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Options = {...}; ‧ 機器人會搶我們的工作嗎?看完這篇文章你會有自己的結論 - 3S Market「全球智慧科技應用」市場資訊網

3S MARKET

3S MARKET
2015年6月26日 星期五

leiphone 譚成好


編者注:根據leiphone消息,本月18日阿里巴巴集團在日本宣佈,聯合富士康向日本軟銀集團旗下機器人控股子公司SBRH戰略注資145億日元。今年內就將以每年1萬台的規模實施量產Pepper機器人,將它應用於顧客接待和護理等領域。
這讓不少人開始擔心,一個古老的話題:機器人會逐漸搶佔人類的工作嗎?我們會迎來一個沒有工作的未來嗎?也許MIT科技評論的這篇文章會給我們答案。

作為康奈爾大學的一名工程教授,Hod Lipson所領導的實驗室,在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領域極具盛名。他的研究促進了機器自動化的發展,使得機器人不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種基本構造,而是能夠“進化”成服務生、廚師。此外在很多領域,他的發現都已經被證實是與其他實驗相一致。

在他看來,機器和軟體的未來就是要掌握許多難以置信的技能。但是在最近,他產生了一些曾經所沒有的擔心,自動化領域的急速發展,使得機器奪走了許多人,賴以謀生的職位,即便這種發展能夠為一些人帶來巨額財富,這會不會導致社會動亂? 

Lipson提到,從製造業到做決策,電腦所指導的自動化已經深入到各行各業。僅僅是過去兩年,深度學習這一技術已經在人工智慧領域,引發了一場革命,3D列印已經開始改變工業生產的過程。在很長一段時間中,人們都有一種共識,即科技的進步會毀掉一些工作,但是它們會創造出更多更新更好的工作。
現在的證據表證明,技術確實是在毀掉工作機會,但是提供的是更新卻也更少的工作機會,這是科技學者所需要考慮的事情。

這種焦慮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在19世紀初時,英格蘭開始工業革命中,人們就有了這樣的擔心。一些經濟學家提出,隨著新型勞動形式的提出和發展,會導致“科技型的失業”。

而現在,在美國,歐洲和世界其他角落,隨著收入不均的擴大,科技再一次成為了人們的質疑對象。經濟合作組織近期的一項報告表明,在參與調查的34個國家中,貧富差距達到歷史性的最大值,這主要是由於40%的低收入人群收入能力的下降。在過去幾十年,這些低收入人群中的很多人的薪水持續下降,阻礙了經濟的發展。同時,美國中產階級的沒落,和來自低收入工人的壓力也已經持續多年,並且學歷、技術等對於工作的影響也顯而易見。 

想要搞清楚影響就業機會和收入的因數極其困難,尤其是要從全球化,經濟增長,受教育程度和稅收政策等因數中,把科技的影響分離出來更是難上加難。但是科技的發展為中產階級收入的下降,提供了某種可行的解釋。

經濟學家們中一種流行的解釋是,許多人僅僅是沒有受過必要的培訓和教育,使得他們無法勝任那些不斷增長的可觀收入的工作。同時,不斷發展的軟體和數位技術,也已經取代了很多例行的工作,如會計,行政工作等,使得原來從事這些的人不得不做收入更低的職位,或者僅僅是放棄這份工作。隨著製造業中自動化範圍的擴大,造成了中產階級的消亡,人們開始感受到很多工作開始受到威脅。

這種職業兩極化是一種長期的趨勢,隨著低收入人力勞動,和需要高等技能的工作的增加,需要中等程度技能的工作開始消失。而2007-2009年經濟的蕭條加速了這一過程,使得那些曾經高收入,但重複性大的工作,被自動化所取代,並且至今沒有恢復的跡象。

這些工作包括白領中的管理階層,和藍領中的裝配和機器操作工作,它們為美國創造了50%的就業。研究表明,這些工種的消失嚴重地影響到了20多歲的年輕人,使得他們中的很多人放棄了找工作。


這一問題已經很嚴重了,但是還有更讓人擔心的。這是不是某種徵兆,隨著科技取代了中產階級“保險”的職位, 我們是否正處在歷史上經濟變革的開端?雖然它能夠帶來更好的醫療、服務和產品,但是會毀掉無法獲得收益的人的工作。機器人和軟體會取代更多的人類工作嗎?

嚇到小孩
沒有人知道答案。

很多經濟學家認為,並沒有證據表明工作機會的減少是科技發展所致,以及我們所經歷的和早期有什麼不同。科技毀掉了一部分工作,但是也創造出了就業機會。在過去幾年中,有很多文章探討現在人工智慧和自動化的發展,究竟和過去有何不同。Martin Ford就是他們中的一員,隨著大量新科技的發展,如無人駕駛和3D列印,越來越多的工作被機器所代替,我們該如何適應“無工作的未來”?

