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Options = {...}; ‧ 我國外銷問題 診斷與對策建議 - 3S Market「全球智慧科技應用」市場資訊網

3S MARKET

3S MARKET
2013年2月7日 星期四

  • 工商時報
  •  
  • 黃任佑企管顧問、經濟部前駐外商務秘書

我國出口積弱不振,影響經濟發展,為人所詬病。究其源由,針對大陸、歐美和日本三大市場、前五大貿易夥伴,或許有不同原因。大陸市場甚至包括香港部份,乃是我國主要貿易順差來源,除受世界經濟景氣影響外,我投資當地台商因外部成本、大陸競爭者替代作用及生產因素變動而外移或供應鏈在地化,已是不可逆轉,其結果自然影響從台灣的進口,有識之經營者應已預見且早已因應。政府應加速ECFA談判更大幅度之貨品關稅減讓及各項服務業貿易之協議。至於大陸台商投資糾紛更應透過兩岸投資保障協議等劍及履及予以協助解決。
 歐美市場的出口衰退,除需密切注意景氣循環及當地財經發展外,或許應針對產業合作及當地台商投資服務多予關懷協助服務。而日本市場在311大地震後及中日歷史仇恨未化解前,對我引進日資及關鍵零組件來台生產或合作,已展現極大空間;甚且有利我相關產業升級。
 對東南亞各國的出口成長,主要在當地台商增加自台引進機器設備及半成品,另為當地經濟成長所帶動的購買力,對當地產銷貨品未來競爭力亦應持續觀察注意其演變;台商如為逐水草而居的產業應更瞭解該變化。
 經建會提出「經濟動能推升方案」與促進輸出拓展市場涵蓋4點:(1)提升輸出附加價值,開發新興市場;(2)強化服務輸出競爭力;(3)積極加入區域經濟整合;(4)強化智財權策略布局。除第(1)點有可能為短期且治標外,其餘均屬中長期且未必治本的對策。而政府另核定經建會「傳統產業維新方案及推動計畫」,其中第1階段122項維新推動計畫(101年至103年),與出口直接有關頂多僅一半左右;而對傳產的出口競爭力提升,事涉跨單位甚至跨部會協商,恐無法達成其預期目標。
 針對出口振興,經濟部去年中曾提出「龍騰計畫」,其實應只是整併相關拓銷方案,預算應無多大變動,在各子項計畫經費配置恐亦如常;去年底前針對新興市場拓銷所提3策略:補助業者前往做通路與行銷、拓展台灣品牌形象及持續鼓勵貿協與公協會率團前往展銷台灣優質產品。該等策略係短期且可能為治標作法。
 個人建議,政府短期:(1)應強化經濟部駐外商務人員陣容,趙耀東擔任部長時代開始加強吸引理工人才,蕭萬長部長任內則返國商務人員分派經濟部各單位強化涉外機能及自身歷練,歷經近30年現今派駐中南美卻無足夠西葡語人才;對重要性不同之駐地不應有齊頭式派員或偏重美歐人員經費配置(監察院曾糾正似仍未改)。
 (2)甚多先進國家或貿易大國,駐外單位使領館均以拓展經貿關係為主,甚且運用元首外交(如韓國李明博)推動區域經濟整合或媒介重大商機與科技合作;鑒於兩岸關係已緩和,應更突出以經貿為主的外交。
 (3)成立多年外貿協會或因自負盈虧,對微小型企業提供免費服務已有限,現且因大陸政策,相對影響對其他地區的協助拓銷,甚且侷限在承接經濟部相關單位計畫,恐早已無法與韓國等類似組織的職能相競比。
 長期而言,政府對產業升級轉型所提出之三業四化應屬中長期措施,且侷限在經濟部主管產業,就如同改善經濟投資經商環境,其他部會主管領域亦需努力齊頭並進;以最少資源在價值鏈制約點發揮槓桿作用,達到最大效益。
 此外,台灣經濟發展係賴中小企業,論者以為今日出口困境應發展大貿易商,個人以為不可全盤抄襲日韓,蓋有堅實的中小企業,才有穩固的中產階級與社會,惟需運用高科技強化產業群聚與異業策略聯盟。
 總體觀之,台灣對外經貿體制更國際化與自由化,有利企業之發展,除可改善投資經商環境,並無懼於區域經濟整合之威脅;可惜並無具體時間表,政府應朝更開放社會施政,既有黃金十年規劃,成功與否端賴強而有力的團隊有效執行而已!

0 comments: