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Options = {...}; ‧ 物聯網的「檻」到底在哪裡? - 3S Market「全球智慧科技應用」市場資訊網

3S MARKET

3S MARKET
2015年7月23日 星期四

 來源:物聯網世界網  作者:徐永紅


物聯網這個概念的提出由來已久,但最近幾年變得炙手可熱,人人都在談論它,人人瞭解它嗎?恐怕未必。筆者在談論物聯網時,先從其定義說起,國際電信聯盟( ITU) 對物聯網的定義為通過二維碼識讀設備、射頻辨識(RFID) 裝置、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和雷射掃描器等資訊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訂,把任何物品與網路相連接,進行資訊交換和通信,以實現智慧化辨識、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路。

這個定義頗為複雜,不妨從物聯網本身這個名稱來顧名思義一番,那就是的聯接(包括人與物,物與物等)聯接只是手段,目的是為實現二者的交流,廣義而言,物聯網的本質就是交流工具。

lerablog.org

價值,從網際網路說起
說到了物聯網,自然跳不開網際網路,網路的偉大毋容置疑,它最大的價值在於資訊的傳播與分享,這種傳播與分享大大地促進了人類社會的公平公正,之前這些資訊(包括知識)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現在,資訊變得人人可見、可查、可分享,這讓人類社會的競爭,由之前的是否知道這些資訊的差別,轉變為如何利用這些資訊的差別上,此時資訊變成了一種工具,而如何利用這些資訊,決定了競爭的優劣,這也是筆者為什麼說網路大大促進了社會公平的原因。

但網路主要解決的問題在於資訊的傳播方面,在溝通(包括人與人,人與物及物與物的溝通)方面,網路是稚嫩的。這註定網路尚需通過進化來加強。由此,物聯網來了,物聯網並不是憑空產生的,它可看作是網路的一個技術進化反覆運算,沒有前人網路的栽樹,自然不會有後人物聯網來乘涼。

由前述對物聯網的定義可知,物聯網主要的功能,便是實現物與物之間的資訊交換與通信,它彌補了網路的不足,其中,智慧化可算是物聯網的一個關鍵點之一。

www.networkworld.com
物聯網是為彌補網路在溝通上的不足,與引入了人工智慧這一新技術(當然為加強溝通能力,而引入的新技術亦不少),套用流行的說法就是,物聯網相對網路而言,主要提升的便是其功能與使用體驗,更體現出一種科技以人為本的思想,應該說物聯網在相當程度上,解放了人們的雙腿與雙手,給人帶來便利,把人類從繁瑣的日常事務中解脫出來,使之有更多的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這就是物聯網最大的價值所在。

前文談到了使用體驗,這個使用體驗當然是人的使用體驗,由這點引發開去,物聯網涉及的領域較網路而言要寬泛許多,基於以人為本的理念,人的聲音(如聲控技術),觸覺(如生物識別技術),體感(如溫控技術)等等皆需涵蓋,而隨著物聯網的迅速發展,勢必會推動這些相關領域技術的進化,這當然也是物聯網價值的一部分,說到底,物聯網代表的是一種先進生產力。

things2975.rssing.com

物聯雖美,兩大挑戰待克服
物聯網的未來雖美,但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發展,為何目前仍然處在較為低級的階段?是什麼原因導致的?筆者以為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是欠缺相對統一的標準;其二則是目前的物聯網系統,尚處在群雄逐鹿的混戰階段。

1、標準的缺位
一個行業要想長遠地發展,建立一個較為穩固的標準至關重要,當下的物聯網就處在這樣一個,標準的兵荒馬亂期,比如硬體產品的介面,即使是同樣功能的產品,不同廠商生產的產品其硬體的聯接介面往往不同,這就導致用戶一旦購買某品牌某套設備,後續一旦出現問題時,用戶就沒有多少選擇餘地了,你只能再購買該公司的產品,要不就需要替換整套設備,這勢必會導致成本的成倍增加,這種由於缺乏標準,而導致的相容性問題,限制了用戶自由選擇的權力,其實際是對用戶利益的綁架,當然不利於行業健康的發展,況且物聯網涉及的領域相當廣泛,介面標準的欠缺,只是其眾多標準的欠缺之一了。

2、群雄逐鹿的系統
談到物聯網系統,可能並不容易理解,筆者為更好地說明這個問題,就以大家較為熟悉的電腦作業系統為例來說明。

對電腦而言,作業系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你要實現的電腦功能,都必須通過它來完成,物聯網的各個功能模組,就相當於電腦的各個部件,但當下電腦部件間的標準是統一的,物聯網卻不,而作為作業系統的軟體,是需要立足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硬體架構下,而物聯網到目前為止依然是沒有一個穩定的標準,而作業系統需立足在相對穩定的硬體架構下,來實現其功能的,否則其穩定性與相容性就沒法保證,這是其一。

其二,即使拋開硬體標準的非統一性,就物聯網系統本身而言,當下亦處在混戰之中,比如applegoogle這些巨頭都推出了自己的物聯網系統,其他一些有實力的廠商亦如此,這些巨頭們對物聯網產品採取了不同的策略,導致它們彼此之間產品的相容性表現糟糕。

www.slideshare.net

這當然會讓一些中小廠商們左右為難,儘管這些巨頭們聲稱自己的系統是開放的,但一旦加入後,小廠商會擔心自己的利益會不會就此被綁架,這種擔心當然有道理,於是它們只好採取騎牆政策,這個系統下的產品我做,那個系統下的產品我也不放過,這自然會分散廠商的研發精力,對產品技術的進步亦是有害的。

無論是標準的欠缺還是系統的多樣性,在物聯網的未來發展之路上,這兩個坎都是必須邁過去的,但如何邁過去依然是個大問題,筆者以為最好的方式是通過充分的市場競爭,讓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來調節,最後,相信時間會給出一個最適合的答案。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