Ford提出,確保基本收入是一劑良方。簡單來說,就是給所有人適量的錢。這種想法並不新鮮,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經濟學家就提出要能夠保證每個人都有一定的最低收入。在80年代後這類思想逐漸被淘汰,但是在最近幾年,又登上了舞臺。作為一種幫助那些被關在人力市場外的人的方法,在自由主義者看來,這是一種政府最低限度參與的安全方式。而在改革派看來,幫助窮人也能幫助其他社會方面。

這一政策是好是壞具有爭議,近期,還有人提出另一種方法,就是擴大稅收抵免。這些政策也許會有用,但讓大量的工人置身于以科技為中心的經濟之外,是對人類才能和野心的浪費。此外,保證基本的收入對於工作岌岌可危的中產階級,以及那些從穩定收入職位掉下來的人而言,並沒有什麼幫助。對於沒有多少工作的未來,這種計畫言之過早。但是要如何評估科技對經濟中工作數量的影響呢?


事實上,沒有太多證據表明現今的自動化對就業有多少影響。

倫敦經濟學院的Guy Michaels 調查了17個發達國家中,工業機器人對製造業的影響。結果有些詭異,機器人似乎確實取代了一些低技能的工作,但是它們最大的影響是顯著提升了工廠的生產效率,給工人們創造了更多新的就業機會。所以Michaels認為,沒有證據表明機器人減少了整體的就業。

想要量化科技創造出的新職業是一件困難的事情,而且也無法準確預計未來發展的影響。Ford舉了一個極端的例子:分子製造業。一提到這個可謂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如一些分子科技者所言,有朝一日我們可以用分子量級的機器人做任何一件東西,如果這成真的話,人們的工作都會被破壞殆盡。

不過這種觀點曾被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Richard Smalley所不屑,他認為,雖然分子製造業在清潔能源等領域有巨大的潛力,但是它忽略了原子相互約束和反映的物理、化學準則。他打趣地說:“雖然你們的理論會嚇壞我們的小孩,但是我們的未來充滿挑戰,你夢想的這種能自我複製的奈米機器人怪獸是不會出現的。”

而一個更加實際的例子是,一款名為Quill的軟體可以自動獲取資料,如棒球賽的比分,公司年報,從中提取資料,不僅能夠總結內容,還能夠進行“複述”。一些雜誌,如福布斯已經用它來自動撰寫新聞報導。寫出來的內容可讀性較高,並且在將來還會顯著提升。


製造業工作減少,更多男性開始從事餐廳服務員和清潔工等工作,高中及以下學歷男性收入急劇下降


重複性工作崗位減少(左),全職工作人數比例下降(右)

各國基尼係數變化(數值越大,收入越不平等)

如今,這些富有潛力的技術會如何影響就業並不明朗。參與開發Quill的西北大學的電腦科學家Kristian Hammond認為,在今日,也沒有看到對白領工作有多大的影響。人工智慧可以做一些事情,但不會完全代替人們的工作。如果人工智慧工具能參與資料分析這種枯燥的工作,那麼人們可以自由自在地站在遊戲的最頂端。

儘管在近年來有很多像Quill這樣讓人印象深刻的進步,Hammond並不認為普通的人工智慧可以擴展到更多領域。現在這一領域的興起,更多是得益於電腦能力的提升,以及一些對大資料處理技術的應用,而不是人工智慧本身的突破。

最近的一些關於AI程式能自我學習的事件,聽起來更像是一些花言巧語,而不是對技術的真實解釋。並且是否深度學習能做到被吹捧的那樣,也還不明了。
換句話說,我們最好還是對機器智慧的期望降降溫吧。

技術的上帝
“科學技術常常被討論,好像它們來自於其它星球,或者只是剛剛到達地球。” 倫敦經濟學院教授Anthony Atkinson說道,但是科學技術的發展軌跡是無法避免的,更確切地說,這取決於政府,消費者的選擇,因為這些決定了科學技術的研究和商業化,以及如何使用它們。

Atkinson 自從1960年以來,一直致力於研究收入不平等問題,而在這一時期這個普通問題在主流經濟學當中處於次要地位。這些年來,收入不平等問題,在很多國家急速的增長。

收入不平等在英國1980年,達到了一定的水準,並保持到現在沒有下降,而美國仍然在惡化,並且達到了歷史上都沒有預測到的高度。他的合作者著名資本家Thomas Piketty因為《21世紀的資本主義》一書,在去年使不平等問題成為經濟學領域最火的主題。Atkinson的新書提出了一些解決辦法。第一個辦法就是鼓勵創新,讓其成為一種增強就業人員就業能力的方式。


