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Options = {...}; ‧ 伊波拉(Ebola)疫情源頭可能是一名兩歲非洲男童 - 3S Market「全球智慧科技應用」市場資訊網

3S MARKET

3S MARKET
2014年8月12日 星期二

騰訊科技 熠輝

研究人員推斷,首個病例是因為接觸蝙蝠而被感染。小男孩的姐姐、奶奶均被奪去生命。

埃博拉疫情源头可能是一名两岁非洲男童

《紐約時報》報導稱,研究人員懷疑,此次伊波拉疫情的首個病例可能是一名死於去年126日的‍‍‍‍‍‍‍兩歲兒童,死亡前幾天這名兒童在幾內亞蓋凱杜省的一個村莊染病。蓋凱杜地處三國交匯處,毗鄰獅子山和賴比瑞亞,因此伊波拉病毒得以在該地區迅速蔓延。

一周後,小男孩的母親被病毒奪走了性命,然後是三歲的姐姐,接著是他的奶奶。所有患者都發燒,嘔吐和腹瀉,但沒人知道他們究竟是得了什麼病。

在奶奶葬禮上,兩名送葬者把病毒帶回自己的村莊。一名醫療人員把病毒傳染給另一個人,結果兩人雙雙死亡。其它村莊的親屬相繼被感染。到今年3月確認伊波拉病毒時,數百人已經在幾內亞死亡,獅子山和賴比瑞亞均出現疑似病例。

蓋凱杜當地的一家醫院主管卡利薩·紐凡索梅勒(Kalissa Nfansoumane)表示:“這種感覺太可怕了。”他不得不勸說員工來醫院工作。

331日,無國界醫生組織稱此次埃博拉危機空前嚴重,並警告稱病情已經在多地爆發,對抗病毒的任務極端困難。

埃博拉疫情源头可能是一名两岁非洲男童

目前,全球已經發現1,779伊波拉病毒感染者,其中961死亡,疫情已蔓延至奈及利亞亞。此次伊波拉疫情已經失控,而且形勢日益嚴峻。流行病學專家預測,控制此次疫情需要數月時間。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表示,抗擊疫情還需要增加數千名醫療人員。

一些專家警告,此次疫情還動搖了該地區的政府地位。它已經導致公眾恐慌和破壞活動。上週六,為了防止病毒蔓延,幾內亞宣佈關閉與獅子山和賴比瑞亞的邊境。醫生還擔心,如果伊波拉病毒消耗業已脆弱的醫療系統,該地區還可能爆發瘧疾、痢疾和其他疫情。該地區一直嚴重缺乏醫療人員,但伊波拉病毒又讓醫療人員大幅減員,145名醫療人員感染病毒,其中80名已經死亡。

此前,伊波拉疫情並非首次爆發,通常幾個月便可撲滅。那麼,為何這次疫情會失控呢?這與非洲的現代化進程不無關係。或許這還是一次警告——未來的疫情不可避免,人類將面對更嚴峻的挑戰。

之前的疫情通常在偏遠、小範圍地區爆發,這次疫情始於邊境地區,該地區交通便利,而且人員來往頻繁。在這種情況下,衛生部門的介入速度難免會顯得遲緩。

當然,該地區從未爆發過伊波拉疫情。醫療人員無法確認疫情,更無法避免交叉感染。該地區的醫院一般都缺少自來水和醫療手套,因此就成為了滋生病毒的土壤。

公共衛生專家認為,地方和國際社會對病毒的初始反應都不夠充分。
美國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主任湯瑪斯·弗裡登(Thomas Frieden)表示:“這是一個明顯的案例。看看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

他還表示:“幾個月前,大家錯誤地認為疫情是可控的,接著放鬆警惕,最後突然發現疫情比以往更加嚴重。”

弗裡登認為,根據烏干達等地區的成功經驗,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衛生專家相信他們可以控制伊波拉病毒。

但是,這些成功取決於大量的疾病預防宣傳活動。在改變葬禮方式方面,人們也做了很多工作。以前,送葬者會接觸具備高度傳染性的屍體。

但是在西非,人們對伊波拉病毒還一無所知。

在一些地區,恐懼、饑餓的人攻擊醫療人員,甚至指責他們帶來了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葛列格里·哈特爾(Gregory Hartl)表示:“在疫情爆發初期,至少有26個村莊或小城鎮沒有與我們合作,它們沒有讓村民回到村莊。”

伊波拉疫情分為三波:前兩波規模相對較小,第三波開始於大約一個月前,規模非常大。

美國援助機構撒瑪利亞救援會副總裁肯·以撒斯(Ken Isaacs)表示,救援會和無國界醫生組織承擔了抗擊疫情的大部分工作。

他表示:“全世界讓這兩個援助機構與當地衛生部門並肩作戰,這證明全球對疫情缺少關注。”

幾內亞的艱巨任務
3月中旬,幾內亞請求無國界醫生組織赴蓋凱杜提供幫助。起初,該組織的專家懷疑是拉沙熱,這種疾病流行於西非地區。但患者的病情更為嚴重。醫療人員設立隔離區,檢測顯示為伊波拉病毒。

與很多非洲城鎮一樣,蓋凱杜地區到處都是載滿旅客的摩托車和小貨車。
人口流動性加大了疫情控制的難度。唯一的方法就是隔離感染者,跟蹤他們接觸過的所有人,再隔離病人。如此重複這個流程,直到最終不出現新病例。

但是,如果跟蹤名單人數增加到500人,怎樣才能給這些人連續21天量體溫呢?

