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Options = {...}; ‧ Pronto.ly:超音波傳輸技術讓NFC過時 - 3S Market「全球智慧科技應用」市場資訊網

3S MARKET

3S MARKET
2015年7月14日 星期二

leiphone Tino

以色列初創公司Pronto.ly正在研發一種高頻音波來取代目前的通用NFC技術。 一直以來NFC技術都有一批擁護者,當然也有一批批評者。迄今為止,蘋果仍然沒有把非接觸式傳輸NFC技術,部署在他們的行動設備裡面(但據說iPhone 6將支持NFC)。
事實上,NFC技術需要配置能支援非接觸媒介的專業晶片,而這也是問題所在。NFC通常需要一個足夠大的使用者群,這樣才能顯示出這種技術的用處,然而這也從某種程度上阻礙了NFC的晶片和服務(比如無接觸支付)的普及。正是由於這些問題,讓Pronto.ly得以“乘虛而入”,這家初創公司基於超音波開發的技術,創建了一個更高級的無接觸層。
這種技術的優勢在於,使用者設備無需安裝專業晶片,只需通過麥克風和揚聲器即可。通過音波媒介,Pronto.ly的系統不會發送和傳輸實際的資料,而是使用超音速去辨識和授權一台或多台傳輸設備,然後在雲端完成已經認證的交易。
Pronto.ly的解決方案就是利用現有的設備硬體,也就是標準的麥克風和揚聲器。我們部署了一個一次性時基口令(TOTP),讓設備和我們雲端授權伺服器進行交互。”Pronto.ly公司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Nick Pappo說道。“這些一次性時基口令只能依靠特定波段內的超音波進行交互,當然,都是加密的。”
Pronto.ly可以在嘈雜的環境下,過濾超聲波信號圖像,而且他們已經為這項技術申請了專利。擁有一個獨一無二的超音波圖像,也意味著Pronto.ly可以避免被其他無線電技術,或其他超音波技術干擾。實際上,Pronto.ly不是唯一開發超音波傳輸技術的公司,在去年夏初舉辦的谷歌開發者大會上,歌就展示了運行在Chromecast上面的超音波ID技術,各種動使用者可以在無網路環境下,將內容投射到同一個電視螢幕上。歌也有超音波密碼技術,但是這項技術起初屬於一家名為Slick Login的公司的,但是今年初被歌收購了。
至少從目前來看,歌的重點還是放在單個設備和單點登錄上面,而Pronto.ly系統的目標則是跨平臺,他們的技術可以應用在多個平台上,包括AndroidiOSWindows,只要設備上的麥克風和揚聲器沒問題就能使用。不僅如此,Pronto.ly還希望能夠應用在多個應用程式上面,支援那些希望利用無接觸身份辨識和授權的B2B企業客戶。
Pronto.ly還提供了SDK,方便開發人員訪問其技術,他們希望自己的技術可以應用在支付,POS,智慧電視等領域。與NFC技術相比,超音波傳輸技術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它不需要設備靠得那麼近,可支援的距離更長。另外超音波技術,還可以廣播一個信號到多個設備上面。
Pappo表示,雖然Pronto.ly是在2013年四月成立的,但是他從2012年就開始開發這項技術了。
截至目前為止,Pronto.ly已經完成預種子輪和種子輪融資,募集了60萬美元。投資該公司的有天使投資人Jeff Pulver,在種子輪投資的有hiCenter孵化器和Chief Scientist of Israel。現在該公司正在進行A輪融資,預計這輪融資會在年末完成。
目前,Pronto.ly已經有了不少客戶,也涉及了很多行業領域。雖然該公司沒有透露具體的客戶名稱,但是我們已經知道了一些公司,比如以色列銀行希望在ATM取款機上應用他們的無接觸技術;還有一家以色列信用卡公司希望,將這項技術應用在中小企業的P2P支付上面;一家歐洲銀行也希望提供一項無接觸電子商務結算服務;另外一家無線充電技術公司想要利用Pronto.ly的技術,使用超聲波為其付費使用者提供授權服務。
Pappo表示,他希望能通過與設備製造商合作,在數周時間裡部署這項技術。此外在今年三季度和四季度也會執行更進一步的部署工作。
Pronto.ly的商業模式,主要是為提供B2B服務的企業客戶提供超音波傳輸技術支援,比如大型銀行和類似的金融機構。此外,他們計畫利用軟體發展包(SDK),並通過免費試用模式盈利,開發人員可以將Pronto.ly超音波傳輸技術免費整合在自己的軟體或產品裡面,但是如果該軟體或產品的使用者達到一定數量,Pronto.ly會對每個用戶進行收費。

VIA TC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