,都發生在雲上。

雲儲存服務公司Syncplicity高級主管Brian Levine如是說。

SaaS和行動資料分享app是我們大多數人能接觸到的公有雲。Salesforce.com運行一切、存儲一切、控制一切,使用者可以是任何人。他們不需要保存或者維護什麼資料,只需確保電腦聯網即可。同時,他們只需為服務付費,不用雇傭IT員工、購買基礎設施、保持硬體(伺服器)更新等等。

除了公有雲,還有很多私有雲服務。使用私有雲的公司仍然沿用公有雲的技術,但所有的運行都是在幕後的(不面向公開的網路)。雲端運算系統可以快速擴充,並且能很快給不同的使用者分發資料。有了私有雲後,所有的內容都可通過一個網路流覽器訪問,而非運行在員工本人的機器上。

其結果是,員工可以在一個熟悉的以流覽器為基礎的工作環境中操作。並且它更容易連接起傳統的、沒有架設到公有雲上的軟體系統。

有人認為私有雲是一種良性木馬,把公有雲的一些革命性的因素納入到企業IT這個相當保守的世界中。經驗豐富的人可能還會記得一開始軟體還是用CD承載,後續慢慢有了定期的bug修復和新版本推送。所以,基於雲的系統的更新速度變得更快。

在傳統IT領域,一個應用程式最多一年被更新1-2次,但不能更多。HP EMEA雲端運算副總裁Xavier Poisson說。但現在隨著雲端運算和行動網路普及,你必須有一個更敏捷的的開發週期,敏捷開發十分重要。

公有雲與私有雲的強烈混合
實際上,最常見的是公有雲和私有雲架構結合的服務,被稱為混合雲。這比使用單一技術更為方便。用戶可以讓公司的一部分業務面向公眾,而另一部分僅對內部開放;比如一邊用Gmail,另一頭打開Office在本地安裝的副本,又比如在開發全球性股票交易平臺時,在私有雲上運行測試版本,之後通過Azure100個伺服器集群在全球上線。

一篇文章带你看懂云计算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混合雲越來越常見,是因為經濟效益驅動著更多的IT、企業和消費者使用公有雲。就比如當一個公有雲公司購買硬體時,他們付出的要比傳統IT模式少很多。

雖然談錢赤裸裸,但是2009年加州-伯克利大學的一項調查顯示,大型公司(如果通過雲服務)獲取網路、計算資源的投入僅有他們內部IT建設投入的1/7 - 1/3。隨著雲服務市場每年50%的增量,公司每多花1美元在雲服務上,實際他們的基礎設施和維護投入就減少3 - 4美元。

雲上的競合
毫無疑問,第一家開發公有雲的公司早早嘗到了規模經濟的甜頭。亞馬遜為自己的業務需求建立大規模的資料中心來管理交易和庫存。而在將AWS變成一項通用服務之前,他們為自己的業務已經創建了各種各樣的工具來管理龐大的網路請求、儲存需求和計算需求。谷歌同樣需要管理龐大的搜索資料,它在內部的系統架構足以管理數十億的請求。此後,它很快意識到這些能力都可以開放給其他的公司,甚至是它的競爭對手。

正因為像谷歌和亞馬遜這樣的巨頭在前,新的雲服務商很難再取得較大成功。正如Rackspace的首席技術官John Engates所說,最大的挑戰是建立公有和私有雲以及各種網路技術的連接。在進軍雲服務之前,Rackspace作為託管公司,在它的資料中心運營各種其他公司的IT系統。之後他發現,建立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雲服務的軟體,可以讓人們很快上手。

為了解決軟體問題,我們開始著手建立我們自己的系統,最終創建了開源的OpenStack。今天,我們在這套系統上運行最大的OpenStack公有雲與眾多的企業私有雲。

因為任何人都可以使用OpenStack,很多軟體和硬體公司(包括OracleIBM,惠普,戴爾等)結合自己的產品又創立了獨立的公有雲,或是作為私有雲系統賣給客戶。在這些用戶和協力廠商支持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業務快速發展。規模一做起來,成本自然下降。

讓服務在一千個伺服器上綻放
不過,雲並不只意味著便宜。它能激發和實現最原始、新穎的創造。比如,如果你寫一個行動應用程式,把它放進應用程式商店,不需要去創建和銷售一百萬份的副本,但你的應用在一夜之間可以獲得百萬用戶。

如果你的公司有計算任務需要在一台伺服器上運行1000個小時,IBM、惠普的IaaS產品,不在乎你是用了一千小時的一個伺服器,還是在一小時用一千個基於雲的伺服器。你的費用是一樣的,但後者給你帶來1000倍的速度提升。

對混合雲來說,分塊管理計算和儲存能力是另一個優勢。比如儲存,特別是備份和災難復原所需的儲存。儘管網路的連線速度越來越快,也不能與一個公司自建資料中心的存取速度相比。

所以,在私有雲上保存本地工作資料是非常重要的。但每時每刻都在產生新的資料備份,舊的資料訪問頻率較低,所以大部分可以移動到雲端儲存服務,如惠普Helion的區塊儲存。這就減少了本機存放區的壓力,將其替換為隨用隨付的服務。

雲端運算的未來
這一切聽起來很理想,但在雲端運算成為業務運行的標配還有一些問題有待解決。最初的擔憂是可靠性,既有網路連接到雲端的可靠性, 也有對雲服務商本身穩定性的擔憂。

安全則是另一塊巨大的投入投資,因為它擁有客戶的資料,而駭客和其他惡意的使用者都虎視眈眈。

一篇文章带你看懂云计算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不僅僅是密碼安全,採用雲處理也依靠高度敏感的信任。2013年,斯諾登棱鏡門事件爆發後,人們對雲端資料的信任明顯下降。由此,精明的雲供應商一定會致力提供更牢固的技術架構,和資料管控來確保使用者的信任。

如今,計算依然朝著雲的方向發展。隨著更多公司和個人對雲端運算的使用,很多工作的新模式將被創造出來。例如,如果你開發的一項服務或者app,你和用戶之間能夠保持常連接。你可以觀察他們如何使用你的產品,並將回饋在開發週期內改進。

你可以分析並將即時地將一些更智慧的功能加入到你的產品力,這些產品的能力甚至超過移動設備本身的處理極限,比如SiriGoogle Now

雲端運算的限制正在消失,真正廣義的普及時代將會到來。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