無國界醫生組織派往當地的護士莫里婭·薩耶(Monia Sayah)表示:“他們會去田裡幹活。一些人有手機,但不一定有信號。一些人會說,‘我很好,你不用來了,’但我們必須要給他們量體溫。如果有人想撒謊,吃了退燒藥,他們就不會發燒。”

在幾內亞首都的東卡醫院,英國急診醫師西蒙·馬代爾(Simon Mardel)發現,這是他見過的最為嚴重的疫情。馬代爾參與過7次出血熱疫情救援。昨晚送來一位新病人,病人呼吸急促,而且伴有腹痛。之前的幾天,這位病人已經輾轉了兩家私人診所,靜脈輸液後,被送回家中。由於沒有發燒,醫生沒有懷疑他感染伊波拉病毒。但在這種疾病的末期,發燒症狀會減輕。

東卡醫院的治療室非常昏暗,而且沒有下水道。由於消毒設備短缺,與病人接觸後,醫療人員甚至無法清洗手部。

這位病人在達到兩小時後死亡。隨後證實,他的伊波拉病毒檢測呈陽性。數不清的醫療人員和疑似病例暴露在伊波拉病毒面前。

幾內亞醫院還缺少醫用手套,每副手套售價為50美分,但這裡很多人每天生活費用還不到1美元。在需要照顧病人的家庭,甚至連盛水的塑膠桶、用來洗手和消毒的漂白劑都短缺。

馬代爾表示,醫療人員無法跟蹤所有病人的接觸者,結果就會產生未知病例,這些病人又出現在未採取標準感染控制措施的醫院,疫情就在“一個惡性循環”中惡化蔓延。

埃博拉疫情源头可能是一名两岁非洲男童

追蹤疾病源頭
與以往的伊波拉疫情一樣,沒人知道首個病例是如何感染病毒,也沒人知道病毒是如何傳入這個地區。伊波拉病毒可感染猴子和猩猩,早前的疫情可能與人類接觸被感染動物的血液有關。蒸煮處理可殺死病毒,因此感染風險不在於吃肉,而在於生加工處理。伊波拉病毒還可能感染果蝠,因此屠殺蝙蝠也可能被感染。

一些研究人員還認為,被感染蝙蝠的糞便會感染水果或其他食物,人類可能因為生食這些食物而被感染。

一旦人類被感染,他們的體液就會傳染給其他人,隨著病情的加重,病人會變得更具傳染性。與流感不同,埃博拉病毒不會通過空氣傳播,但人類接觸體液是不可避免的,通常通過眼睛、鼻子、嘴或傷口。一滴血可以包含數以百萬計的埃博拉病毒,而屍體更像是病毒炸彈。

一支研究團隊調查發現,這場疫情可以追朔到死於蓋凱杜的那名兩歲兒童。這名兒童及其親屬並未被檢測出伊波拉病毒,但他們的症狀與病情相符,而且他們也符合其他病例的傳染模式。

但是,沒人能解釋清楚為何這麼小的孩子會成為首個病例。被感染的水果可能是原因之一。用被感染的針頭注射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研究團隊成員希爾萬·貝茲(Sylvain Baize)表示,在這名兩歲兒童之前,可能還有更早的病例。

他表示:“我們推斷,首個病例是因為接觸蝙蝠而被感染。這只是一種可能,我們還不能確定。”

捲土重來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副代表Fazlul Haque表示,在3月和4月出現一些病例之後,醫療人員認為疫情已經消失。但是,一個月後疫情又捲土重來。

哈克稱:“這一次似乎來勢兇猛。現在,感染者的增長速度非常高。”

630日到86日,賴比瑞亞政府共報告170餘個病例,超過90個病例已經死亡。

哈克認為:“目前,我們的努力不足以阻止病毒蔓延。”

哈克還表示,多數衛生機構認為,因為當地人不敢前來就診,再加上當地衛生部門檢測能力薄弱,真實的感染人數可能更高。駐賴比瑞亞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言人表示,為了避免被送往隔離區,或者由於傳統觀念(生病是對做壞事的懲罰)而產生的羞辱感,一些家庭會隱藏病人。

哈克表示,疫情跟蹤對於疾病控制至關重要,但我們太過遲緩,根本無法及時發現新病例。七個縣已經確認疫情,賴比瑞亞政府已經在首次發現疫情的洛法縣部署安全部隊。但是,賴比瑞亞政府等於向這些地區派遣了不必要人員,我們不清楚他們如何讓這些人與病人隔離。由於太多的醫療人員生病,一些醫院已經關閉。

賴比瑞亞已經關閉市場和邊境通道。賴比瑞亞政府還表示,邊防檢疫站將測試和帥選病例。但在上週四,位於伯米縣Klay地區的檢疫站就沒有開展篩選工作,那裡停放著一排裝滿貨物的卡車。

一名卡車司機表示,他已經在困在這裡兩天了。“他們把我們當成人質。”他說道。

絕望的呼救
6月和7月,獅子山已成為這次疫情的中心。在凱內馬市的政府醫院中,Sheik Umar Khan醫生領導著治療工作,並控制著疫情。

但是,他非常渴望得到醫療物資供應,包括消毒用品,手套,防護眼鏡和防護服。7月初,他聯繫美國好友和醫學院的同學,請求他們的幫助,並發送了一個列有短缺物品和已有物品的試算表。實際上,已有物品欄目幾乎空空如也。其中一項短缺物品是屍體袋:3,000個成人屍體袋和2,000個兒童屍體袋。


在朋友們回復前,Khan已經身染伊波拉病毒。729日,他因病去世。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