當政府選擇研究基金,和當企業決定使用什麼樣的科學技術時,它們不可避免地影響了就業和收入分配。很難看到有一種實施機制可以挑選出合適的科學技術,同時讓更多的人得到更好的工作。但是至少我們得捫心自問,這些決定將會怎樣影響就業呢?這種想法是第一步,它可能不會改變決策,但是能讓我們清楚正在發生的事情,而不用等到失去工作後才意識到這件事。

從效率以及機器創造的層面來說,可以提出一種策略。經濟學家使用一定量的勞力和資本來定義輸出量,當機器、軟體和資本變得越來越便宜和實用,那麼人類資源的使用就會越來越少。因此有人預言,機器人和自動化操作會接管星巴克中的工作。但是想要反駁這一觀點也很容易,星巴克的成功不是因為便宜和效率,顧客們更喜歡人類所提供的服務。

再比如蘋果商店,在店裡,員工們手持著iPadiPhone進行推銷,使得商店成為機器零售業的有力競爭者。同時,這也意味著自動化服務並不是今日科技的終結者。雖然科技會帶走一眾工作,但我們能選擇如何利用科技。基於此,蘋果商店並未走用自動化來降低人工成本的老路,取而代之地是,讓武裝有科技產品的員工帶給消費者前所未有的消費體驗。

此外還有很多其他例子,像Uber提供更加便捷的叫車和支付服務,打開了屬於自己的市場,這讓帶有智慧手機app的駕駛員比傳統計程車服務更有競爭力。

誰擁有機器人?
自動化和數字科技對就業的影響,被一些人用早期的科技革新來對比和一筆帶過。但他們忽視了曾經的那些痛苦,即在工業革命以後,英格蘭的工資水準有大概40年都沒有上升,並且那時的工人們過得很悲慘。

哥倫比亞大學的經濟學家Stiglitz 提出,經濟大蕭條也是由科技變革所導致,而不是人們認為的政府無能和銀行系統的崩壞。他提出,機械化的出現使得美國對農民的需求大大降低。因而隨後導致了由二戰所促進的工業大爆炸,而現在我們也正從工業經濟向服務經濟轉型。

創造這些技術的人在減緩這一效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雖然我們一說到工程師,就會想到機器。我們都想讓機器盡可能做更多的事,想提高生產率,單我們從沒有想過這可能不是件好事。解決的方法並不是說要扼殺創新,而是要解決一個問題,當AI可以比人們做得更好時,人類應該怎麼辦?這對工程師而言是個新的挑戰。


創造工作的機會可以來自於教育投資,公共設施老化以及新科技的研究等。Ford警告,隨著氣候變化和科技造成的失業加劇,我們可能會陷入一場大麻煩。這是否會發生,取決於我們發明和選擇哪種技術。一些技術,如無人駕駛不可避免,但我們要考慮清楚,我們究竟是想要更加安全、方便和節能的交通系統,還是只是僅僅讓公路上充斥著無人駕駛汽車?

毋庸置疑,在短期內,不管是通過像蘋果商店和Uber這樣的服務主導商業模式,還是投資重建基礎設施和教育系統,能緩解就業問題的就是促進經濟增長。這樣的增長可以把我們從機器人取代工作中拯救出來。但當今科技的發展的一個問題是,一部分人可以從中收益。矽谷的發展已經告訴我們,科技可以作為促進經濟發展的發動機,但也會成為拉大收入差距的催化劑。

1968年,J.C.R. Licklider在一篇著名的文章中,預測到線上交互社區,並且解釋了其振奮人心的可能性。Licklider也在他文章的最後提出了警告:對於社會來說,這些影響是好是壞,主要還是取決於一個問題上:線上會是特權嗎?如果只有一部分人有機會來享受,那麼網路發展的機會很有限。

有很多政策可以幫助重新分配財富,或者像保證基本收入的方法那樣,提供給社會底層人們一份安心。但是對於數位科技的威脅而言,則需要讓人們在職業生涯中,都能夠有更多機會,公平地獲得高質的教育和訓練項目。

這也意味著,有太多的人需要“擁有機器人”。隨著機器人和AI不可避免地取代很多工作,擁有資本的人將大大受益。如果新科技帶來的財富都到最富有的人的口袋中去了,就像近幾年的趨勢一樣,那麼反烏托邦的未來也不遠了。

但是機器只是工具,如果他們被大家所共有,那麼人們可以用它們來提升自己的效率,同時增加收入和增加空餘時間。如果能實現的話,一個財富不斷增長的社會才能實現它的中產夢,而正是這種期望,帶動了科技和經濟的發展。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