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Options = {...}; ‧ 監控攝影機常見故障 - 3S Market「全球智慧科技應用」市場資訊網

3S MARKET

3S MARKET
2015年4月17日 星期五

作者:58監控網

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電子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在商業、民用、安防等諸多領域。可以說,我們的一舉一動,都有攝影鏡頭監控。那麼對於監控攝,一但出現常見故障我們又該怎麼辦呢?


.監控攝無圖像怎麼辦?
首先確認監控電源是否加上,通常可以通過指示燈來判定。二是監視器是否正常。比如是否切換到對應的輸入通道。三是同軸電纜是否正常合規接觸。四是鏡頭光圈是否打開。如果是其它原因,需要返廠維修。

.監控攝圖像發白怎辦?
首先查看是否對準光線比較強烈的地方,如果是手動光圈鏡頭,看是否光圈打開過大。如果是自動光圈鏡頭,查看校正值是否過低,使光圈打開過大。其次查看監控攝影機的曝光設置是否正確,電子快門的速度是否過慢。如果是其它原因,需要返廠維修。

.監控攝影機圖像偏色怎麼辦?
一般通過白平衡設置來改善偏色:白平衡設置有兩種方式:

A自動白平衡,連續方式——此時白平衡設置,將隨著景物色彩溫度的改變,而連續地調整,範圍為2800~6000K。這種方式對於景物的色彩溫度,在拍攝期間不斷改變的場合是最適宜的,使色彩表現自然,但對於景物中很少甚至沒有白色時,連續的白平衡不能產生最佳的彩色效果。

按鈕方式——先將攝影機對準諸如白牆、白紙等白色目標,然後將自動方式開關從手動撥到設置位置,保留在該位置幾秒鐘或者至圖像呈現白色為止,在白平衡被執行後,將自動方式開關撥回手動位置以鎖定該白平衡的設置,此時白平衡設置將保持在攝影機的記憶體中,直至再次執行被改變為止,其範圍為2300~10000K,在此期間,即使攝影機斷電也不會丟失該設置。以按鈕方式設置白平衡最為精確和可靠,適用於大部分應用場合。

B、手動白平衡,開手動白平衡將關閉自動白平衡,此時改變圖像的紅色或藍色狀況有多達107個等級供調節,如增加或減少紅色各一個等級、增加或減少藍色各一個等級。除次之外,有的攝影機還有將白平衡固定在3200K(白熾燈水準)5500K(日光水準)等檔次命令。

.監控攝影機鏡頭如何選擇?
(1)鏡頭的成像尺寸?應與攝影機CCD靶面尺寸相一致,如前所述,1/2英寸、1/3英寸、1/4英寸等規格。
(2)鏡頭焦距與視野角度,?首先根據攝影機到被監控目標的距離,選擇鏡頭的焦距,鏡頭焦距f確定後,則由攝像機靶面決定了視野。
(3)光圈或通光量鏡頭的通光量以鏡頭的焦距和通光孔徑的比值來衡量,以F為標記,每個鏡頭上均標有其最大F,通光量與F值的平方成反比,F值越小,則光圈越大。所以應根據被監控部分的光線變化程度來選擇用手動光圈還是用自動光圈鏡頭。




.鏡頭的焦距如何計算?
公式計算法:視場和焦距的計算?視場系指被攝取物體的大小,視場的大小是以鏡頭至被攝取物體距離,鏡頭焦頭及所要求的成像大小確定的。?鏡頭的焦距,視場大小及鏡頭到被攝取物體的距離的計算如下:f=wL/Wf=hL/H
f:鏡頭焦距
w:圖像的寬度(被攝物體在ccd靶面上成象寬度)
W:被攝物體寬度
L:被攝物體至鏡頭的距離
h:圖像高度(被攝物體在ccd靶面上成像高度)視場(攝取場景)高度
H:被攝物體的高度


.常見的影像監控傳輸方式有哪些?傳輸距離大概是多少?
1.同軸電纜(傳輸距離0-600m)2.光纖(0-20Km以上)3.無線(3G網路,或2G網路)4.傳統網線(100m無中繼)5.雙絞線(0-2400m左右,分為有源和無源兩種)

.監控攝影機的監控效果從中間向兩邊模糊怎麼辦?
紅外燈的角度與鏡頭的爭度不相符造成的。紅外燈角度和鏡頭焦距搭配講究一致性。監控攝像頭的監控效果從中間向兩邊模糊,也就是業內常說的手電筒效應,只有合適角度的紅外燈板搭配合適角度的鏡頭,才能使監控攝影機發揮出它的最佳性能。

.高速球不受控制怎麼辦?
1.查看高速球位址碼是否與控制時的鍵盤的位址碼一樣。
2.通信串列傳輸速率是否與控制的鍵盤一樣。
3.通信協定是否與控制的鍵盤一樣。
4.接線是否符合RS485標準。


.網路監控攝影機無法顯示圖像是什麼原因?
1.先檢查電源指示燈是否亮,表明監控攝影機是否通電。
2.如果有網路指示燈,看指示燈是否亮或閃爍。表明監控攝影機的聯網狀態。
3.檢查用戶端電腦網路是否聯通,是否與網路監控攝影機在同一個子網,是不是與監控攝影機在同一個局域網。為電腦可以正常的通過網路聯接提供基礎。
4.檢查IE控制項是否正確安裝。並允許運行控制項。
5.監控攝影機的光圈是否打開。表明監控攝影機圖像CCD可以正常採集到外界射入鏡頭的光線。
6.監控攝影機顏色與亮度設置是否合理。

.監控攝影機圖像模糊是什麼問題?

攝影機鏡頭聚焦不準造成的,可以調整監控攝影機的後焦,使監控攝影機圖像清晰為止。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